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91(1 / 2)

这好大手笔,叫李佑心里口水直流。但他身为有原则保命第一的官员,做出了一个艰难的选择,再次拒绝了钱皇商的招揽。但怕惹出对方报复,又暗示道:“在下其实并无与赵家结亲的意思。”

钱老爷自认很有诚意的开出大价码,再加上钱家的背景,应该是无往不利的。结果换来了三次被拒,他终于暴怒了,大骂道:“李小子胆敢不识抬举”

周杰希企图挽回败局和个人命运,小声劝道:“世情常常是三辞三让,而后才受。不如在下再去试一次”

“蠢材滚”钱老爷呵斥道。吓得周先生屁滚尿流逃了。

李佑那句“不和赵家结亲”的话到底是真是假钱老爷考虑再三,一时也无法确定。

虽然如此,钱老爷还是使出了手段。商贾出身的他与石参政不一样,没那个名臣的格局气度,也不讲什么官场规矩脸面,采取了一种见效最快的法子传播流言。

他自然有这个平台,名下那么多店铺门面,每日里来来去去不知多少人流。当即传下话去,造李推官的谣

这世道两种流言传得最快,一种是耸人听闻的消息,另一种是名人八卦特别是绯闻。钱老爷对此还算专业,造出的流言勉强符合以上两个要素李推官要富贵休妻了据说状元赵家有意招纳嫁女

还好钱老爷有所顾忌,没有编出什么赵家七小姐未婚先孕之类的段子。

他并不是单纯为了报复而去传流言,要认为他没有别的手段就太小看钱皇商了。之所以用流言的方式,真正用意在于观察赵家的反应。如果赵家出面否认与李佑结亲,那么他就会再次登门提亲。毕竟以前已经议到一半,排除了李佑干扰,赵家没有理由不继续。

三月下旬,正值大好春日。李佑换妻谣言果然传的很快很广,深受士子百姓关注,可谓良辰美景流言天,赏心八卦谁家事。

具体指标数据在这个时代是难以统计的,虽然没到街头巷尾议论纷纷的地步,但即使只覆盖到一小部分受众,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收听率,也是很大的舆论风向了。

人民群众的眼睛在个别时候还是挺雪亮的,对于这个流言,倒也没有盲目全信。大部分人先想,李推官这样好官不会如此没有人品去学陈世美罢再想,那官宦世家赵府千金的吸引力太大,谁不想娶彼此争论几句,最多也就半信半疑了。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谣言在如此广泛的人群中传来传去,内容居然没有出现三人成虎般的走样和变异,不过不说是个谣言史上的奇迹。据后世分析,大概是由于李推官上个月卖力表演博得声望的遗泽所至,大家传谣时都很认真,准确率很高。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李佑即便有三头六臂、即便有超越三百年的见识、即便是有大名望,也没本事能中止流言。可以说,流言的威力是超越了时空的,就是到文献资料极大丰富的二十一世纪,一样有大把傻鱼被弱智流言钓的生不如死。

情急的李佑只得又跑到赵府,对赵大官人吼道:“你说怎么办”

“你当局者迷,且安心等待,一切包在我身上。”赵大官人好像并不为赵家与李佑的流言而困扰,胸有成竹说。

同一个时间,在虚江县码头,李佑的小妾关绣绣登上了驶向府城的船。

第三集 府城风波 第160章 关姨娘的恼意

苏州城分守道署里,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右参政分守苏松道石纶石大人与幕僚们在堂上议事。有一高姓先生呈上文书道:“近日听得流言纷纷,斗胆为东主拟写了奏疏一封。”

石参政接过来阅览,内中写道“出身鄙俗,窃居官位,不能修身慎行,以艳闻蜚语搅动满城风雨,愚民津津此道而不安于业。富贵易妻之说,未必空穴来风,流言四出,有辱官箴”

没有看完,石参政便合上了,摇头道:“此等小事,参了也是不痛不痒,倒不了他。况本官并非风宪之官,风闻言事未免不美,显得小鸡肚肠。”

高先生劝道:“有一出是一出,终能功成。”

石参政胸有成竹,也递给高先生一封奏疏。“本官自有主意,管叫孙猴子逃不出五指山。”

高先生接了展开,题为奏请扩苏州西城疏,挺明白的字,就是看不出这是何意。

话说关绣绣得了丈夫的来信后,便登船来府城寻李佑。一路无话,此时已能远远地望见阊门。

“小姐,快到了。”婢女绿水出去看了看进来说。

关绣绣斜坐于船舱中,臂肘支着几案,另一手握卷。不过形貌慵懒,春情倦怠,显是无心看书,神思已然不在此处。

离城门愈近,船速愈慢,晃晃悠悠缓缓前行。盖因此处水门里外进出的船太多,水道拥挤不堪,船只次第行驶,不可能快的起来。

绿水正要打趣小姐几句,旁边邻船顺流靠近后二人说话声音飘进了这边船舱,语中仿佛有李推官三个字,绿水登时侧头竖起了耳朵细听。

“我从外地返回,方才店中听说近日传言李推官要休掉发妻和赵府结亲,此事作准么以李大人的品行,不该如此罢。”

“依我看来,无风不起浪。如赵家无意,自然万事全休。但若赵家有意,那便难说了。”

“也是,赵府乃我姑苏名门,一家三代显宦,门生故吏海内多有,谁不愿与其联姻。我料李推官所抉甚难哪。”

这边船上,绿水偷听入神,心里正八卦老爷的新绯闻,忽然打了个寒颤,感到舱中冷了几分。小婢女蓦然回首,但见自家小姐红唇紧闭,银牙暗咬,脸罩冰霜,叫她望而生畏。

这个薄情的男人关姨娘真的生气了。他迟迟不搬家团聚,却自己在府城搞这些名堂

想她关大小姐也是富户闺阁出身,才貌双全却命运多蹇。但仍在夫君面前遵从妇德,委屈求全、伏低做小、曲意逢迎。一切尽到小妾本分,唯恐何处不周到,他难道还不知足么。

之前比她上床早入门早的,看在先来后到的道理上她忍了。但夫君有了她这样完美懂事的女人之后就该收心,在外应酬逢场作戏也就罢了,要纳新人进门就是对她的寡情无义

嗯,或者说,若夫君有意换妻,难道还需从别家另找一个她身世清白,出得厅堂、入得内床、管得账房,能相夫能教子,哪点不好当不了李家正室

越想越是恼怒,恨不得早早见到丈夫质问他关姨娘正恼着时,不知为何船身突然晃动,听见外面有喧嚷叫喊之声。

绿水打开了舱壁上的小轩窗,关绣绣临窗朝外看去,却见对面方向有一艘巨舟,从城中横冲直撞驶了出来,霸道得很。正在水门附近出入的小船被挤得七零八落,一直波及到了自己这艘船。

大概又是那些仗势欺人的豪门纨绔,关绣绣皱眉想道。

待到那巨舟渐渐靠近并从旁边水面迎头穿过时,里面也有人推开了舱壁窗户,探头察看水面状况。

这边关绣绣躲避不及,恰好与他对视,登时眼睛挪不开了这个探头探脑的人不是夫君又是谁透过窗户还看到他身边贴着一只妖艳女子

李佑隔着水面猛然看见旁边船舱小窗露出自家小妾的美丽脸蛋,猝不及防一时失语,待要张嘴时,就见关姨娘“砰”的一声,狠狠闭上了小窗。

谁惹到她了怎的闹起小性子李佑很是莫名其妙,早知道她今日到府城,或许应该留在城里等她的。

说来话长,却说李佑为了自己这流言的事去找赵良礼,得了赵大官人信誓旦旦的保证,抱着死马且当活马医的心态以观后效。

他要告辞时,被赵大官人盛情挽留了。原来与李佑有过几面之交的贺慎之今晚请客就是要千金买生怕情多累美人诗句的那个。过年时候他去了京师看望父亲,近日返回苏州,今晚在城外西南石湖边上贺家别墅宴请几位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