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对金百万道:“你怎的如此实诚”
“老夫观之,实在看不出像是作伪。”
李佑嗤声道:“日间侍驾时,据我观察,世子乃是心有傲气之人,你看他今晚像么”
金百万十分讶异,“真不像。但说起这个,我也记起来了。虽然之前没有见过,但我与国公府的人打过很多交道,传言世子确实苛傲,我只道是传言有误。”
李佑点头道:“这就对了,前后反差这么大。说明他今晚是一反常态,故意为之。”
“若真如此,遮掩的居然如此之好,真令人难以置信。”金百万叹道。
李佑冷静的分析道:“如果是生性有真傲气,那么违心的故作谦卑时,想要遮掩本性,无论如何也不能完全盖住的,更到不了世子今晚这个程度。反过来说,既然将自身傲气遮掩的如此完美,那说明他是非常自愿的做出如此谦卑姿态。”
“为什么一个有足够傲气的人,在我们没有给他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可以非常主动自愿的前来装作谦卑那只能说明,还有更深一层的傲气支持着他。换句话说,世子觉得这是一种值得骄傲的计策,能够装模作样玩弄我们,可以满足他计谋得逞的自傲。”
“我们刚才说,钱国舅自视太高,高到了自以为是却辨不清真实状况。而世子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程度上的自视过高高到了将我们都当做蠢货,任由他装模作样的欺瞒玩弄。”
金百万目瞪口呆,仅仅是国公世子姿态谦卑这个问题,女婿就能长篇大论的做出如此精细的分析
他不禁发自内心的感慨道:“我忽然觉得,你也是这样的人,你也时常如此将别人当蠢货,所以能感同身受出类似的心思罢,我想也只有这个原因了。”
“什么叫我将别人当蠢货很多人本来就是蠢货,将他们当做蠢货是正确的,但对于聪明人,则万万不可当成蠢货看待,世子就犯了这点”李佑细心纠正金百万的说法,又总结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我看是礼下于人,必有所谋。表面的谦卑坦率之下,还不知有什么。”
金百万得出结论道:“可能世子的目的,就是想与我们和解罢,对两边都有好处。这是他内心所追求的,因而可以牺牲自己,放低姿态。”
一旦彻底否定了某个人的品质,那么很多事情都要推翻掉,并重新解构。李佑又回想了今晚的事情,质疑道:“世子口口声声说是钱国舅拉着他来的,现在我倒怀疑,会不会事实恰恰相反,是他唆使钱国舅来的越想越有可能,钱国舅这种人,被挑唆几句估计就不知东南西北了。”
“为什么这样真是多此一举。”
“怎么是多此一举世子知道我们有能力送人入宫为妃,但又不确定我们有多大力量,换成是我也要想法试探一下,钱国舅就是哄来起这个作用的。世子可以通过我们对钱国舅的态度,试探我们背后的实力,看清我们的底气和底牌有多大,然后再决定对策。方才本官对钱国舅的轻蔑,可能让他看出了什么,所以不敢用强,才会上演故作谦卑的一幕。”
没等金百万悟透,李佑又提出一个新的问题,“谁知道魏国公是不是真的无奈说不定魏国公一门心思,想去尝尝庙堂掌权的滋味,便与太后一拍即合,又特意派儿子来这里耍迷魂阵,并消除隐患祸端。”
金百万真觉得完全跟不上李佑的思路了,打了个呵欠,意兴阑珊道:“老夫困乏,要去歇下,所以不与你说了。再与你说下去,老夫整个人都要彻底混乱了。对了,老夫还有个疑问,为什么那五万引窝本给了新宁侯,钱安却分不到按理说给长兄已经有了爵位,那世袭窝本给了二兄才显得公平。”
对于权谋之术,李佑已经手到擒来了,不加思索的张口就答道:“五万窝引足以造就一个新总商,是一份很大的产业,怎能不令人眼红没有实力是守不住的。
新宁侯乃是世袭侯爵,自然保得住五万窝引产业。钱安连个世袭爵位都没有,又不是正经的徽州盐商群中一员,人缘人品都很差。所以内无权势根基,外无乡党援引,能守得住就见鬼了。
如果窝本给了钱安,那太后健在时还好,太后百年之后,必然被人鲸吞蚕食,与其那样,还不如给了新宁侯,至少留在了钱家。”
金百万叹服不已,回房睡觉去了。
第五集 牧守江北 第450章 百变的人
景和九年,天子南巡驻跸扬州四日,到五月初三就结束了。
这日午间,天子在行宫赐宴。随驾大臣与扬州地方的府、县、运司、分巡道、税关等衙门官员共计二十余人入席分坐。
宴会上有圣谕,例行公事般的豁免扬州府今年三成的钱粮,李佑作为目前的地方官之首,代表扬州百姓谢恩领旨。
整个扬州府钱粮每年三十余万,不能与江南比,但放在全国也算是较多的府。其中三成就是将近十万,朝廷还是能够大方得起。
李佑领了天恩后,心里想道,不知天子到了钱粮占全国十分之一、而且起运上缴的比例奇高的苏州府,还敢说豁免三成吗那苏州府的三成钱粮就是百万左右,天子若是一口气大方掉一百万,户部诸官就要哭死了。
君臣尽欢,至夜而散。次日,天子起驾幸南京,随驾诸大臣、勋戚、后妃继续同行。唯有消息说,归德长公主千岁凤体贵恙,留扬州养病,不再参与南巡。
天子从城北御码头登御舟出发,这不代表李大人的任务彻底结束了。作为扬州府掌印官,他还要尾随相送,不但要送出江都县,还得送出仪真县。
扬州府两处下江码头里,江都县瓜洲是渡江去江南方向的,仪真码头是去南京、江西、湖广方向的。
一路上,在天颜咫尺时,经李佑观察,某少年天子的神情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那便是“雀跃”。有诗赞曰:久在牢笼里,复得返自然。
除此之外,才华横溢诗人李佑实在找不到更合适的形容词了。在扬州城时,天子绝对不是这样的
此少年被母后和长姐铁壁合围的管教了十年,眼下大概是他有生以来,首次得到自由罢。
对此李大人长吁短叹,忧心忡忡。要知道,正是他在大朝议上当廷奏请天子亲政,这才加快了天子亲政的进程。
如今看来,不会是拔苗助长了罢将来这天子若成了一代昏君,史书上会怎么写他
随即自我宽慰道,天子毕竟还是十七八岁少年人,有点跳脱心思也正常,没有必要大惊小怪的比那些老先生还古板。上辈子的少年时期,父母都出了远门时,他独自在家不也是一样的雀跃自由么。
李太守一直将天子送到下江,本次迎驾事务才算彻底了结,五月初六才返回扬州城。一日之差,李大人携妻妾儿女在瘦西湖看龙舟大赛的愿望破灭。
天子离开了,行宫却没完全空,还有个贵人在住着。虽然这位贵人是个女子,而且是美貌冷艳的女子,但在懂行人眼中,看到的却是权势,而不是女色,颇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