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89(1 / 2)

这是一幅赝品,但是李墨白却对另外几幅画的期待陡然给提高了。既然这幅画来自于圆明园,那么另外几幅也有可能来自圆明园。

店老板看到李墨白很是随意地一言而过,几乎没有花费时间细看,心道莫非这些东西他都看不上,可惜啊,不如将这些中国古董一股脑儿都处理给他,也省了不少地方。

幸好年轻的时候就照鉴定评估师给鉴定过,否则今天遇到中国的豪客,都不能说出一个合理的价格,待会儿好好地和着中国年轻人谈谈,一定要大赚一笔。

就在店老板思索如何算计李墨白的时候,李墨白又打开了第二幅画,这幅画倒是很平常,清代的文人画,画工技法上的成就很高,但是在艺术之上并没有突破,不过在普通老百姓眼中却落了个好看的口彩。

李墨白对于清代的画家,欣赏的不算太多,主要也是因为清代的画家没有创新,没有突破前人的桎梏。

民国期间,很多书画大师由于接受了西洋艺术的熏陶,从而真正地迈出了突破性的一步,将西洋油画的精髓引入到国画之中,从而形成新的流派,比如刘海粟、林风眠、徐悲鸿等等著名画家,可以说都是开创一个时代的大师。

放下手中这幅画,李墨白又展开了一幅,这一幅却是让李墨白大吃一惊,这是一张人物肖像画,画上的女人很年轻,姿色一般,用李墨白的话来说,就是人长的不行,画家的妙笔也难生花。李墨白惊讶的不是这幅画的画工技法与艺术成就,也不是画家的影响力,而是因为画中这个女人,这个女人可是将华夏大地最后的汽运都给葬送了。

这个女人不是别人,正是慈禧那老妖婆,当然画这幅画的时候,这老妖婆还只是一个贵人,也就是赫赫有名的兰贵人

对于慈禧,至今还有很多人尽心尽力的为之歌功颂德,但是真实的历史却永远无法篡改,有人说不能将历史的责任都推向一个女人,然而作为掌舵华夏大地数十年的女人,她必须承担责任,即使死了,也必须将她钉在耻辱柱上。

只是这个时代,信仰崩溃,信用破产,于是为了扬名立万,即使秦桧一样可以被翻案,何况老妖婆慈禧,文人的笔啊,实在是太可怕。

看到李墨白多看了一会儿这幅画像,店老板不由开心了起来,终于有你喜欢的了,不怕你不要,就怕你不喜欢,只是这些画实在是画的太普通了,不过不管了,只要有人愿意花钱就成。

李墨白放下手中提款为兰贵人的宫廷画像,又展开了一幅画轴,赫然发现这幅画竟然又是乾隆老儿收藏的画作,仅收藏钤印都有十数方。

仔细看过之后,发现这是黄公望的一幅画作溪山钓叟图,这幅画名声不响,自是比不上黄公望巅峰之作长卷半山图,也就是富春山居图,但是这幅画的艺术成就同样是黄公望的巅峰水准。

黄公望八十而终,可以说是高龄老人,他一生作画无数,尤其是在六十岁之后,赋闲在家的时,更是作画的巅峰时期,流传至今的除了那幅两岸各自保存了半幅的半山图之外,还有溪山行旅图等知名作品,但是这只是收藏于博物馆的画作,还有更多地作品或毁损,或收藏于民间,或明珠蒙尘。

其中,富春山居图就曾差点毁于火中陪葬,而乾隆老儿却美滋滋地把玩着赝品,喜爱不已。不过庆幸的是,这幅传世名画总算保存了大部分。

眼前的这幅溪山钓叟图无论是画风,还是钤印都已经证明了这是真迹,最关键的是画风与笔力,可以说这幅画甚至超越了被誉为台北故宫十大镇馆之宝的溪山行旅图。

看到这里,李墨白内心已经澎湃不已,然而脸上却不能露出丝毫的喜悦,这感觉实在是难受到了极致。

看到黄公望的巅峰之作,李墨白不由得陷入画意之中,店老板看到李墨白在看这幅画的时候,用的时间最长,心中不由得意了起来,看我待会儿如何狠狠地敲上你一笔。

李墨白片刻地恍惚之后,果断地放下了手中的画,还有两幅画轴没有看,看完了之后,再想办法以一个打劫的价格将这些宝贝拿下吧。

随手又拿起一幅画轴展开看了起来,然而这幅画却是让李墨白有些失望,只是一幅普通的清代宫廷仕女画,看了题款,知道画的是嘉庆小儿的妃子们,李墨白对这些玩意儿丝毫没有兴趣,看过一眼之后,便又展开了最后一幅画。

这是一幅长卷,由于是长卷,李墨白直到最后才看。这幅画保存的不错,没有虫蛀水渍,也没有破损,毕竟这家店的仓库有不少西洋画的作品,整体设施还是不错,虽然这些中国古董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慢慢展开这幅长卷,一个身着黄袍的人物形象陡然映入李墨白的视线,刹那间李墨白只觉着有种强烈的威压,有种天威不可冒犯的感觉,看着画上栩栩如生黄袍老儿,就如同面对面地直视着李墨白,耳边恍若传来掌礼太监公鸭般的嗓音在大声斥责,“放肆,不可无礼”

第二百九十四章李公麟的绝世名画

感受着画中意境,李墨白愣了一下,画意传神竟然若斯简直就是神话,如非亲眼见过顾恺之、张僧繇、吴道子等人物画顶级大师的作品,李墨白都会认为是神话。

但是眼前这幅作品却不是以上三人中任何一人的作品,李墨白仔细看了看画中的人物形象,知道这应该是唐代第一代皇帝高祖李渊,画后竟然是苏东坡的题跋,简明扼要地阐述了高祖李渊一生的是非功过。

李墨白知道这绝非苏东坡的画,东坡居士虽然也擅画,但是在人物肖像画方面绝没有达到如此高度。

仔细回忆了一下宋代人物画大师,李墨白第一反应就是北宋李公麟,此公可以说是道玄先生之后人物画之第一人,只有此公的画才能配得上东坡居士题跋。

一边思考一边观察此画的画风,越看越是心惊,越看越是肯定此画应是龙眠居士李公麟的画作,心中顿时疑窦丛生,无论是宣和画谱还是东坡居士等人的著作,均为提及这幅画,为何自己却遇到了这幅长卷

再往下看,发现第二个人物竟然是赫赫有名的太宗李世民,其人之威严更胜李渊,一眼看上去顿觉世间一切英雄皆失色,天下太宗一人,李墨白心中咋舌不已,马上皇帝李世民不愧是千古一帝,即使一张画像也充满盖世英雄的霸气,再看题跋之人赫然是王诜,这时候李墨白已经在心中默认了这是龙眠居士的画作。

再看第三个人物,李墨白一眼便知这是唐高宗李治,看此人的风采却是差了李渊、李世民数筹不止,正好符合高宗李治在历史上的地位,后面的题跋是曾纡,李墨白知道这曾纡是曾巩的侄子,是难逢七曾之一,也是北宋著名的文人,同时也与李公麟先生关系匪浅,而且李公麟先生著名的五马图也是此公题跋。

接下来一个人物更是让李墨白大吃一惊,这幅图不是别人,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武后武瞾武则天。看到武则天的画像,李墨白有些没有反应过来,只觉着自己已经跨越了历史时空,与这位自立无字碑的则天大帝,对视于朝堂之上。

令李墨白颇为惊讶的是,在武后的画像后竟然是如同武后自立的无字碑一样,一片空白,无人题跋,想想也属正常,在正史之上,武则天原本就属于一个争议人物,没有人评论也属于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