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喜欢有才的臣民,但李隆基这一生最厌恶的却是那种恃才傲物之人。当年的李白才高八斗,但却还是没有得到他的重用,原因就在于李白太过狂放,让李隆基看了不爽。
此刻,如果张瑄稍稍流露出些许“志得意满”或者飘飘然不知所以然的姿态,李隆基便会毫不留情地打压下去,之前对张瑄的好感也会瞬间化为乌有。
但裴徽看上去文弱怯懦,其实性子颇有几分倔强,认准了的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他伏在地上叩拜道,“学业一途,达者为先。张公子满腹才学,裴徽非常钦佩恳求皇上为小子做主。”
李隆基眉头皱了皱,裴徽如此,如果是旁人,他恐怕早就发作了。但裴徽毕竟是杨玉环的亲外甥,虢国夫人的独生子,他也不好太过给这个晚辈难堪。
“你这小厮,倒是倔强。”李隆基勉强笑着,侧头望向了虢国夫人。
虢国夫人目光一阵闪烁,此刻默然起身也拜了下去,“皇上,我家徽儿自小喜好诗文奴家看张瑄才学过人,德才兼备,徽儿能时时随在他身边受教,奴家也就放心了。”
“三郎,这也算是一桩美事。张瑄之才,堪为教导徽儿。不如效仿古人,名为师生,实为兄弟,三郎看如何”杨玉环见三姐母子执意如此,就在一旁帮着说话。
她这一开口,李隆基就不好再说什么。他淡淡一笑,摆了摆手,“玉环说得有理。既然如此,张瑄,就按贵妃说的,你与裴徽二人名为师生实为兄弟,一起攻读诗文以备将来报效朝廷。”
张瑄心里虽然不怎么乐意,但这事儿他还真无法拒绝。
张瑄从来都是一个当机立断坚毅果决之人,知道自己推三阻四不仅于事无补,还会引起皇帝的反感,继而得罪虢国夫人母子,倒不如爽爽快快地答应下来。左右,这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
裴徽抬起头来,清秀稚嫩的脸上闪过一丝喜色。
今日张瑄的才学表现已经彻底征服了这个少年。他一直要寻一个良师指点读书,却始终没有合适之人,适逢其会遇到张瑄,他自然不肯放过。
当日的酒宴尽欢而散。
皇帝李隆基和杨玉环尽兴回宫而去,而虢国夫人早就醉倒,被侍女扶入房中歇息去了。
日落时分,张瑄在虢国夫人府上的客房略微休息了半个时辰,便告辞而去。在虢国夫人府门口,他正好遇到了也正要出门乘车返回的玉真公主李持盈和崔颖。
“拜别玉真殿下。”张瑄上前去行礼道。
李持盈优雅地一笑,点点头道,“张瑄,你今日大出彩头,深得皇兄和娘娘的喜爱。尔之才学,绝世过人,本宫也颇为赞许。不过,本宫有几句话你且记在心上。”
“请殿下赐教。”张瑄心头一怔,心道你又有何话说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为人在世,尚需知进退懂分寸,本宫希望尔能谦虚谨慎,不要因有几分才学就骄矜凌人”李持盈的声音非常沉稳,她回头瞥了默然垂首站在自己身侧的干女儿崔颖一眼,又展颜一笑道,“你与颖儿有婚约在身,也算是本宫的晚辈,若是旁人,本宫也懒得说这些逆耳的忠言。”
“大后日本宫在玉真观举宴昭告天下,你也来吧。”
张瑄心头暗笑,心道这种话还需要你来教导如果连这个分寸感咱都把握不好,那么,在这个盛世大唐怕也混不下去。
但面上,张瑄却谦恭地躬身一揖,“殿下教导,张瑄谨记在心。”
李持盈赞许地点点头,再次望了他一眼,摆了摆手,“本宫要去了。颖儿,咱们走。”
崔颖默然随着李持盈上车而去,临走时看也没看张瑄一眼,倒是让张瑄站在那里望着玉真公主的豪华马车缓缓离开,微微有些怅然。
上了车,李持盈轻声一笑,“颖儿,这小子真是不错,娘亲看他将来必非池中之物。能地这样一个夫君,你也该知足了。”
此刻没了外人,崔颖也就身心放松下来。她幽幽一叹道:“娘亲,颖儿这心里其实没着没落的昔日,他是长安城里出名的纨绔浪荡子,而突然之间,就变得让人不敢置信他的才学之高,是颖儿生平仅见,但越是这样,颖儿就越觉得不太真实”
求收藏、点击和推荐票,投出不花钱的票票吧,
第一卷长安风云 第041章奉旨游街名动长安
第041章奉旨游街名动长安
玉真公主李持盈和崔颖扬长而去。
张瑄站在虢国夫人府门口怅惘片刻,也就向不远处等候着的张家仆从挥了挥手,也准备上车离开。
虢国夫人已经醉倒沉睡不醒,所以张瑄也不必辞行。
张瑄正要上车,突听身后传来一声急促而轻柔的呼唤声:“先生,且等候裴徽片刻”
张瑄暗暗叹了口气,停下了脚步。
裴徽当着皇帝的面,拜他为师,并非张瑄所愿。但在那种情况下,张瑄也无法抗旨,只得勉强答应下来。只是他此刻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去做别人的师长所以,张瑄心里其实暗暗决定,此行离开后就此不提此事,时间久了,就无人再当回事了。
但张瑄却忽略了少年裴徽的倔强和韧劲。
裴徽虽然年纪幼小,性格柔弱甚至说还有几分怯懦,但骨子里却有几分清高自傲。如果不是张瑄的才学让他大为倾倒,他绝不会当众做出拜师之举。而对于裴徽来说,既然拜了师,那就会“坚持”到底。
裴徽去客房拜望张瑄,却听下人说张瑄已经准备离开,就匆匆奔出来,亲自送别张瑄。
学生送别老师,那自然是天经地义的只是裴徽如此,却让张瑄多少有些无可奈何。
裴徽奔至近前,长身一揖,行的正是拜见师长的礼仪,“先生何去匆匆不如且留在府中盘桓一晚,也好让裴徽早晚请教略尽弟子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