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本宫要到玉真妹妹这里来,就陪着来了他的一片孝心,本宫也不忍拒绝。”
杨玉环的这句话一出口,玉真公主大吃一惊,脸色顿时变得极其古怪。她一边陪着杨玉环前行,一边深深打量着杨玉环,偶尔还回头扫李亨一眼。
她也是皇室中人,心思玲珑,焉能不明白此刻杨玉环的意思。看得起来,这贵妃娘娘突然跑到自己这里,明着说是“消遣”几日,其实是借这一趟行动把她跟李亨的关系公布出去。
玉真公主的目光很是玩味古怪,但杨玉环和李亨视若不见,谈笑自若。
直到客厅坐定,屏退了宫女下人,只剩下这自家人,玉真公主方才按捺不住内心的疑惑,主动开口询问了一句。
听说皇帝已经恩准李亨拜杨玉环为母,且还要昭告天下。玉真马上就醒悟过来,这意味着太子李亨的储君之位保住了,而杨玉环此举也意味着她在为皇帝百年之后的后半生考虑,一旦杨家和太子联合起来,有杨玉环在背后全心全力支持,李亨的位置就稳固了。
当真是如同神来一笔啊。李亨此番认杨玉环为母,正是瞄准了杨玉环没有子嗣担忧后半生无依无靠的软肋杨玉环纵然是明知李亨不过是临时抱佛脚,也不能不笑着接受。
一念及此,玉真公主浑身一震,忍不住扭头深深凝望着太子李亨,觉得自己以前实在是太过小觑这个太子,危机时刻,他竟然这个魄力、胆识和谋略
“太子仁孝之名果然名不虚传。如今太子与娘娘母子相合,实在是令人羡慕玉真在此,就恭喜太子和娘娘了。”
李亨脸色微微一红,他听出了玉真公主话语中的某种挪揄之意,却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娘娘,玉真殿下,太子殿下,杨相求见。”一个侍女来报,玉真公主闻报心里暗笑,心道杨国忠果然来了看来,这一幕好戏终于还是要上演,只是那荣王李琬真的就从此收手不成
玉真很怀疑。荣王李琬为了储君之位谋划数年之久,而此番一举发动,必有破釜沉舟之心。就算是杨国忠和杨玉环公开站在李亨这一边,李琬也未必就会退缩,说不准还会铤而走险。
无情最是帝王家。平静了几十年,这大唐朝廷你死我活刀光剑影的皇权纷争终归还是再次拉开序幕,长安城要乱了。玉真公主虽然面无表情,但心内却感慨万千,起了万千波澜。
见太子伴随着杨玉环一起进了玉真观,萧十三郎站在观外轻轻一笑,然后就地飞腾而去。站在他身边的其他几个东宫侍卫,只觉身影一闪,耳鬓边扬过一阵清风,那名若隐若现一直跟随在太子身侧的神秘护卫便消失了踪迹。
萧十三郎和李苏苏居住的小院。
李苏苏一边帮张瑄“包裹”伤口,在张瑄的胳膊、腰间缠绕上一层又一层的麻布,见眼前俊秀的少年郎君被自己裹成了一个“粽子”,不由掩嘴轻笑道,“瑄弟,真亏你想得出这种馊主意。你说你要出场便出场吧,干嘛非得弄成这幅模样”
第二卷步步惊心 第102章张瑄的志向
第102章张瑄的志向
第102章张瑄的志向
张瑄嘴角抽动了一下,苦笑道,“嫂子,如若不如此,某何以解释这些日子不出现的事儿呢要是有人硬要给某家扣上一顶欺君之罪的帽子,可就大大不妙了。”
李苏苏顿了顿,轻轻一叹,“瑄弟,奴家一介女流,妇道人家,不懂你做的这些大事。但奴家知道瑄弟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好男儿还是早点出现吧,免得再让崔家妹子伤心。”
张瑄默然点头。
崔颖的表现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但也正因如此,崔颖在他心目中的地位真正牢固确立起来。由此,崔颖彻底打开了张瑄的心门,张瑄心里暗暗决定,自今往后,要用一生的时间和努力,去疼爱和保护好这个重情重义的女子。
接受了崔颖,这意味着张瑄真正融入了这个时代。
两人正说话间,顿觉眼前一闪,萧十三郎几乎是凭空出现了在两人眼前,朗声笑了起来,“兄弟你这番打扮,着实怪异。”
萧十三郎向来是如此来去无踪、神龙见首不见尾,张瑄早已习惯了他的这种侠客作风。
见到萧十三郎,张瑄欢喜一笑,“兄长回来了,贵妃和太子可是入了玉真观了杨国忠也赶去了吧”
萧十三郎微微一笑,“然也。某在外看到他们入了玉真观,方才离开的。”
张瑄长出了一口气。在他的谋划安排中,让李亨跟随杨玉环入玉真观,是为了防止荣王李琬铤而走险,疯狂之下首先拿李亨开刀。
李琬一旦得知杨玉环和杨国忠坚定不移地支持太子李亨,必然会“恼羞成怒”,情势急转直下,他定然不会甘心功败垂成,铤而走险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而他如果要采取一些非常手段的话,李亨显然是其的首要目标。
因此,张瑄安排李亨随杨玉环进入玉真观暂避风头,无疑是确保李亨人身安全的最稳妥办法。
别看玉真公主出家修行,但这玉真观的戒备防卫其实并不亚于皇宫。按照宫廷的惯例,玉真观也是羽林卫重点守卫的一个目标。在某种意义上说,李亨在玉真公主这里比呆在东宫安全。
“如今大局已定,兄弟大可以从容出现了。”萧十三郎哈哈大笑起来,“我看,某和苏儿就一起随你回府去吧。反正,这座小院某家也住得腻了去了你张家,某家不求锦衣玉食,只要酒肉管饱即可。”
张瑄心里一阵感动。他知道萧十三郎意欲跟随他回府,并不是贪图张家的荣华富贵,更不是想要通过张瑄而获得什么晋身之道,他不过是兄弟情切、担心张瑄在这场政治风波中会受到伤害,准备随时保护在张瑄身边罢了。
“兄长大恩,让小弟何以为报”张瑄轻声一叹,“兄长,嫂子在上,请受小弟一拜”
张瑄起身就要大礼参拜。
萧十三郎一把扶住他,皱眉道,“你我兄弟贵在知心,如果你还把某当兄长,今后就不要再如此见外。否则,某家便再无你这个兄弟。”
李苏苏也在旁笑着插话道,“是啊,瑄弟,就莫要见外了。既然你口口声声叫兄长、大嫂,兄长照顾兄弟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
李苏苏的目光稍微有些闪烁。
与萧十三郎的淡泊名利和超脱红尘相比,李苏苏其实是有些私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