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76(1 / 2)

走再三叮嘱和交代给封常清的重要保护对象,不允许任何人插手。李辅国要接管火器营,封常清怎么可能同意。

封常清当面顶撞李辅国,李辅国大怒,当众怒斥封常清,甚至还放出话来要奏表朝廷,罢免了封常清的官职,但封常清也顾不上这些了。

李辅国不过是一个太监,而封常清却是军中名将,在军中具有李辅国所不能比的影响力。因为有封常清在,李辅国不可能完全全部接管灵州和陇朔事务。

张瑄的政令中,本来有一项是往河珧一线移民,将吐谷浑部族分批整体迁移过去,为将来抢占吐谷浑故地做准备。可李辅国的从中搅局,直接就打乱了张瑄的部署。

还不仅如此,李辅国还下令驻扎在河珧一线的四万陇朔兵马调回灵州和朔方,只是他的第一道军令下达,李光弼根本就没有鸟他。

李辅国连续两道军令,李光弼那边都没有动静传来,李辅国大怒,当即带百余护卫亲自赶去了河州。

九月十三日,李辅国赶到河州,他在城外等了老半天,也没见李光弼率河州诸将出城迎接,心下勃然大怒。

他怒冲冲地带人冲进城中,发现河州城内城外容纳了很多来自鄯州青海一线的“边民”。这些都是急需安置的边民,张瑄让张巡引导这些边民异地安置,目的还是为了下一步占领吐谷浑故地的移民计划。

河州城太守府就是李光弼目前的帅府。

李光弼正在大厅与张瑄以及河州诸将商议军务,突然闻报说监军李辅国到了,不由皱了皱眉。他生平最讨厌的就是阉宦,对于朝廷让李辅国暂代陇朔权柄颇有微词。

这是他对李辅国军令置之不理的因素。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他心里有底,知道用不了多久张瑄就将会传过消息来,与河珧一线军马前后夹攻,一举拿下吐谷浑故地,将河珧整体向吐蕃境内延伸数百里,将吐谷浑故地圈入大唐版图,建立丰功伟业。

此功一成,张瑄的权势自然更上层楼。小小一个李辅国,在李光弼眼里不过是一个跳梁小丑,蹦跶不了几天。

但李光弼没有想到,李辅国竟然跑到河州来了。

他皱了皱眉,却还是起身向张巡等人笑了笑道,“张大人,李监军到了,你我出去迎接一下”

张巡轻轻一叹,起身笑道,“迎接自然是要迎接的,李监军奉命暂代陇朔大都督,我等皆为属下,不可失礼哟。”

李光弼晒然一笑,“张大人,一个内监,他懂什么本将听说他在灵州嚣张跋扈,把灵州搞得一团糟,如今又跑到河州来祸害了”

两人并肩率诸将走出府门,李光弼向大刺刺站在府门前“顾盼生威”的李辅国略一拱手淡然道,“见过李监军,不知李监军到河州军中,有何公干”

李辅国冷冷一笑,矜持道,“本监军奉朝廷和监国太子殿下之命,署理陇朔政务军务,此刻奉旨巡视河州,难道李将军有意见”

第二卷步步惊心 第260章拿下吐谷浑

第260章拿下吐谷浑

第260章拿下吐谷浑

李光弼淡然一笑,扫了李辅国一眼,一丝不屑一顾的光彩一闪而逝,轻轻道,“末将不敢。李监军既然奉旨巡视河州,末将岂敢不从来人,安排李监军的住处,派一队军卒护卫李监军在河州的安全”

说完,李光弼竟然扭头就带着诸将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了。

李辅国恼羞成怒,却不敢当面发作,毕竟在军中,他要是真正跟李光弼撕破了脸皮,恐怕没有他的好果子吃。

李辅国虽然嚣张,但却不傻。

对于李光弼的不敬,他隐忍了下来。

来到河州的当日,他就派人向李亨送去了密奏。无非是说张瑄在陇朔结党营私,陇朔部将不听号令、不尊朝廷、不敬殿下云云,还说张瑄私造火器,图谋不轨,希望朝廷严办等等。

他向朝廷建议免去封常清和李光弼的军职,另派他们赴任陇朔。同时建议与吐蕃修复关系,释放吐蕃王子赤松德赞。

李辅国在河州带了三四天,发现河珧一线唐军正在备战,心里很是不满。又加上城里城外满是鄯州青海边民,正在紧锣密鼓的安置,与他的政令大为相悖,他更加愤怒。

李光弼避而不见他。李辅国忍了几天,终于还是忍不住了,直接闯进了李光弼的帅堂。

李光弼正在跟张瑄等人议事,突然见李辅国闯了进来,眉头紧皱,沉声道,“李监军何以擅闯军帐有事吗”

李辅国怒道,扬手指着李光弼道,“李光弼,你真是好大的胆子本监军奉旨掌控陇朔兵马政务,本监军先后两道军令,让你调离河州兵马复归原位,你为何不尊号令”

“汝胆大妄为,擅自在河州整军备战,意图挑起唐蕃战争,此是死罪。本监军已经上奏朝廷,请朝廷治你之罪”

李光弼淡然一笑,“李监军严重了。本将奉张大都督之命,驻防河珧,整军备战,这是大都督的军令,本将何罪之有至于李监军的调令,请恕本将直言,君无戏言,监军大人擅自更改大都督军令,又是出于什么目的”

“本将是大都督标下部将,自当唯大都督之命是从。”

“如果本将没有记错的话,朝廷昭命不过是让李监军在大都督行军吐蕃不在陇朔期间,暂代陇朔兵权政务李监军终归不是大都督,行事还需要自重一些,不要小人得志肆意胡为,让某等看不起监军”

李辅国恼羞成怒,气得浑身哆嗦,“李光弼,你竟敢违抗朝廷昭命你眼里只有张瑄,目无朝廷,不尊监国太子殿下,本监军一定向朝廷参你一本”

李辅国尖细而颤抖的嗓音在堂中回荡,李光弼厌恶地扫了他一眼,沉声道,“监军大人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本将军务繁忙,若监军大人没有要紧公务,还请自便吧。”

李辅国哆嗦着手从怀中掏出李亨的诏书,高举在手上,颤声道,“朝廷昭命在此,你敢不尊本监军命你即刻开拔,调离河珧兵马,不得擅自挑起唐蕃战事”

“朝廷并无昭命让本将撤军。大都督命我等在河州布防李监军的命令,请恕本将不能遵从,对不住了”

李光弼的声音非常冰冷,更是异样的坚决。

他当然是非常坚决,对李辅国的态度也很差。因为他在一日之前,已经接到了张瑄派来的军卒密报,知道张瑄即将率军横穿吐蕃,抵达吐谷浑故地的外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