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没有必要养那么多的兵马。
国家机器,是对外防御的,对内,适当适量即可。
大食在火寻国一战中被灭20万大军,国力大伤,国内权贵乱成一团糟。在国内权贵的压力下,大食哈里发将逃回大食的国相埃布乐斩首示众,然后派出了使团前往希瓦城,与中华王朝进行和平谈判。
大战之后的谈判和收拾残局,是必然和必要的。
张瑄给张巡的两个基本原则是:第一,已经占有的土地寸步不还,以希瓦城为圆点,方圆两千里都划入朝廷版图,大食边防军马后撤;第二,两国开放商禁,展开东西方之间的贸易,签署条约,不管是和平还是战事,都不允许伤及两国商贾。
谈判当然是非常激烈。大食人为了自身利益,不断提出各种要求,又不断进行退让,在张巡强硬的态度下,终于达成了共识。
一言以蔽之,就是将中华王朝占领的土地合法化,然后推进通商贸易。这对两国都有好处。
中京城。
大朝会。
虽然皇帝不在,但要维持一个帝国的运行,朝会是必不可少的。只不过,主持朝会的是首席宰辅陈希烈,颜真卿次之。
因为有不少朝臣附庸李倓叛乱,逃离中京,所以朝堂之上少了一些人,一些官职空缺出来,陈希烈和颜真卿商量了一下,决定暂时维持现状,等皇帝返京再说。
皇帝安然无恙的消息,虽然颜真卿只字不吐,但陈希烈是何等的老辣之人,早已猜出了结果,两人心照不宣而已。
陈希烈和颜真卿本来以为局势已经尽在掌握之中,不会再出什么乱子了。但不成想,杨国忠率先发难了。
杨国忠和杨锜这两位重臣,联络十余位朝中大臣,联名上书劝进,表示要拥立小皇子张乾为帝,然后有皇叔张九鸣和张九皋监国。
张九鸣和张九皋趁势而出,站了出来。
陈希烈和颜真卿脸色一变,这两人身份不同,是皇帝的长辈,是皇族中的郡王,他们也不好太过怠慢。
杨国忠等人在朝堂之上敲边鼓助阵,张九鸣故作姿态淡淡道,“陈相,颜大人,诸位臣工,本王是陛下的亲叔父,今陛下遭遇不测,可朝中不可一日无主,否则必生祸端。李倓叛乱堪为例证。因此,本王两人商量再三,决定推举张乾为帝,安定天下局势。”
“不知陈相和颜大人以为然否”
张九鸣咄咄逼人地望着陈希烈和颜真卿。
“这个郡王殿下,老臣以为,陛下之事尚未有定论,是不是先等郭子仪回京来再说”陈希烈尴尬地回了一句。
“陛下驾崩,举国节哀。郭子仪隐瞒不报,此为大罪。且大军行动缓慢,若是等郭子仪班师回朝,还不知要等到几时”张九皋冷笑道,“吾等为皇叔,在社稷危亡之际,当做的了这个决断。”
“皇子张乾,乃是陛下骨肉,又是皇后所出,继位称帝理所应当,天下人谁敢不从”张九鸣大声道,“本王希望诸位大人能以大局为重,随本王一起上书拥立张乾为帝”
张九鸣和张九皋这么一唱一和,很多大臣都沉默了下来。两人是皇叔,这天下终归是姓张的,他们这么做,倒也不是太离谱。只是谁都心里明白,两人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又与杨国忠和杨锜勾结在了一起,真正图谋的怕还是自己手里的权力。
安定社稷江山神马的,都是些无聊的遮羞布罢了。
陈希烈哑口无言。其实他是朝堂上的老油条,自有言辞应对张九鸣和张九皋,只是他太圆滑,不肯得罪两个皇叔,为自己的后代遗留后患。
所以就默然了。
颜真卿皱了皱眉道,“两位王爷,不要说陛下安然无恙,纵然陛下真有不测,此刻尚未服礼,急匆匆让小皇子登位,着实不妥,是对陛下的大不敬。”
“事急从权,自当权宜行事。”张九皋淡然道,“颜大人不肯拥立小皇子登位,莫非是别有所图”
张九皋这句话轻描淡写地就扔过来一顶上纲上线大帽子。颜真卿脸色一变,额头上渗出了一丝冷汗,愤怒地急急道,“臣对陛下忠诚不二,绝无二心。皇叔所言,岂不是欲加之罪”
“那你待要何为你非要与本王,与满朝文武唱反调,到底居心何在”张九鸣走上前来,厉声斥责道。
“罢了,你一人之意,无伤大雅。诸位,且随本王入中宫见皇后和皇太后,请小皇子即位称帝,安抚社稷”张九鸣朗声高呼,摆了摆手,率先行去。
张九鸣和张九皋阔步前行,杨国忠和杨锜微笑跟上。旋即,有很多朝臣也默然相随。
颜真卿大怒,也是大急,不由高声怒道,“尔等擅自逼宫,大逆不道,本官纵然是丢了这条性命,也不允许尔等胡作妄为”
颜真卿猛然拍了拍手。
殿外,突然涌进一群彪悍的军卒来,挡住了张九鸣等人的去路。
张九鸣回头怒视着颜真卿,扬手斥责道,“颜真卿,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擅动甲兵,胁迫本王和朝廷大臣,你这是死罪”
“本王绕不得你”
颜真卿额头上冒出了一层冷汗。
他知道,无论如何,自己算是得罪了张九鸣和张九皋了。最后纵然是皇帝回来,平息下这场风波,但终归也不能拿这两位皇叔怎么样,让颜真卿白白做了恶人。
但前面就算是刀山火海,颜真卿也不能让张九鸣等人得逞。皇帝尚健在,朝臣就如此拥立小皇子为帝,岂不成为了天大的笑话传扬出去,皇帝的威严何在
颜真卿忍不住向陈希烈望了一眼,暗骂老狐狸。到了关键时刻,这老狐狸就默不作声了,当起了老好人。
察觉到颜真卿愤怒的目光,陈希烈嘴角一个抽搐,他明白如果自己再瞻前顾后,等皇帝回来,自己会大为失分。因此他终于还是上前一步道,“清河郡王,纵然要拥立小皇子称帝,这朝会之上,也需要满朝文武达成共识方可,同时事关国体,也不可轻率,需要从长计较,从长计较啊”
从长计较个屁张九鸣在心里暗暗骂了一声,却是冲着陈希烈淡淡笑道,“礼不可废,当然不能轻率。本王以为,先确定小皇子即位,然后再按照礼制安排登基大典昭告天下”
张九鸣和张九皋兄弟俩个之前比较低调,如今却咄咄逼人非常霸道,倒是让陈希烈有些意外。只是在这件事情上,他不能有任何的让步。
“还要再征询一下皇太后和皇后娘娘的意见,两位皇叔,不可操之过急啊”陈希烈就是一个拖字诀,拖下去,等皇帝回京,全部就都烟消云散了。
张九皋不耐烦地摆了摆手,“本王与诸位大人这就去求见皇太后和皇后尔等禁卫,速速让开,否则本王治尔等一个谋反之罪”
一干军卒都不禁有些惶恐地往后退却。眼前这两人可是当朝皇叔,他们亲眼看到连陈希烈和颜真卿都对他们的行动无可奈何,何况是他们这些当兵的小卒子。
见军卒缓缓后退,张九鸣和张九皋得意地干咳两声,回顾身后众人道,“诸位大人,且随本王去中宫求见皇太后和皇后娘娘,奏请拥立小皇子张乾即位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