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443(1 / 2)

我以为你去江南真的修心养性,安心做你的声音,谁知道你他妈的尽给老子惹事”

周争鸣心头一跳。立即就明白了老头子真的生气了,咧咧嘴却不敢说话。甚至原先准备好的说辞,这一刻一个字都不敢说出来。

“爸,是不是问题很严重”

思索了半天,周争鸣问出了这么一句话来。

“上面的人都已经给我打电话了,就问了我一句话,是不是这宣传口是我周家的,你说问题严重不严重”

电话那边的声音明显小了下去。似乎有些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

“爸,那怎么办”周争鸣心头一震,他虽然不学无术,不过自由长在官宦之家也明白这些话的背后意思了,人家就只差说出来,宣传口是整个党的,不是你周家的,别仗着管理宣传口想挟以自重

“还能怎么办,你马上把这事儿给我平了,我再去向首长们解释去。这个时候,你给我弄出这么一出来,以后老子死了你怎么办”

“爸,怎么去平呀,几家报社都已经刊登出去了,报刊都发行了,怎么处理啊”周争鸣快哭了,他突然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原先只想着给杨学光好看,打击一下这小子的嚣张气焰,却没有想到如今已经三月末了。很快江南省党代会就要召开了,太心急了。时机不对呀

“你等着,让我想一想,你先同写这篇文章的记者联系一下”

周争鸣挂了电话,额头上的汗水如泉水般涌了出来,这一刻,他突然聪明了许多,明白老头子的担忧了。

立即拿起手机分别拨打了几个电话,叮嘱那边等着电话,随时待命,随后又找到了写报道的记者的电话拨了过去。

忙完了这一切,周争鸣瘫坐在老板椅上,心里生出一丝恐惧来,一旦老头子下去了,这些人还会这么给自己面子么

杨天虹现在却是江北的省委书记,马上就要进政治局成为委员了

倘若没有搞这么一出,以老头子的面子,关键时刻杨学光若是报复得有些过份了,还可以找其他人说和说和,现在听老头子的口气上面都有些不满了,这可如何是好

周争鸣颤抖着手将香烟塞进嘴里,捏着香烟的手指微微有些颤抖,目光紧紧地盯着桌子上的手机,唯恐错过了电话。

手机铃声终于响了起来。

周争鸣“唰”地站了起来,一把抄起手机,看也不看地接通了电话:“爸,怎么样,想到办法没有”

他的声音微微有些发颤,也很急促。

话筒那边传来一声长长的叹息声:“唉,人比人气死人呀,没出息的东西”

周争鸣闻言一愣,汗水顺着他的脸流过手机,流进掌心里,却不敢说话,唯恐打断了老头子的思路。

“只有六个字,你按照去做就行了”

“六个字,哪六个字”周争鸣一愣。

“补发深挖真相”

周争鸣一愣,以他的智商有些难以理解。

电话那边重重地叹息一声:“就是找到那些报社,重新再写一篇稿子说是几天报道的追踪报道,然后把雍州市,江南省委的处理结果也报出来”

“如果我猜得不错的话,江南省委应该也要给杨学光一个算是严厉的处分了”

周争鸣微微一愣,脸上露出意思苦涩的笑容来。

s:求保底月票,推荐票支持

650章抉择

感谢倪栋,断雨,鸿鹄七号大大的不吝打赏,非核打击,大秦骑兵二号,独自去爬墙的月票支持,谢谢对大夫的支持,谢谢还有订阅,推荐票,点击支持的大大们,谢谢你们对大夫的支持,谢谢

杨学光背着手站在窗前,手指et头夹着的香烟冒出丝丝青烟,威风扑面,却并不觉得寒冷,吹面不寒杨柳风想来就是这个意思,二月一过,天气就渐渐的暖和起来。

茶几上放着的是一叠厚厚的材料,郭志达坐在沙发上,手指et头夹着香烟,他的脸色有些凝重,抬头看着杨学光的背影,眼神里的神色很复杂,他知道杨学光的志向,也很清楚眼下的雍州的局势。

这一次发生的事情,郭志达也有些怀疑是鲁中秋的手笔,不过,他很快就否定了这种猜测,鲁中秋虽然是雍州的市委书记,却还没有这么大的能量让这几家报纸同时刊发这种文章,尤其是在这个正需要团结稳定的关键时刻。

一想到今年的换届,郭志达隐约明白了许多东西,匆匆拿着他在东湖区收集到资料赶到了杨学光在政法委的办公室来。

他的手里已经有足够多的谈敏的材料,而且,还有很多材料还可以继续深挖下去,至于还需要不需要继续下去,还是暂时封存起来,郭志达做不了这个主,他必须向杨学光请示。

看着杨学光笔直挺拔的背影,郭志达突然感觉鼻子有些发酸。杨学光在这洪流之中殚精竭虑地是为了什么呢,他得到的又是什么呢

省委的处理意见已经向全省各市下发,杨学光鉴于在扫黄打黑过程中的一些疏忽,而导致惨案的发生,江南省委决定给予杨学光党内记过处分。

郭志达甚至都可以想象得到,杨学光去省里向有关领导汇报情况的状况,在这个时候为了保证团结稳定的大局。杨学光在省委领导眼里必然成了最不受欢迎的人物,哪怕杨学光的出发点是为了雍州,是为了整个江南的未来

当然。郭志达也能理解省委领导的苦心,他自己现在就是东湖区的区委书记,区两会很快就要召开了。区党代会也要开始筹备了,他能够切身体会到安全稳定的政治大局是如何的重要。

换了自己又该怎么选择

郭志达的脑海里闪过这个念头,捏着香烟的手指et一颤,他也不知道自己会做何选择,但是心底里真的不知道么,还是说故意避重就轻

一边是在省委领导那里留下了很不好的刺头印象,这对于官场中的人来说,是最为忌讳的,一边是几百万群众的期盼的眼神,不过。他们人数虽然众多,却不能给你在官场上任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