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曜的脸顿时胀得通红,怒不可遏,挥掌就扑了上来:“再吃我一掌试试”
张鸣也不抬头,他知道骆曜的匿缅术高明,身法之好,不是他能够比拟的,索性放弃了用眼睛看,只凭着耳朵听,听得骆曜的掌风到了跟前,向前迈了半步,双掌齐出,以最简单、最直接的招术和骆曜硬拼。骆曜身法虽好,可是在这狭窄的巷子里却施展不开,被张鸣硬拼了两掌,虽然没吃什么亏,却更为恼怒,铆足了劲要和张鸣再分个高下。
张鸣正中下怀,他冲着杨凤和蓝兰使了个眼色,再次和骆曜拼在一起。杨凤不敢怠慢,拖着那孩子飞奔出了巷子,连拐了几个弯,这才停住了脚步,轻笑一声:“圣姑,英子姑娘,你找得我们好苦。”
那孩子唐英子翻了个白眼,瞥了她一眼,看了看手里被骆曜踩过一脚的饼,顺手塞进怀里,拍了拍手道:“你们找我干什么”
“大贤良师请你回去。”杨凤盯着唐英子的脸,笑盈盈的说道:“你放心,我们不会伤害你,只是有些事想问你,然后便送你去见你的大哥哥。”
唐英子抬起黑黑的小手,擦了擦鼻涕,转了转眼珠:“那行,不过你先得给我买两个饼。”
“买饼”杨凤有些诧异,她原本以为唐英子会极力反抗的,没想到唐英子只提出了这么一个要求。她再次打量了唐英子一眼,见她又黑又瘦,和在洛阳时的模样判若两人,心道这孩子不会是饿得很了吧,不免有些同情,便点头道:“行,只要你愿意跟我们走,买多少饼都成。”
“我不要普通的饼。”唐英子呛声道:“我要市东胡家食肆的胡饼,而且我要多放胡麻,烤得又香又脆。”
“就这些”
“就这些。”唐英子一扭头:“你给我去买,买完了,我就跟你们走。”
第四卷黄巾乱第395章统一战线第二更,求票
第四卷黄巾乱第395章统一战线第二更,求票
第二更到,求推荐票月票
“我我只有一个人,拦不住他们,被他们跑了。”骆曜很惭愧的低下了头。他只顾和张鸣较量,最终是赢了两招,可杨凤等人已经走得无影无踪,他这才想起来自己耽误了正事,左思右想,一横心,又跟踪张鸣追了下去。不料张鸣也鬼得很,他故意带着骆曜绕圈子,等他们赶到钜鹿,唐英子已经被张角严密控制起来了,骆曜多次潜入钜鹿城,可是张角既然知道了他的存在,又怎么可能给他下手的机会。
骆曜没办法,只好赶回来报告刘修,走到洛阳时,他听到刘修已经回京的消息,就直接找到卫将军府来了。之所以半夜来,是因为他没有京兆尹发的路传,根本进不了洛阳城,只好等城门落锁后,半夜施展他的轻身术,爬墙进城。
路传就是后世所谓路引,东汉时又称为过所,凡是普通百姓外出,必须到当地官府领取路传,上面著名持传者的长相、年龄、外貌特征以及目的地等。凡是经过城池、河津,都必须要有传才能通行。骆曜自由惯了,也很少进城,所以也没带传,仗着自己的身法好,通行无阻,不过要进城,他就只能趁黑,大白天那么多双眼睛盯着,他的匿缅术再高明也不好使。
刘修有些失望,本以为骆曜道术这么高明,找唐英子正合适,没曾想这厮却一点江湖经验也没有,居然让唐英子在他眼皮底下错过了。不过这时再怪他也没有意义,好在总算知道了唐英子还活着,没有被人当肉菜给吃了。
“既然到了张角的手中,那他们一定会来找我的。”刘修道,“你也辛苦了,在洛阳玩几天吧。如果嫌城里闷,去邙山治找王英也行。城西的白马寺有些西域来的胡僧,你有兴趣的话,可以和他们论论道术。”
骆曜见刘修不怪他,更加有些过意不去。他也知道指环的事,潜伏在钜鹿城的时候,也知道张角挟持唐英子,就是想和刘修换这个指环,一想到这样的神器要落到张角的手里,他挺有些舍不得的。
“没关系,除了英子和我,他们就算得到了指环也没用。”刘修用拇指摩挲着指环,淡淡一笑:“他们不懂,真正的道不在什么神器,而在心。”
骆曜眨了眨眼睛,对此有些不以为然,却又不当面反驳,见刘修没有什么事安排,便转身出了卫将军府,自去找王英。
郭嘉捧着几封密件出现在门口,又惊又喜的看着刘修:“将军,英子姑娘要回来了”
“快了。”刘修微微一笑,摸了摸郭嘉的脑袋:“想她了”
郭嘉羞赧的笑了笑,将手中的密件送到刘修面前:“这是戏君刚刚送回来的几件密函,请将军过目。”
“好,我马上就看,奉孝,你帮我煮点茶。”刘修立即接过翻阅起来,郭嘉正准备出门去泡茶,孟达一手提着一壶滚开的茶,一手托着两只茶杯,笑眯眯的出现在院子门口。郭嘉连忙接了过来,致了谢,赶回屋里,开始给刘修倒茶。
刘修看了一眼门口,突然说道:“奉孝,这个屋子,除了你之外,不准任何人进来。”
郭嘉愣了一下,随即点头道:“我知道了。”
刘修没有多说什么,他知道郭嘉心思机敏,不需要说得太直接。他对孟达不太信任,一方面是因为孟达是历史上有名的反骨仔,另一方面是孟佗毕竟是张让的人,虽说眼下和他配合得不错,但谁知道他背地里和张让有没有来往孟达在他身边更多的是个人质,根本谈不上亲信,普通的文书往来让他经手已经是不容易了,这种机密的事却不能让他沾一点边。
刘修看了几页,不禁皱起了眉头,这是一封关于张角近况的密函。戏志才在密函里说,张角身边出现了一个儒生,通晓兵法,很得张角的信任。张角现在招集了几十个识文断字的弟子在接受此人的兵法启蒙,从最近黄巾军的几次大小战斗来看,他们似乎有了长足的进步。
戏志才特别提到了一点,这些受过训的黄巾弟子最常看的一部书是刘修为段颎编的东羌战记。
刘修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这部书并不长,也就两三万字,当初是为了替段颎扬名才编著的,里面是段颎在平定东羌的战事经过,主要内容当然是说段颎的能征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