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寿成,我对孟起说过,我不希望你埋没自己的才能,我能孟起留在身边,我就敢用你。你虽说一直效忠袁家,不过袁家现在既然投降了,你也不再是叛逆。袁家的罪,自有他们自己去偿还,最后怎么处理,我作为公路曾经的朋友,会尽可能的帮忙,但是想一点后果也不承担,那也是不可能的。你如果这么想,我劝你还是死了这条心,究竟怎么做,那是你的选择,我不勉强。”
刘修说完,挥了挥手,示意马腾可以出去了。马腾失魂落魄的站了起来,慢慢的走了出去。他原本以为刘修既然要他来,多少要给他一些面子,可是现在看来,刘修可以给他机会,但绝不会接受他的要挟。实际上,他也没有任何资本可以要挟刘修。他的武技再好,到了刘修帐下也绝对不出众,刘修身边的勇将实在太多了。
五日后,天子赶到定陶,和一直在等他的刘修见了面。他们见面的时候,没有外人在场,小天子原本是挺直了身子坐着的,刘修一进帐,在帐门口一站,也不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他,小天子就感觉到了一种如芒在背的威压,脸上矜持的笑容也变得有些不自然起来。
刘修双手拢在袖中,居高临下的看着强作镇静的小天子,眉头轻轻的蹙了起来。小天子看在眼中,一阵心慌,却咬着牙,一声不吭。刘修松开了握在一起的手,舞动了一下袖子,上前两步,两腿微微分开,身子微微一躬,刚要说话,小天子突然站了起来,结结巴巴的说道:“骠骑将军,军中不必施礼。”
刘修看看他:“陛下,这可不太合规矩。”
小天子红着脸:“骠骑将军,这里没有外人,就不必拘礼了。再说了,我之前曾经以骠骑将军为父,现在又是以弟子身份来向骠骑将军学习用兵治国之道,你就不必太多礼了。”
刘修眉毛一挑,沉吟片刻,还是躬身施了半礼:“陛下仁爱,尊臣为师为父,臣心领了。不过,礼为人之本,该有的礼节,还是不能荒废的。请容臣以军礼见。”
小天子如释重负,连连点头:“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两人坐下,说了几句闲话,小天子主动提起了陈登的任命问题。他小心翼翼的看着刘修:“先生,这件事我处理得还算妥当吗”
刘修微微一笑:“陛下,妥当不妥当,臣说了也不算。我想,司徒府自然会给出结论。只是陛下,这侍中是内臣,陛下自可一言而定。可是太守却是外臣,牧守一方,不事先给司徒府通个气,臣怕我那先生到时候会不满意啊。”
小天子哑口无言,他知道,刘修对这件事不满意,非常不满意。rq
tbgt悠最快更新,请收藏悠。tbgt
第676章太后的寂寞
小天子沉吟了很久,声音低沉,但是态度却非常坚决。“先生,卢公有什么不满意的,虽说天下民事考核皆在司徒府,可决定权不是还在内朝吗先帝在时,几任司徒可都没有否决天子任命的先例。”
刘修早有预料,他微微一笑:“正因为如此,天下才会大乱啊。”
小天子脸色突然通红,他强压着怒气,浅笑一声:“先生是说政不自天子出,才会天下有道吗”
刘修没有立刻回答,他只是静静的看着小天子。小天子这句话可不是没来头的。他这句话出自孔夫子,是孔夫子在批评擅政的季氏时说的话,用在这里,这季氏看似指卢植,实际上直指刘修本人。
刘修伸手从案上取过茶杯,给自己倒了一杯茶。他慢条斯理的呷着茶,眼睛盯着漂浮的茶叶,眉头轻轻的皱着。小天子气息有些急,他目不转睛的看着刘修,小脸通红,鼻翼翕张,藏在衣袖中的小拳头紧紧的握在一起,手心汗津津的。
“陛下,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这里面可有鲁国的事”
小天子一愣,想了想,摇摇头。
刘修放下了茶杯,将一片茶叶从唇上取下,曲指一指,茶叶准确的落入案旁的废指篓中。“儒出自鲁,可惜,春秋五霸中没有鲁,战国时,鲁更是早已经灭国。可见,国祚之长短,与儒家之道并没有什么关系。前朝孝宣帝曾对太子说,汉家霸王道杂用之。岂可尽用儒术。孝元帝不听,即位后重用儒生,王莽因此而起。王莽篡汉时,为他摇旗呐喊的儒生大有人在。陛下,蔡先生没有对你说过这些实实在在的教训吗如果他没有讲过,那就是他的失职,臣要弹劾他。”
小天子哑口无言。蔡邕当然讲过汉书里的这些故事。不过蔡邕是儒生,他对这件事的解释与刘修的演绎完全是两个方向。现在他用孔夫子的话来反驳刘修,不料刘修直接用孝宣帝的话来回答。可谓是一针见血。
“儒自孔子开宗,孔子死,儒者分为三家。各有其说,至孟子复兴,然孟子之儒,已非孔子之儒。孟子后,至荀子而大成。然荀子之儒,亦非孟子之儒。荀子一代儒宗,却教出了李斯和韩非两个法家弟子。高祖开国,与民休息,重黄老而轻儒术,儒者不显。至董仲舒以天人三策中试,说孝武帝独尊儒术,可是终武帝一朝,儒者不得重用,三个顾命大臣中。保尝有一个儒者至孝元帝时,儒者方大兴于朝,不过数十年,炎汉即为王莽所篡。陛下,这些你了解吗”
“我”小天子结结巴巴的答不上来。
“陛下,读书。不能只记住一些章句,更不能抛开史实随意发挥,否则,就有卖弄口舌之嫌了。”刘修重新端起茶杯,泰然自若的喝起了茶。小天子很郁闷,他只是引用了一句孔夫子的话,却被刘修教训了一通,结果还下了一个“卖弄口舌”的判语,偏偏他还真说不过刘修,只好把一肚子的闷气藏在心里。
“陛下,臣是带兵之人,学术本非所长。陛下如果要论学术,那臣可以推荐几个大儒,比如宋忠、綦毋闿之类的,他们学问都不错,当年刘表在荆州之时,就常和他们讨论学问。”
小天子气得无语。刘表被刘修赶出荆州,现在闲居在山阳老家,把曾经和刘表讨论学问的大儒推荐给他,刘修真还是会挑人啊。
“这个还是以后再说吧。我这次来,是向先生学习用兵的,可不是学习儒术的。”小天子生怕刘修不依不饶,连忙岔开了话题,放低了姿态。“还请先生不吝指教。”
“陛下有意于用兵之道,我非常高兴。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刘修端着杯子,侃侃而谈。小天子立刻睁大了眼睛,全神贯注的听他讲解。刘修对孙子兵法的研究源于从学于段颎。段颎是武将,研究孙子兵法是份内的事,但是段颎虽然是名将,在心里上会自然的把自己局限于一个将领的身份,他更多的是着眼于战术,而不是战略,更不可能从整个天下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刘修则不然,他的视角要远远高于段颎,他对孙子兵法的领悟,也要远远超过段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