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克,或许就能够从杜克的身上可以拿到中方一些最新的研发动态和最新技术资料,马特相信这些情报对于国内军方来说是非常有用的,如果操作得当自己可能获得一大批高价值的军事情报。
在这个时候,马特还只能够想到这些,他可没有想到,自己的老板斯奈德最终的目标竟然是确认杜克是否同外星人有接触这种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并且还准备让杜克人间蒸发。
以杜克此刻中国首富,中国著名科学家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身份,加上马特在中国国内同中方人员接触中,几乎人人都对杜克充满自豪的认同感,马特知道杜克在中国的影响力非常惊人,他想都不敢想对杜克实施暗杀活动,如果两个国家之间实力对等,这个几乎就等于是引发战争的导火线了。
二次世界大战可不就是从一件暗杀事件开始的。
虽然中国现在的国力同美国相比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但是毕竟也是当今世上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国,暗杀一名像杜克这样有影响的大人物,同从杜克身边偷一些技术秘密相比,完全没有可比性。
这完全破坏了双方在秘密战线上进行工作的底线,如果让中国人知道这里面的内情,显然将会引起同样血腥的报复。在美国,并不是每一个重要的科学家都有可靠的安全保卫措施和力量。
中情局的人如果胆敢让杜克非正常意外死亡,那么将会导致有更多的美国著名科学家发生各种“意外”,就像当年一个著名的中国背叛者一样,尽管有着中情局的严密保护,仍然意外死在自己家的游泳池里。
有了新的资源,马特很快扩大了工作范围,他开始不满足于从杜克下属员工中获得一些支离破碎的信息,而开始接触一些有机会接触杜克研发项目核心秘密的人。
马特消能够从这些人中物色到自己能够攻克的对象,慢慢地将对方发展成为自己的一名外围情报人员,在杜克周围插入钉子,开始编织一个围绕杜克的情报收集网。
祝各位书友国庆节快乐
在麻省理工的日子第四百九十五章张网以待
更新时间:201210314:58:27本章字数:3224
日期:10月02日
马特没有想到,在他编织一张针对杜克的情报网的同时,国安七局在孔向成局长的亲自部署下,也在杜克身边张网以待。
当秦泰然确定了中情局一级任务的目标之后,孔向成毫不迟疑地开始动作,既然有了明确的目标范围,这个事情就相对简单多了,尽管现在还没有锁定特定跟踪目标,孔向成却一点都不着急,他已经利用国安系统拥有的庞大资源,很快就在在杜克周围形成了内外两道防线。
只要对手有所动作,必然就会有动静。在这方面孔向成和秦泰然看法一致,既然对手针对杜克而来,那肯定是会在杜克周围活动,不管他们想干什么,只要在确保杜克安全的情况下从容应对,就一定会抓住对手露出的尾巴。
杜克参与的项目虽然不少,但是很多时候军方的项目都是通过秦泰然中转,并没有在那些项目中直接出现,因此除了几个参与范围广泛的核研究项目,真正能够猜出杜克在这些项目中存在的人物不多,都是非常高端的领军性人物,才能够从秦泰然给出的技术问题解答上推测出杜克的存在,因为那些问题绝非一般人能够了解,更不是普通科学家能够给出答案。
国内研究这些领域的专家之间,大家都彼此清楚对方的底细,所以几个项目突然出现的重大进展,在这些专家的眼里,都心照不宣地归结在横空出世的杜克身上。
只有杜克这个妖孽般的人物,才有能力在短期内推动这些项目的进展。
所以国安七局孔向成和军委杜克专案组的秦泰然两个人碰头一分析,结合双方手里的资源,很快就列出了一个杜克合作过的项目中需要注意人物的大名单,这些项目都是国家重点监控的重大项目,国安方面本来就有相关措施在进行日常防备,而秦泰然作为杜克参与的这些项目的联系人,对于关键性人物了如指掌,他也是干这个出身,自然知道哪些才是应该关注的重点。
所以这两个人及背后的资源一结合,就迸发出巨大的能量,有了大名单后,他们从这个大名单上的人物的种种蛛丝马迹的微小异常动作中,经过仔细排查,找出了一些重点怀疑的对象,悄无声息地逼近了美国中情局煞费苦心在中方军工研发系统内部布下的钉子。
比如某基地火控系统研究骨干、留美海龟博士周全,因为这段时间有些异常对外交往经历,就这样进入了他们的视野,不得不说这个国家暴力机器一旦动作起来,那是拥有想象不到的威力,当孔向成拿到了这个周博士过去半年多的工作和生活情报一一从网络日志记录到与陌生人交往调查信息后,基本上判断这个周博士具有泄密的巨大嫌疑。
很快,周博士就被严密布控,成为国安钓鱼的鱼饵。
通过这轮拉网式的排查,孔向成和秦泰然联手将中情局布下的钉子挖出来不少,可以说这个战役前沿接触战上,孔向成和秦泰然收获颇丰,如果不是因为这次获知中情局有这么一个一级任务,孔向成他们还不知道在我们的军工内部居然有着这么多的可疑对象,这些东西可以说是这次事件的意外收获。
虽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和不少的成果,但是孔向成和秦泰然却高兴不起来,因为越是这样,孔向成和秦泰然越觉得自己的判断是对的,对手露出的这些破绽都是围绕杜克参与的项目,可见对手在对于杜克的了解方面,已经超出了我们这边的想象,也就是说杜克的秘密已经泄露了很多出去。
可能正是因为这样,美国中情局才会充分意识到了杜克的巨大威胁,对于世界人才的搜刮,很少有国家能够比得上美国,他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将世界上最优秀的那部分人才吸引到美国,为他们效命,因为只要通过这种方式,就完全不必担忧其它国家的威胁,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说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没有顶尖人才,说什么都是白搭。
何况他们还从罗斯威尔事件中获得了超前的科技种子。
有了前期丰硕的成果,孔向成和秦泰然没有止步,他们通过了巨大的筛选,将马特一行也圈入了重点监控范围,在收到来自内线的绝密情报后一段时间的数千名美国来的各色人等中,孔向成的七局通过了巨大的筛选排除工作,终于锁定了马特一行。
他们甚至拿到了马特与杜克保镖莱克斯见面的酒吧监控录像,尽管由于技术原因,监控录像没有马特和莱克斯的对话记录,但是单单因为这件事牵涉到了杜克的贴身保镖,就非常值得怀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