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86(1 / 2)

降低到了20美元,这个价位还包含了sa的利润,这样sa主导的这个智能化玩具产业链条完全进入了良性循环阶段,依托这个平台开发出来的各种各样玩具售价都在100美元以上,通过方舟平台严格控制了各大玩具厂家生产量,确保不至于严重过剩而导致恶性竞争的发生,让国内玩具厂商开始进入幸福的高利润时期

机电行业也借机在城特钢和沈大机床集团配合下,成功占据了欧盟德、法等厂家留下来的市场空白,这些市场空白都是利润较高的中高端产品,国内机电行业能够研发制造出相应产品进行满足,说明了整个行业制造水平有了长足的进展

可以说,在这次中欧贸易战中,中方虽然损失不轻,比起欧盟方面来说却要好多了,相关行业甚至在痛苦中实现了的涅槃,跨出了产业升级的最重要的一步

欧盟方面则要凄惨得多,受挫于中国市场的丧失,奢侈品行业、汽车行业主要厂家纷纷调低了利润预期,而机电产业某些对中国市场依赖颇深的厂商甚至发出亏损预警,在沉重经营压力之下,即便有工会沉重的压力,被中欧贸易战波及的不少厂商开出了裁员或者减薪计划,因此渡过难关

因为中欧贸易战的结束,并没有迎来他们预期的销售井喷,原本是自己公司传统的市场仿佛消失了一样,要重打开中国市场等于回到了多年前的开拓时期到了这个时候,欧洲人才忽然明白,中国不知不觉已经变化了很多

即便是原本在禁运名单上的一些产品,比如精密加工机床,现在他们私下里兜售,原本会哭着求着买的中国人根本都没有了兴趣,他们会对欧洲人说,嘿,你们这种东西在我们那里已经过时了,比你们机床功能和性能强的机床,沈大机床便宜五分之一以上,要多少有多少

而威廉姆斯基于utrasarct2研发的第一个通用型成果问世,这并不是威廉姆斯宏伟计划蓝图中的版本cu,而是基于杜克在毁灭者无人机改造上的迫切需求而设计的中间成果,威廉姆斯优先改进了utrasarct2对多路支持,使得改进后的utrasarct2可以支持32路服务器

这个的架构原本就是威廉姆斯就已经思考多年,加上现在这方面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威廉姆斯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借鉴现有的一些成熟技术,所以才能够很快完成这个设计

杜克为这款翻版utrasarct2命名为g1,cu采用台积电20纳米工艺技术生产,在这个先进制造工艺下,g1低功耗和小身段比起utrasarct2原版加出色,核心大小只有300平方毫米,而频率可以达到15ghz,功耗则只有65w,大大优于了原来的utrasarct2

g1量产成功后,利用克里在小型机和大型机架构设计上的强大技术积累,很快设计出基于g1的32路小型机,4u的机箱中每个节点中有一个g1处理器卡,每块卡上有8颗处理器和16个ddr3内存di插槽

这种小型机在运行了克里重定制优化的女娲系统后,同原来采用的最型号cu的商用8路小型机性能基本一致,完全能够替代原来设计中价格昂贵的小型机系统,而在成本和功耗方面比原来的系统低了很多

如果在地面使用,杜克最多可以将这种小型机连结成为拥有64个g1服务器节点、总数高达2048颗g1核心的大型服务器集群,在克里的模拟运算中,性能直逼一些较为低端的级计算机系统了

这个令人有些意外的结果,让杜克对威廉姆斯再度刮目相看,有了这个东西,现在sa都可以不用再外购什么服务器,只是用g1小型机组成各种规模的服务器集群就可以应付内部的高性能计算

不仅如此,杜克还发现这颗看似过时的cu,因为功耗低,面积小,用在很多嵌入式系统场合也非常合适,特别是如高级数控机床、无人机、坦克等,比起原来应用的gei系列芯片,性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威廉姆斯改造的这款过时十年的cu,在杜克特殊处理的情况下重获得了生,其广阔的市场空间,令蔡思强这个商业敏感的天才大为心动,现在每年sa旗下消耗的移动芯片数以亿计,现在又开始研发通用cu,尽管现在主要是用在高性能服务器上面,用途有限,但是sa旗下很多地方将来也会用到这种高性能cu,比如高级机电、智能汽车、未来通讯路由器、各种智能武器系统,这些都会为sa的cu打开一个又一个的市场

按照这个发展趋势下去,或许收购一家cu代工企业,在芯片行业上打造一个一体化的产业链条也是一个不坏的主意

千亿工程第五百五十七章意外冲突

更新时间:201311816:51:09本章字数:2677

眼看形势一片大好,军工方面日月异不说了,就算是中欧贸易战对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开始一点点消除,国内军工和产业升级带来的双重机会,让内需进一步扩大,国内经济开始从对外依赖很严重的外向增长性逐渐转向内需增长性

尤其是在核电、it、汽车、重工、机电、家电等方面,国内企业在技术领头羊的角色sa引领之下,呈现出爆发式的发展,核心关键技术纷纷突破,这些产业俨然成为国内经济发展的引擎

可以说现在国内经济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质量最好的时期,这一切看在中枢一干大佬们眼中,如果没有外界重大干扰按照这样发展下去,顶多十年我们就可以完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进程,将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到一个全的阶段

所以,在对于欧美的挑衅方面,比如核电产业封锁,国内大佬仍然选择了韬光养晦的策略,对俄美两国选择性遗忘,而选择欧洲作为突破口,就是为了避免成为举世之地,太多地干扰到现在这个大好发展时期

从现在的结果来看,这一个策略非常成功,同欧盟强硬贸易对抗的结果重创了欧洲几个大国的汽车、机电和奢侈品行业,严重影响了其经济的发展,让欧洲人意识到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他们可以任意拿捏;另外一方面对内倒逼出了产业升级,最终还联合欧洲搞出第三代核电站产业标准,为中国核电技术进军世界核电市场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泡书

但是不仅仅中方中枢一干大佬能够看到这一切,在大洋彼岸,一直盯着杜克的美国中情局,也看出了中国这段时间异乎寻常的发展,开始对美国形成了严重的威胁,尤其是马特冒死发回的中国版“全球鹰”一一后来情报证实这是中国产“暗影”无人机图片,极大地震撼中情局的高层们

从后面中情局发动在中方埋藏的钉子挖掘出来的最“暗影”情报显示,这款无人机不仅仅是外形酷似全球鹰,就连在航程等重要指标上,比起全球鹰据说也是毫不逊色,具备了2万公里以上的大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