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355(1 / 2)

言两语将现在的情况快速简洁地介绍了一下。

“好,我们开始吧。”杜克浑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妥的,毫不客气地开始指挥道,“现在由于机器人还没有进行过水底操作的测试,我需要让它对于水底工作深度需要做一些测试工作。现在让蛟龙潜水器将它带上,潜入海底”

杜克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他要考虑看看第一次入水到底多深才合适,脑海中打了几个转儿后,杜克果断决定第一次就放到米深度去,反正如果这个深度都不行,就别浪费海军宝贵的时间了。

“先做一次米深度的测试好了。”杜克果断说道。

两个海军陆战队员抬着这个一百多公斤的大家伙,他们需要将这个机器人绑在蛟龙潜水器上面,让蛟龙潜水器带入海底才释放,然后通过遥控指挥它执行营救任务。

很快,海军的人员做好了准备工作,然后将杜克带来的遥控装置也带上蛟龙潜水器,在下水之前,杜克打开遥控器,向准备下水的蛟龙潜水器操作员简单的教了一下如何指挥机器人的基本操作。这个机器人的操作界面相当人性化,基本的操作掌握起来简单,花了十多分钟杜克就将准备下潜的操作员教会。

“好了,有什么情况我们可以通过水声电话再交流,最重要的是需要随时注意操控系统中机器人的各项数据指标,如果有变黄的指标,需要及时向我汇报,此时切忌不要做大动作,尽量保持机器人的现状将所有指标数据报告给我后才能做新的操作。”杜克最后强调道,没有办法,现在这个机器人没有经过严格测试,极限状况究竟是怎么样,杜克都不是很清楚,为了确保机器人不至于提前报废,杜克不得不把机器人身上的各项监控数据打开显示在操作平

腹黑竹马的小青梅

台上,让水下操作人员好随时监控机器人运作状况。

“是首长放心,我们保证按照操作规范完成任务”三位操作蛟龙潜水器的海军人员一起紧张地回答道,这个东西是关系到下面一百多位兄弟性命的宝贝,他们生怕做错一点让这个拯救工作失败,所以三个人同时认真的学习记录下了杜克传授的东西,旁边还有人将这个拍成现场录像,让他们带下去,遇到问题可以在请示杜克的同时再看看。

“好了,祝你们好运”杜克拍了拍他们的肩膀,示意不用那么紧张。

3米,跟随蛟龙潜水器下潜的机器人各项指标正常,4米,正常当蛟龙潜水器停留在了米,还是正常

“报告首长,我们已经潜入米深度,机器人各项指标显示正常,”当水下操作员的图像和声音传上来的时候,救援船上紧张盯着屏幕的陈伟鸿少将和杜克等人终于松了一口气,“我们准备启动机器人电源,进行机械手动作测试,电源开启正常,剩余电量百分之百”

“机械臂动作正常,机械臂一百八十度弯曲正常”一系列的测试正常后,杜克原本悬着的心一下子踏实下来,看来这个大部分都用变态的昂贵材料打造机器人,的确有着超乎设计规格的表现。

“好,关闭电源,现在我们可以直接抵达目的地执行任务了”杜克知道机器人的各项指标显示都非常健康后,直接下命令道。“注意下潜过程中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

“是,首长蛟龙一号明白”蛟龙潜水器操作员大声回答道,看着这个机器人在米深处活动自如,他们现在也对这个机器人有了更强的信心,驾驶蛟龙一号开始继续下潜。一直到了潜艇搁浅的地方,监控机器人的各种指标仍然是绿色状态。

“首长,蛟龙一号到位各项指标正常,请指示”水声电话中传来了蛟龙一号操作员的请求声音。

“很好,按照预定方案操作。”到了这一步,杜克对这个机器人终于放心了,看得出来,那些价比黄金的特殊合金没白花,机器人设计的冗余度之高看来可以适应多种海底情况的需要了,以后将其打造成为多功能机器人看起来非常有希望。

“杜院长,看来这个机器人很适应海底工作,不知道它能够在海底工作多久,走出多远,可以具备多大的携带量”一边的陈伟鸿少将看着机器人入海一切正常,不禁心中一动,问了一个题外话道。

“现在它携带的储备电池电量为1h,携带公斤以内的物品问题不大,如果不是最大速度的海底行走,估计在海底活动3个小时应该问题不大,这样大约能够走出1公里以上。”杜克回答道。他知道身边这个高级将领又将注意打到军事用途上了,可是海底环境不比陆地,首先是通讯和路径识别都很存在问题,很难将这个机器人改造成一个蛙人对敌人发起水下攻击。

“什么,它携带的电池电量有1h”陈伟鸿少将没有想到这个机器人居然具备如此强悍的能量,“电池重量占机器人总重量的多少”

这个实在有些太令人惊讶了,整个机器人也就是像一个普通人大小,这个电池得多牛叉才能有这么高的储电能力啊。“电池模块1公斤左右,这是我们最新开发的锂硫电池,现在生产工艺还比较不成熟,成本很高。”

陈伟鸿少将根本没有注意到杜克提到的成本问题,他一听这个东西才十公斤,竟然能够做到1h,从质量比能量计算,这是现在潜艇使用蓄电池的二十多倍,这种新型电池要是用在潜艇之上,那得省下多少宝贵的空间啊,要知道一艘普通常规潜艇备用电池组可是上百吨计算,要是用这种电池,十来吨就足够了。

这些省下来的空间和重量,完全可以多携带数十枚大型鱼雷或者潜射导弹。这绝对是一个超级好的东西,陈伟鸿心中暗暗决定,在这次营救成功后,一定要找时间同杜克博士好好谈谈,看

纠结女人心

看怎么用在我们的潜艇上。

他们俩这一打岔,蛟龙一号潜水器中的操作人员,已经开始了营救工作。他们将机器人带到了潜艇上后,轻车熟路地找到了救生应急口的一个接驳外来压缩空气输入口,让机器人的机械手握住那个盖子,准备旋转打开。

在先前的营救中,由于蛟龙潜水器配备的扳手状机械手旋转力量不够,根本打不开这个在高水压下具备很大力量的盖子。

“首长,我们已经找到应急输入口完成了准备工作,现在开始转动,初始输出力量设定为1公斤”蛟龙一号潜水器报告了最新的情况后请示道。

“可以执行”杜克回答道,这个机器人设计机械臂最大输出的力量超过公斤,因此这个力量设定应该是没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