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1 / 2)

在这里贮存有不少兵器。李昌国挑了一把六石硬弓,一杆二十斤重的长枪。

六石硬弓是唐军中最硬的弓了,当李昌国拉开六石硬弓时,一片尖叫声响起,戍卒们既是震惊,又是钦佩。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这枪太轻了,不过二十斤。这已经是戍堡里最重的枪了,李昌国只能先用着,等有空去疏勒打造一杆趁手的长枪。

另外就是唐军的基本装备横刀和锁甲。

横刀直线型的刀身,优美流畅,给人一种美的享受。长约三尺,宽约五厘米,刀光闪闪,极是锋利。

横刀与汉朝的环首刀齐名,是中国历史上最富盛名的两种战刀之一。唐军席卷天下,横扫万邦,灭国数十,横刀功不可没

锁甲也是唐军的制式装备,是唐十三铠之一,大量装备唐军。是用铁丝编织甲叶而成,甲叶明光闪亮,看上去极是美观,很是舒适。

当天晚上,戍堡里欢声笑语,喜气洋洋,欢迎李昌国的到来。

李昌国没有架子,平易近人,与一众戍卒打成一片,深得戍卒的喜爱,戍卒对他的好感刷刷急剧提升,李昌国真正的融入到这个大家庭中了。

在欢庆之余,康德给李昌国介绍军规,以及守卫戍堡的要领。

次日,李昌国早早起床,在校场里练习武艺,先是练的枪术。

长枪如同长在他的手臂上似的,李昌国使将起来灵活异常,变化多端,动若雷霆,势如游龙,气势磅礴。

扎、拦、披、崩、扫、点、挑、劈、拨、架、绞、缠、刺各种要诀一一使来,一套非同凡响的枪术在他手里得到完美的演绎:灵动如同灵猫捕鼠,扎时如同旋转乾坤,刺时如同蛟龙出海,点如蜻蜓戏水,崩如巨斧开山

李昌国出身于武术世家,自小练得一身好武艺,枪术更是他的必修课,一杆枪使将起来得心应手,圆转如意。

这枪术源自武当,出自武当秘笈。当然不是花钱就能买到的所谓秘笈,而是武当的不传之秘。记载枪术的秘笈完全有资格成为故宫的珍品,这是他的祖上传下来的。

他的祖上出过一位武术宗师,差点当上武当掌门,若不是在比武定夺掌门之位时以一招惜败的话。

“呼呼呼”

使得性起,一杆枪如同风火轮,风声大起。

练完枪术,再练箭术。十八般武艺,各有所长,箭术对练武大有好处,李昌国自小练得一身不错的箭术,具有百步穿杨的本领。

“砰砰砰”

三声入靶的沉闷声响起,三枝劲矢贯穿靶心,呈品字形。

康德他们看着李昌国练武,个个呆若木鸡

啥叫高手这就是高手

李昌国昨日初来乍到,他们起初瞧不起,眼下方才知道,昨日李昌国只不过展露他高强武艺的冰山一角罢了。

康德更是庆幸,自己竟然拣到宝了,麾下有如此了得的高手,不由得挺起了胸膛:“这升官是铁定了”

练完武艺,费雷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肉汤,还有几张胡饼过来,笑呵呵的放下,提醒一句:“什长,您的早点。快些吃,今儿是我们当值”

李昌国一瞧,肉汤上浮着一层油花儿,清香扑鼻,李昌国一吸溜鼻子,馨香钻入鼻孔,再顺着食道进入胃里,勾动一阵饥火,食欲大动。

胡饼松软可口,就着肉汤吃起来,非常享受。一通吃喝,竟然吃出一头细汗。

刚把碗放下,郭明捧着一副盔甲进来,笑道:“什长,您的盔甲。”

唐朝以武立国,军中尊重强者,李昌国这样的强者更是军中的明星,虽然他到来不过一天,他手下的戍卒对他是敬重有加,一人一件,就把整个事情办得周周到到。

“帮我穿戴。”盔甲穿戴比较麻烦,一个人不太好穿戴。

郭明拿起盔甲,帮李昌国穿戴起来。穿上锁甲,挎上横刀,背负硬弓劲矢,李昌国平添几分威风。

“威风威风可惜不是明光铠”郭明一阵打量,有点小遗憾。

明光铠是“唐十三铠”之首,是当时世界上的顶级铠甲,是唐朝独步世界的铠甲。

其制造难度大,技术含量高,能制造明光铠这类顶级铠甲的,放眼全球,只有唐朝。就是唐朝的劲敌,大食阿拉伯帝国也没有这样的技术。

明光铠的防护力极强,“劲矢不能透”,对人的保护是全方位的,除了一双眼睛、手露在外面,其余部位都在明光铠的保护中。可以想一下,穿上明光铠整个人就成了一头钢铁怪兽,那种防护力不需要想的,可以在战场上横冲直闯。

因其护心镜打磨得极为光滑,闪闪发光,故名明光铠。

遗憾的是,明光铠制作不易,只有军校或者唐朝精锐中的精锐才能拥有一套明光铠,在这小小的戍堡,不可能有明光铠存在。

“走喽”李昌国招呼一声,率先出了戍堡,费雷他们紧随着他出来,个个盔明甲亮,威武不凡。

新书上传,求收藏、推荐、点击

第二章小勃律来袭

这座戍堡是为疏勒提供警讯,在堡前建有两座了望塔,用作警戒。

李昌国他们来到了望塔前分成两队,每队各五人,登上了望塔。放眼一望,方圆数里景象尽收眼底,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发现。

过了一阵,风平浪静,李昌国他们并没有放松警惕,因为这里是由小勃律进入疏勒的必经之路,吐蕃人对这里是志在必得。

小勃律原本是唐朝的属国,后来反叛唐朝,投入吐蕃怀抱。为了笼络小勃律,吐蕃赞普把公主嫁给小勃律王苏失利。

控制住小勃律后,吐蕃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进入西域,为此,唐朝与吐蕃在西域发生过多次战争。

尤其是在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两国在西域的战争异常激烈,唐朝曾经一度丢掉安西四镇,后来调遣大军方才夺回。

“叮叮叮”

悠悠驼铃声自西面传来,一队商队正朝戍堡行来。这队商队规模不小,有近两百匹骆驼,是大商队了。

戍堡前的道路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贯穿东西方,是东方与西方贸易的大动脉,每天都有不少商队从这里经过。

丝绸之路在进入西域后分为南路与北路,南路必须经过葱岭。

“都给我睁大眼睛,瞧仔细了”

李昌国眉头一轩,大声喝斥起来:“若是大唐的商队,不会有事,若是胡商,就要给我睁大眼睛瞧清楚,不能让奸细混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