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路上的商队非常之多,不是朝西方行去,就是朝东方赶去。不管是朝东行,还是朝西去,一句话,商队非常多,一天就要遇到上百队,由此可见丝绸之路的繁荣。
最让李昌国记忆深刻的是,丝绸之路道旁,不时就会发现白骨,人骨、马骨、骆驼骨都有。丝绸之路的繁荣,是以极大的代价换来的,累累白骨,就是最好的明证。
一连数日行军,高妙丽都是气鼓鼓的,不理睬李昌国。李昌国是没事尽量不与她接触,两人倒也相安无事。
这天晚上,扎下营寨,李昌国要康德派人烧了些热水,准备好好泡个澡。
数日赶路,没有好好泡个澡,这一泡李昌国是异常舒适,闭上眼睛轻声呻吟。
“此时方知泡澡是如此的美妙”
李昌国给一波波舒适感冲击着,用诗人般的口吻赞叹。
泡了一阵,站起身,拿起布片,擦拭身上的水珠。正擦着,帘布掀开,高妙丽一头钻了进来。
“你快出去”
李昌国万万没有想到,高妙丽竟然会到他的帐幕来,愕然之际忙用手中的布片捂着下体。
可是,已经晚了,高妙丽的脑海中深深烙印下一杆昂首向天的大枪形象
“啊”高妙丽羞得一张俏脸比起火烧云还要红,尖叫起来:“你这登徒子”
李昌国很郁闷,貌似是你闯我的帐幕,我给你看了,是我吃亏了,怎么把登徒子的匪号加在我头上
男人最大的秘密都让高妙丽知道了,李昌国这亏吃大了
“你怎么不在门口放几个兵士”高妙丽双手捂着眼睛,指责李昌国道:“你存心的,是吧”
“放甚兵整个队伍,除了你和那个大嘴丫头,都是扛大枪的英雄男儿,谁在乎这些”李昌国很没好气,回敬她道:“再说了,你与我不对付,谁会想到你会到来”
这话绝对有理,高妙丽无言以答。
第二章第一宠臣第一更
尽管高妙丽聪慧过人,却是平生第一遭遇到这种尴尬事,手足无措,失去了主张,呆呆的站立着,一张俏脸赛过了鸡冠。
“你能不能出去一下”李昌国不得不出声提醒她。
“哦”
高妙丽如梦初醒,转过身,小跑着离去。
她身材曼妙,跑动间媚态横生,一步一态,步步生态,极是诱人,李昌国胯下大枪冲着她的背影不争气的高昂着头。
“这个”李昌国虽然没有歪心思,正常的生理反应是每个正常男人不可避免的,打量着万分留恋美妙人儿的胯下大枪,李昌国咕哝一句:“莫要着急我没打算单身,到时自有你的用武之处”
穿好衣衫,掀开帘子,走出帐幕,只见高妙丽站在远处,局促不安,双手紧紧绞着,洁白的手背已经泛青了。
一见李昌国大步而来,高妙丽脸色一红,警惕的打量着李昌国,朝后退了一步,仿佛李昌国是劫财劫色的强盗似的。
“说吧,你有什么事”
气氛有些怪异,李昌国也不想与她多呆,直接问询。
“我”高妙丽张口结舌,半天说不出话来。
“我们到别处瞧瞧。”李昌国知道她紧张,赶紧岔开话题。
“好的”高妙丽轻轻点头,极是美丽,好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李昌国感到某个家伙又不争气的抬头了。
“我是想想请你帮我拿个主意。”高妙丽终于鼓足勇气,说出来意。
“我拿主意”李昌国很是意外,他绝对没有想到,高妙丽竟然要他帮忙。
两人只见过两次面,两次见面都不愉快,按理说李昌国在高妙丽心目中属于不待见的那种,却是没有想到,高妙丽竟然要他帮着拿主意,李昌国有一种错觉,耳朵肯定出毛病了。
“你其实是个好人。”也不知道是鬼使神差,还是怎么回事,高妙丽竟然赞扬李昌国了,李昌国听着怪怪的,挺别忸的。
“还好还好。”李昌国随口敷衍着。
高妙丽红着脸,道:“爹说我在安西长大,没有见过世面,要我去长安住上一段时间,长长见识。”
长安是大唐的都城,是世界的中心,去长安见识见识绝对有必要。高仙芝是一番爱护之意,哪个父母不想把自己的子女送到长安呢
“副都护这是爱护你”李昌国微微颔首,道:“长安是大唐的都城,放眼天下,就没有一个城池能与长安比。就是大唐的死敌,大食都城也是比不了。”
“这我知道呀。”高妙丽嘟囔着道:“可我去长安,人生地不熟的,多没趣呢。到时,你会不会不理我”
李昌国不知道她这话是随口说说,还是另有意思,一时不好接口,沉吟着措辞,道:“只要你不觉得我讨厌。”
“噗哧”高妙丽打量着李昌国,一双俏媚眼里光采闪烁,突然笑出来。
洁白的玉手捂着好看的小嘴,一脸的笑容,曼妙的身子微弯,就象一朵绽放的鲜花,李昌国看得有些发呆。
“你一个大男人,还记着这些小事”高妙丽好看的小嘴又嘟起来了:“人家都没放在心上呢。”
就这般,两人间的僵局打破了,一路走着,竟然话得越来越投机。
李昌国发现高妙丽聪慧过人,只要不使小性子还是蛮可爱的。
次日,接着上道,李昌国正行间,只见高妙丽骑着骏马,策马来到近前,冲李昌国道:“我到长安后,肯定要买一座宅院,你能帮我瞧瞧么”
“我没去过长安,对长安不熟,只怕不能称你之意。”李昌国谦逊一句。
“你这人就爱假谦虚,你仗打得那么好,主意那么多,这事你一定行的”高妙丽对李昌国竟然充满信心。
不容李昌国说话,紧接着半是问询,半是央求道:“这次南征,你居功至伟。听说你有很多英雄壮举,能不能说给我知道人家就爱听这些英雄壮举呢。”
“我是有些功劳,不过,这还是弟兄们的功劳。”李昌国一如既往的谦逊一句。
高妙丽听过不少这次南征的事,一一问来,李昌国一一回答,两人不知不觉间竟然凑得很近了,两人间的距离拉近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