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71(1 / 2)

怎能不成呢

“你们莫要不信。”李昌国信心十足,道:“这事由李翰林牵头,还能不成以李翰林的名声才气,还有什么不成”

四人一阵沉吟,思索起来。

“我看成”苏晋第一个赞成,道:“若是别的事,未必成,这事正是李翰林所长。先不说李翰林的诗名才名,光是李翰林游遍天下名山大川,这些游历就足以引起轰动了。”

李白一生游历过的名山大川不知道有多少,可以说踏遍大唐的山山水水,其见闻极为广博,不要说在唐朝,就是放眼整个中国历史,能与之相比者,也没几人。

这些游历见闻,是极为珍贵的资料,若是曝光,再加上李白的名气,必然是引起轰动。

“不敢说十成十,至少也有个七八成”焦遂和崔宗之先后赞成。

“我李白一生好游历,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名山大川皆至,所见所闻自是不少。”李白捋着胡须沉吟,道:“这也能赚钱,我还真是没想到。”

“既然如此的话,我就试试”李白的游历见闻无异于一座宝藏,只是没有人来发掘,一旦给发掘出来,必然是收入极丰。

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李白就不用为没有酒钱而犯愁了,他也是满心欢喜。

这事就这么说定了。

接下来,就是商议一些细节问题。

苏晋、焦遂、崔宗之三人真是热心人,忙着为李白出主意,更是愿意分担很多琐事,这让李白省了不少事。

商议一完,四人再也按捺不住了,自去忙活,反倒没有李昌国什么事了。

不过,李昌国乐见其成。

在李白四人的忙碌下,事情进展很顺利,要不了多久,李白就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他的晚景应该会不错,李昌国很是期待。

四镇节度使,王忠嗣进京了。

兴庆宫,本是李隆基的潜邸,在李隆基当上皇帝后,把这里改成兴庆宫。

王忠嗣骑着骏马,在随从的簇拥下,来到兴庆宫,只见李隆基在陈玄礼和高力士这两位东宫旧人的陪同下,站在宫门口等他,不由得心头一热,飞身下马,快步上前,冲李隆基见礼:“见过陛下”

“嗯”李隆基脸一沉,颇有几分不悦,道:“忠嗣,叫父皇。”

“父皇”王忠嗣是李隆基的养子,虽然不是亲生,却胜似亲生,是李隆基的心头肉,李隆基没少疼他,在他心目中,李隆基就是亲生父亲,这声父皇叫得特别自然,特别真诚。

“呵呵”李隆基大是欢喜,满面春风,执着王忠嗣的手,轻轻在手背上拍着,极是亲热:“忠嗣,今天父皇不在大明宫见你,而是在这里见你,就是要与你一起重温旧时情形。你父王海滨战死时,你年仅九岁,朕把你接到东宫,那时的你,聪明玲俐,人所难及。小小年纪,竟然与朕论兵法,应对纵横,出乎意表,真是少年奇才。”

李隆基一边走,一边用回忆的口吻道。

在王忠嗣眼里,李隆基既是高高在上的帝王,又是关心他,呵护他,爱护他的父亲,一听这话,儿时情形涌将上来,不由得哽咽起来。

李隆基用手为他擦掉眼泪,道:“忠嗣,那时朕就夸你日后必成名将,果然如是你不负朕之望,是朕的打虎英雄”

父子两人极为亲热,陈玄礼和高力士对望一眼,发现对方眼中深深的忧虑。

第三十三章王忠嗣下狱

李隆基拉着王忠嗣,在兴庆宫里漫步,每到一处,就指点一番,说起王忠嗣小时候的事情。王忠嗣小时情形一幕幕涌上心头,极为激动,与李隆基更加亲昵。

李隆基不厌其烦,把兴庆宫逛了个遍,这才命高力士摆酒宴,要为王忠嗣接风洗尘。

“忠嗣,父皇摆的是家宴,你莫要拘束。”李隆基双手扶在王忠嗣肩头,让王忠嗣坐下。

这是莫大的荣耀,王忠嗣虽然很得李隆基欢心,平生也是少有这等荣耀,激动得泪花闪动,哽咽道:“父皇,孩儿”

“坐坐坐”

李隆基端起酒端,为王忠嗣斟上酒,道:“忠嗣,你为国征战,劳心劳力,父皇心疼呀。来,父皇敬你一杯”

“父皇”王忠嗣激动得眼泪都流了出来,端杯在手,哽咽难言。

“喝吧喝吧”

李隆基亲切的道。

“嗯”王忠嗣一仰脖子,把杯中酒喝光,只觉滋味绵长,是他这辈子喝过酒中最为美味的了。

李隆基心情极好,又为王忠嗣布菜,道:“忠嗣,这些菜都是你爱吃的,你难得回来一次,多吃点。来,尝尝”

王忠嗣只觉心头为一股暖流包裹,浑身暖洋洋的,欢天喜地吃起来。

李隆基一脸的笑容,看着王忠嗣吃喝,大是欢喜,一脸的慈爱之色。

陈玄礼和高力士两人的目光再度相触,很快分开,不忍看对方眼中的忧色。

菜过三巡,酒过五味,李隆基这才缓缓问道:“忠嗣,高仙芝大打下小勃律,安西都护府无后顾之忧,大食震恐,大唐该当如何,你为父皇谋划谋划。”

经过李隆基这般呵护,王忠嗣犹如回到儿时,心神激荡,自觉为李隆基谋划责无旁贷,停箸不食,道:“父皇,高仙芝打下小勃律固然是大唐盛事。可是,西域蛮荒之地,地瘠民贫,口众稀少,给养困难,难以派驻大军,儿臣以为,大唐不宜向西域派驻更多的军队。”

他这话有理,西域人口少,很穷,很难筹集到给养,若是派驻的军队过多,从内地运给养,必然是天下震动。

汉武帝时期,李广利征贰师城,闹得天下汹汹,原因就在这里。

“不派更多的军队,难道就放过大食”李隆基的眼睛睁大,光芒四射,盯着王忠嗣。

“大食虽然亡我之心不死,可是,以大唐之国力,远非大食所能比,即使大食不死心,也是奈何不得大唐。”王忠嗣接着剖析。

以唐朝的国力,若取守势,不要说一个阿拉伯帝国,就是十个八个阿拉伯帝国也是奈何不得唐朝。

问题是,李隆基要的不是防守,而是进攻,把阿拉伯帝国打趴下。最好是打进中东,弥补唐太宗的遗憾。

“哼”

李隆基脸一沉,冷哼一声,极是不悦。

陈玄礼和高力士二人心头一跳,上前一步,就要说话,却给李隆基一瞪眼,只得乖乖的退到一旁。

他们很清楚李隆基为何如此隆重、盛情的迎接王忠嗣,王忠嗣如此说话,已经逆了圣意,后果难料。

王忠嗣小时在东宫,陈玄礼和高力士二人没少抱他,没少疼他,谁叫王忠嗣聪明玲俐,讨人喜呢

他们万分不愿看着王忠嗣蹈不测之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