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54(1 / 2)

也有了清醒地认识,但是长期以来,大家对这个问题的懈怠,使得真正的隔离制度变得有些浮于表面了比如他们的口罩都是一次性的,他们的隔离衣也没有达到国际标准

“这个问题我记下了,我这就让你们后勤部的工作人员加紧采购一批高标准的防护口罩,只有大家的安全意识强了,自身的安全得到了保障,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要是病人还没得到救治,医务人员就先倒下了,这可就麻烦了”李一粟采纳了这位医生的意见,他向来是个雷厉风行的人,答应的事情肯定会在第一时间兑现,所以,这边他应下了,转身他就跟齐建设做了交代让他们的后勤人员务必在今天之内采购一批质量过关,符合传染病防护标准的口罩

欧阳晨辉听到这一消息,马上就乐了,大生意来了,大把大把的票子马上就要飞到他手上了,于是他不动声色的走到门口,给晓晓打了个电话

在得知晓晓的口罩厂顺利的投入生产之后,他要求晓晓马上再去招几十名工人,连夜赶制口罩,不要怕库存压力,大订单自然会找上门来

晓晓虽然还不太相信刚开工的工厂就会有大单子上门,但是,现在她知道,听欧阳晨辉的自然不会有错所以,她就按着欧阳晨辉的意思开始紧锣密鼓的加大生产规模了

吴为天的确很给欧阳晨辉面子,在得知这个口罩厂是他出资创办的之后,不但免费给他们提供了几十台机器,就连原材料也是他出面跟厂家协商让他们答应先供货后结款所以,晓晓才能用仅有的六七万块钱就把口罩厂开了起来怕他们不懂生产要求,吴为天还特地让他厂里的技术员过来帮忙指导

反正对吴为天来说,口罩厂不过是个是块小乳酪,制药厂才是大蛋糕

所以,尽管这个口罩厂刚开业没几天,但是无论是生产还是管理模式,一切都井井有条

确定晓晓的口罩厂已经有了大批量的生产能力之后,欧阳晨辉这才放心的回到实验室

当他一回来的时候,正好就听到齐建设十分为难的跟李一粟说短时间之内弄不到那么多的符合国际标准的防护口罩,因为近几年来,随着一次性卫生材料的普及,这种笨重的棉质口罩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小了所以,短期内一下子要这么多的口罩,厂家的库存是不够的,而且,符合标准的口罩也并不多

这个时候,欧阳晨辉觉得时机到了,他装作不经意的走上前去,跟齐建设说着:“齐院长,我倒是知道有一家口罩厂,他们具备生产这种高质量的符合国际标准的口罩的能力,而且,他们是只生产棉质口罩的厂家,虽然工厂开起来不久,也不是很大,但是据我所知,质量肯定过关,你不妨派采购人员过去亲自考察一下”欧阳晨辉说着。

“哦真的吗那真是太好了,欧阳,你赶紧把那口罩厂的地址告诉我,我这就让采购部的人下去考察一下,如果真的合乎我们临床要求的话,我们可以跟他们长期合作”齐建设听欧阳晨辉这么说着,像是一下子遇上了救星,赶紧派业务员去了晓晓的口罩厂

对于质量,欧阳晨辉有足够的信心,这个厂一开业,他就跟晓晓说了,不管成本多高,都要生产高质量合乎标准的口罩

当京都医院的采购人员找到晓晓之后,可以想见晓晓是多么的吃惊,当他们如获至宝的把仓库里的口罩全部搬走,晓晓还是有些不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看到那一叠叠的百元大钞,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傻笑着给欧阳晨辉打电话。

“小辉,你太厉害了,真的是神机妙算啊真的有人来买我们的口罩了全部都买走了,而且还让我们连夜给他们赶制一批一大批,你想也想不到的一大批,这下我们要发财了”晓晓激动地说着。

欧阳晨辉只是淡然地笑笑,这不过是刚刚开始,更大的单子还在后头呢

“晓晓,听我的,把收过来的货款全部用于扩大生产,能扩大到多大就扩到多大接下来还会有更大的单子你就做好收钱的准备吧”欧阳晨辉自信地说着,末了又叮嘱了几句。

这下晓晓对欧阳晨辉的话就更加深信不疑了,所以,她连忙开始投入到扩大规模的工作中去第一次,晓晓觉得自己原来还可以做生意,还可以做的风生水起

苏淳的实验室里,几名穿着白大衣的研究人员正在显微镜下仔细的观察着死真的病理切片

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有了可初步的判断,病人的致病菌极有可能是一种衣原体感染而这种判断也跟欧阳晨辉通过眼睛看到的很一致

这个结果,苏淳十分有信心,但是欧阳晨辉却有些怀疑,这并不是非典的病原体,但是在没有找到足够的依据的时候,他也只能认定这个结果。

这个时候,死者之前的那份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化验单便开始时不时的出现在大家的话题当中,大家都无一例外的怀疑着:那份标本到底是从何而来标本还在,也重新做了检测,的确是检测到了肺炎链球菌所以,可以断定的是,那份标本绝对不是来自于病人本身

化验人员没有出差错,而且当天也就只有这一位病人采集了痰标本,所以,这其中让人越想越觉得蹊跷

还没等欧阳晨辉以及其他医务人员提出这个问题,李一粟已经黑着脸叫来了齐建设

“齐院长,关于那个痰标本的事情,我希望你能回去做一下调查,我们医院的医疗水平不低,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也不错,但是如果是因为一些不道德的问题导致了病人的死亡,我想,这个事情肯定交代不下去病人家属那边,我暂时不跟他们说这事儿,但是,你务必给我一个解释”这话李一粟说的很重,他已经预感到,这应该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误诊

对于这个预感,他感到很震惊假如医疗系统还存在这样的败类,那真是医疗系统的不幸

齐建设窝了一肚子的火,他怎么也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他现在开始考虑一个很严肃的问题那就是卫生局的专家组们是如何得知京都医院出现呼吸系统传染病病人这一消息的

病人从入院到医务人员进行隔离,不过短短半天的时间但是局领导一行却在第一时间赶到,并且是有备而来,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巧妙的有些离奇的事情

他第一个怀疑对象就是陈武他知道,陈武对呼吸科主任的位子觊觎已久了,如说他是为了想急功近利在这次的事件之中崭露头角进而博得上位的机会,那是十分有可能的

而且,卫生局的领导们在做出病情诊断之后也的确对张任宽提出了批评,大有对这个科主任不满之意在批评张任宽的同时,自然也就是肯定陈武的时刻

所以,齐建设觉得有必要从陈武身上着手调查

想到陈武,他就联想到了病人死亡之后,他失踪的几个小时

作为病人的主治医生,在病人出现意外死亡之后,按理说,他应该坚守岗位,跟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协助医院做好善后工作但是,他却失踪了,只是说家中出了急事就匆匆离院,甚至连手机也关了

这绝对是个很大的疑点齐建设这么想着,就给陈武打了个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