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81(1 / 2)

的误会就更深了,恩怨也就更深了。

英布有些郁闷了,本来在诸侯之中自己还算是个不错的实力,结果现在呢

北边是强大的西楚国,南边是最近崛起的越国,西北方向汉国强势崛起,中原之地的争夺很激励。自己可以说夹在一个四战之地,不管将来哪一股势力前进,九江国都首当其冲。没有什么发展的也就罢了,可是现在似乎处处皆是敌人,处境很是不妙。

奈何这种情况根本就改变不了,最近一段时间英布一直提心吊胆,生怕什么时候惹上什么兵灾之祸。以九江国实力不是任何一方的对手,唯一可以依靠的似乎只有岳父的衡山国。但他知道在这种大事情面前,吴芮更多地回明哲保身。说实在的,他也不想给岳父带去什么灾祸和麻烦。

也许现在他需要一个盟友,共同应对面前的局势。或许在楚汉之间,他应该完全倒向某一方,才会有自保的机会。

可是该选择哪一方呢就在他犹豫的时候,他接到消息,楚汉两国都向九江国派出了使者。这一刻英布清楚地知道一个事实,他现在已经没有退路,项羽和刘邦这是在逼自己做出一个选择,两者只能选其一。

可是究竟要选择哪一方呢两国使者同时到来,如何应对呢一时间,英布有些犯难了。

第四三二章为难选择

六县,九江王宫

这几日时间九江王英布可谓是寝食难安,坐卧不宁,心情和身体消耗都很巨大。这会子正静静地躺在榻上,王妃吴梅正在为他按摩,享受片刻的安宁。

可身在其位,有时候安宁弥足珍贵,身为诸侯王,哪里是想要安宁就能安宁的。

“大王,楚国和汉国的使者都到了,都说要尽快见您”太宰匆匆赶来禀报此事情。

英布听到之后,就不由的头疼,嚷道:“让他们住进驿馆,好吃好喝地伺候着,就说寡人病了,现在不能见客”

“是”太宰答应一声,旋即又低声道:“大王,这并非长久之计,拖延不了太久”

“能托多久是多久,不然能怎么样”对此英布头疼不已,根本不想多过问。

汉国和楚国使者同时进入六县,都要求面见,这让英布很是无奈。

两个使者同时到来,就是两个双面都在逼自己表态。英布很是无奈,若是归附西楚国,之前种种失误和误会一定会被项羽抓住,少不得得责备自己,项羽肯定也不可能对自己完全放心,将来的日子可不好过。

若是归附汉国,结果也好不到哪里去,可能首先就要面对西楚国大军的进攻。本想着就这样拖着,然后慢慢筹划妥善计策。可很明显的事实摆在眼前,刘邦和项羽都不打算给自己这个机会。无论见哪一个使者似乎都不对,索性一个都不见。

英布现在既不想得罪人,也不想讨好谁,所以称病谁都不见。为了做得像一点,索性连朝堂都不去了。

太宰走后,英布又是一声长叹。身后的吴梅眉宇之间已经多了几分忧虑,宽慰道:“大王,妾身知道政务的事情让您颇为烦恼,但身体还是最重要的,莫要因此累垮了身体。我们母子可全都指望您”

英布叹道:“嫁给我这么久,我一直在外面征战,现在好不容易安定下来。想要多陪陪你们。但天不遂人愿,九江国的处境很不好,让我很担心啦”

“两国使者,大王确实难以取舍”吴梅虽然只是个女子。但她乃是吴芮之女,可谓是出身名门。自小耳濡目染,很多事情都了然心中。

英布笑问道:“你说说,我们该选谁”

吴梅笑道:“真的要我说吗”见到丈夫露出笑意,总算是放心一些。

英布轻轻点头

吴梅起身悠悠道:“说实在的。妾身感觉项羽和刘邦都没安好心,如果真的要选,何不考虑一下越国。”当然她与英布之间的婚事可以说是尹旭促成的,吴梅对尹旭也颇有好感。

“越国”英布轻叹一声:“越国毕竟是在江东,隔着一条江呢何况前段时间的事情,九江国和越国之间已经生出嫌隙来,只怕”英布没有说下去,但是想起当年和尹旭在一起的亲密无间。不由的黯然伤神。感叹不已。

吴梅知道,这种事情自己只能说说而已。至于最后的结果,属于国家大事,不是她一个妇人可以随便参与的,还是要丈夫和那些大臣们来决断。但是不管丈夫做出什么样的决断,自己都表示理解。也会全力支持

出使九江国的汉使叫做随何,是汉王刘邦的一名幕僚。

韩信建议出使九江国。离间九江和楚国的关系,继而策反英布叛楚的计策之后。随即派人前往六县。执行这个艰巨的任务,随何接受重任来到九江。带了二十名随从,便来到了六县。

很巧合的事情,西楚国同样派使者前来九江,看来韩元帅说的没错,这个英布果真是关键。不过越是如此,想要说服九江王就越发的苦难,随何感觉到肩上的责任和压力都重了许多。

现在不单单是能否顺利完成任务的问题,还关系到自己的生命安全。两国使都在九江,这无疑要英布立即做出一个决定来,必须做一个选来。接见了哪一国的使者,为了表现心意的坚定,另外一个使者可能就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自己肩上的压力比楚国使臣要大的多,英布如果道最后两个人都不见,无疑还是自己失败了。这种情况下,英布只有杀了自己,若是让自己顺利离开,就等于是告诉项羽,他英布还在楚汉之间犹豫不决。依照项羽的性格,是绝对不能保证一个对自己不完全忠诚的诸侯身处后方的。

九江国的下场还是一样的,所以英布接见自己和汉国合作,要么直接杀了自己。随何可谓是危险重重,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但这何尝又不是一个机会呢

随何很想尽快见到就见到九江王英布,他认为只要能见到英布,他就有信心说服九江王。可是现在,来到六县已经好几日时间了,九江国好吃好喝地招待着,没有丝毫失礼之处。至于拜见九江王的事情则是只字不提,英布更是称病不见。私下里打听,九江国现在一直躲在深宫之中,连处理朝政的事情都不在乎,似乎真是病得很重。

随何很是着急,但是他深深知道这一点,越是如此越是要沉稳,不能失去了汉国的体面,也要对九江国保持足够的诚意。而且一旦自己的着急流落出来,九江国和西楚国可能从中获取很多的信息,所以越是这个时候,越是要表现的足够沉着。

不得不说,刘邦是选对人了。这次的使者并不是需要那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辩才。需要的正是随何这样,有智谋善于思考,沉稳自信的人。

想相比之下,西楚国的使者就不一样了,沉稳就不说了,却完全的没有随何的低调和谦逊,在无形之间就有些让人疏远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