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56(1 / 2)

石出了,刘明成、耿著便将整个事情经过写成奏章上报朝廷,并抄送了一份到淮东宣抚司。

现在萧毅既死,谈判显然已经无法继续下去了。秦熺、魏良臣也无心在楚州逗留,决定以最快的速度赶回临安向秦桧请罪。再行商议如何向兀术通报此事。

与此同时,韩世忠在得知此事后,深知事情关系重大,闹不好和金国就要重开战争,立刻下令楚州全城进入战备状态,并通知临近各州县加强戒备,防止金人入侵。

就在楚州闹得天翻天覆之际,岳云等人却已出现在了濠州的城门口。

他们这时早已脱去了袭杀时穿的夜行衣。在城外的一处破庙内换上了原本的盔甲,大摇大摆地回到了濠州的住处,岳云此时也是扮作了一小兵混杂在大队人马之中。

杨中业听闻牛通和关铃回来,连忙赶来,口中责怪道:“两位统领要去为岳公子寻找草药,何须亲自带人去啊将名称报给本将,本将派人去找即可”

牛通和关铃对视一笑,方说道:“我家公子的得的这麻风病非得用那种特殊草药才能治愈。所以俺公子特地交代,必须要我两人亲自带人采摘方可,不可让他人代劳。”

杨中业听闻之后,只道这是岳家祖传的治麻风病秘方,不能外传他人,便也不好多问。

他这时只想赶快把这位瘟神送走,于是连忙问道:“贵军在我濠州已呆了三日,不知何时动身呢我担心岳公子运粮回朱仙镇时间赶不及啊”

关铃听罢暗自好笑,望了身后用范阳帽遮住头脸的岳云,见他微微点头后,方说道:“我们即刻便上路如何”

“啊这么快不多呆几日”杨中业听闻后一脸惊喜道。

“哦,原来杨将军想多留我们几日,那我们就多呆几天好了”牛通听罢哈哈一笑,大大咧咧道。

杨中业一听便急了,暗道自己多什么嘴,连忙讪笑着说道:“原本应该留岳公子和两位统领多呆数日的,只是岳元帅治军极严,这可是我大宋闻名的。岳公子虽为他长子,但若延误军机,恐仍会被责罚。所以,本将还是不担搁诸位上路了”

说罢,连岳云的住处也不敢进,连忙掉头便走了。

牛通和关铃见他走得如此慌张,都不禁暗暗好笑。

关铃对岳云笑着低声道:“大公子,虞先生的计谋还真能瞒天过海啊。说你受伤之后,不幸感染了麻风病,需要用一种特殊秘方才能治好,而这秘方上的草药必须我和牛通亲自去城外山上采摘。这样一来,任谁都不会怀疑是我们杀了萧毅了。别人还都以为你在濠州的驿站里养病呢。”

岳云听罢却是苦笑道:“我的清誉可被毁了啊以后传出去,我还如何见人啊”

“呵呵,公子爷你怕甚现在你一张脸白白净净的,半点麻子都没有,谁会信啊杨中业真这么宣扬的话,大家还会认为他在胡言乱语说疯话呢。”虞允文这时听到房外众人声音,也走出来笑着说道。

“嗯,这事就揭过不提了。现在我们就赶快回朱仙镇吧。估计父帅还等着咱们的粮食呢。”岳云说道。

没过多久,车队就已重新准备就绪,缓缓上路了。杨中业连送都没敢来送,只派了他的副将远远地挥了挥手。让众人大笑不已。

走在平坦的江淮平原上,岳云的心情才总算放松了下来。他的思绪不禁飞到了临安,不知道王童他们这个上访请愿团究竟在临安闹得如何了,说动朝廷同意缓期撤军没有。

近段时间,有几位朋友都相继提出了岳云所用的兵器问题,认为岳云的武器是锤不是枪。我在这里作一下说明:在宋史岳云传中,记载岳云所用的兵器为铁锥枪,这也与民间一直流传的岳家枪法吻合。从宋至今,都未有任何岳家锤法流传下来,史书中也从无记载岳云用过锤。唯一记载岳云用锤的就是由清代钱彩所著的小说说岳全传,可见岳云用锤只是说岳全传这部小说虚构出来的。

s:本书会有一些说岳全传中的虚构人物出现,但基本架构却是立足于史实的。后面的内容亦将会越来越精彩的,敬请大家期待

第八十八章中原民众请愿团

八月的临安,骄阳似火。人们走在路上都感觉一股透到心脾的燥热。不过让大宋君臣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的,却是来自中原的“民众请愿团”。

这只由两百多名中原商人及文人组成的上访请愿团开始进入临安时,并没有引起朝廷的重视。

因为每年从全国各地赶来临安告御状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其中规模百人以上的虽然不多,却也总有几起。他们都是派几名衙役,将这些人往大理寺府衙一引,交由那些专职判案的官员处理即可。

可这一回,这只打着“中原民众请愿团”旗号的队伍做的事情却让他们惊恐不已。

这只“中原民众请愿团”进入临安城后,立刻四散开来,在城内各处人员密集处张贴各类布告及画像。内容全是控拆金人如何荼毒中原百姓的。特别是那些画像张张生动无比,将金人的残暴和民众的悲惨遭遇刻画得入骨三分,让观者不禁深深同情和怜悯,其中有些感情脆弱的女人甚至掩面痛哭起来。

而这支队伍中的文人,更是组成二十余个“金人罪行宣传队”在妓院、酒楼、客栈、大型商铺门口讲述金军的罪行。由于他们都是亲身经历或者目睹了这些悲惨之事,讲述起来更是声泪俱下,情真意切,感染力极强,让听者泪流满面。

这下,临安城是全城沸腾了,各处私塾的文人居士都愤怒了,那些普通百姓也在感染下强烈要求向金人复仇。当然,也有部分从北方逃到临安的人士,早被金军的凶残吓破了胆,只想安逸现状,不想再北伐中原了。他们虽然对这些请愿团百姓的遭遇十分同情,却是默不作声,没有那么燥动。

原本朝廷众臣对此并不在意,甚至还有部分大臣认为这是好事,待金使来时,正好可以以此向金使施加压力。就连秦桧一党之人也认为,这些人把金军的残暴罪行弄得临安人人皆知,让百姓痛恨金人的同时,也会让他们感到害怕,生怕金军南下毁了他们的家园,从而有利于将民心引导到主和派一方。

只不过,接下来的事情发展显然超出了他们的预料。这支请愿团在民意都已经被充分激发起来后,才开始了一轮让宋室朝廷瞠目结舌的行为。

八月二十五日这一天,“中原民众请愿团”的两百余人用竹竿举起各种横幅标语,沿着中央大街向皇门奔去,并且高呼“血债血偿”、“誓杀金贼”、“还我河山”、“夺回汴京”、“直捣黄龙”、“大宋万岁”等等极富煽动力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