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中不少人甚至激动地掉落了眼泪,呜咽着高呼道:“臣等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位爱卿,快快平身。”赵构一脸和蔼地向他们挥手致意,然后一摆手道:“大家都别这么站着,快快坐下来今ri咱们不要有什么君臣之别,就当是朋友一般。大伙儿一起商量个办法,看看如何对付岳逆。”
赵构难得出现的平易近人的态度,尤其是把在座的众臣当成是朋友的态度,刹时间让本已热泪盈眶的众人感动得痛哭流涕起来。房间内顿时哭泣声一片。
只见这些群臣又再次朝赵构深深地一叩首道:“臣等恭谢皇上”
然后等赵构在主位的椅子上坐下后,才一一落座。
吴璘感觉有些吃惊,对于赵构能来出席会议,倒是让他十分意外。虽然之前刘子羽曾神秘地对他说。有一位重要人物将出席,但他却没想到会是这位大宋的前任皇帝,他不是软禁在皇宫里的吗怎么竟然也被接出来了
当他把这个问题向何铸提出来后。何铸却是微微一笑,悄声道:“宫中的太监宫女,侍卫大多未予更换。要从中找出一些忠义之士并不难办。且官家的心腹中有一名易容高手,要将官家改头换面一番,瞒过岳云的爪牙,乃是轻而易举之事”
吴璘这才蓦然醒觉,赵构毕竟当了这么多年的大宋皇帝,现在退位也不到一年,在临安和皇宫中,甚至整个天下的影响力依然是很大的。
他不禁也对要商量之事产生了些兴趣,于是悄悄地打量起整个大厅内的人来。
与吴璘事先想象的差不多,在这密室内。中除了赵构及刑部尚书刘子羽、监察部部长何铸、吏部尚书王居正外,还有礼部侍郎朱松、禁军殿前司都点检丁光翔、江西转运使曹章、无锡知府黄翔、明州知府洪宇、浙江制置使张威等数名官员。另外还有一位商人模样的老者,他就不认识了。
可以说,在场的这些官员士人均是对岳云充满敌意,又对赵构无限愚忠的大臣和武将。不过。象户部尚书薜弼、礼部尚书范同、刑部侍郎万俟卨等虽然也忠于赵构,但却和岳云有些交情的官员,刘子羽却是没有邀请他们来出席。
不过这倒并未让吴璘感到吃惊。他料来必是刘子羽认为这两人不太可靠,所以没有邀请其来参会。
这时,赵构却是极有风度地开口嘱咐道:“众位爱卿,不必多礼。想我大宋自靖康之难后。二十年来,一直风雨飘摇,多灾多难。在场的诸位爱卿却同朕风雨同舟,始终忠心不改。其中不少爱卿在苗刘兵变、岳逆攻临安、金军南下时,亦不曾背叛朕。可惜,朕从登基至今还未曾见过你们中的某些人。如今想来还真是朕的失职啊。”
赵构的一席话,无疑让在场的众臣受宠若惊起来。身为明州知府的洪宇第573章的人,在心中一直将赵构当作汉献帝,而将岳云当做jin雄曹co。他时时刻刻在心中提醒自己,一定要身在曹营心在汉,以关云长为榜样,可以暂时呆在曹co那里,但一旦得知刘备的消息,就要赶来相投。
“朱大人说的没错。官家,您的英明神武为天下百姓所敬仰。如今朝堂之上虽为岳逆把持。但朗朗乾坤,正气长存,企图以武力挟持您的逆贼是得逞不了几ri的。”王居正顺着朱松的话语说道。
这时,刘子羽方向赵构行了一礼道:“官家,在场的众位大人也皆是抱有对您赤胆忠心的忠臣之士,看不惯岳逆把持朝政,以下克上,以武压文,乱用新法,导致朝纲混乱。其实,追随岳逆的那些官员,皆不过是些为虎作伥、狐假虎威之辈。想当年神宗朝时,王安石也曾把持朝政十数年,推行新法,对不从之官员,或贬调,或发配,气焰是何等的嚣张。可最后还不是烟消云散。同样的,一旦岳逆倒台,那些追随小人也将树倒猢狲散。所以官家目前最大的敌人就是岳云,只需将岳云击毙,其余的同党,甚至包括他老子岳飞在内,均不足为虑”
赵构听罢,微笑着赞赏刘子羽道:“刘大人所言极是,如若不是大人甘冒风险,以一替身置于牢中,朕也不能到此和诸位相见了。不过岳云一干人并非泛泛之辈,不然也不会在一年内从弹丸之地的台湾而席卷我大宋全国,权倾天下。所谓知己知彼,方能克敌制胜啊。”
刘子羽听罢,大喜道:“官家圣明,微臣只是就事论事罢了。说到知己知彼,想必皇上早已未雨绸缪了吧。”
赵构亦含笑点头道:“刘大人谬赞了。朕虽贵为九五之尊,但毕竟只是一个人而已。要想清jin佞,除岳逆,复皇位,还要仰仗诸位全力支持。不过,朕幸得祖宗保佑,除了诸位外,另有不少忠义之士也表示肯协助朕重新复位。这点还是请何爱卿来说明吧。”
这时,原来的御史中丞,现在的监察部长何铸站立了起来,他一脸从容地向赵构躬身行了一礼后,从袖子里取出了一份文书大声宣读起来。
他的声音也还算抑扬顿挫,众臣很快就听出这是一篇类似声讨檄文的文章。其中罗列了岳飞父子之前不听军令,自立为藩镇,擅攻金国、辽国等“友邦”的“罪行”。
尤其在岳云掌权之后种种“大逆不道”之举皆一一列出,甚至进攻刘琦和平定四川,也被定xg为攻击友军。此文言辞犀利而又刁钻恶毒,颇有当年袁绍的“讨曹檄文”气势。就连那些对何铸有些不满的官员,也不得不承认何铸的确还是有些能耐的。
不过众臣也十分纳闷,难道赵构想出来的计划,就是只凭一纸空文来拉拢临安的其他朝臣,以及士兵和百姓吗
在场众臣的疑惑并未持续太久,因为何铸将檄文的最后一页展示给了他们看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五百七十章暗藏杀机
这檄文很快就给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答复。他们几乎都露出了极度惊讶的表情。让他们如此惊愕的不是檄文本身的内容,也不是何铸的文笔,而是檄文最后一页的落款签名。
这上面除了一干江南商人之外,还有一大批军中将领的签名。这其中既有已经被免职的将领,也有尚在军中的。当然,这些将领都不是台湾系的,大多是江南本得的厢军,以及原来临安的禁军、城卫军系统的将领,人数多达百余人。
这些人就算已经没任职了,在军中多多少少都有些影响力,更不用说他们原本就有的亲兵和家将了。这百多人集合起来的力量也不小,手下的私兵和家将,加上以前的部属集合起来,一两万人是肯定有了。只是过于分散,没有统一的指挥调度,因此难以形成合力。
但赵构既已争取到他们的签名。自然说明已经是把他们拧成了一股绳了。
这时,蔡景方亦出列躬身说道:“官家,蔡某虽然一介草民,但家中尚有些薄财,且蔡某在福建、岭南皆有些影响力。现李家大举侵入上述得区,严重扰乱了当得的经济秩序。这些得方的义士愿意和蔡某一道,捐出四十万贯铜钱作为平叛经费”
蔡景方的话一出口,众臣这才明白,为何赵构、何铸和刘子羽敢如此有信心。他们现在手中握有蔡景方一干商人捐助的军费,又掌控了一定数量的军队,腰杆子就硬朗了许多,说话的中气也就足了许多。
蔡景方和李元山相斗数十年,原本不相上下,甚至蔡家还略占优势。但自从李元山将女儿李雨柔嫁给岳云后蔡家就交上了霉运,无论海战商战,均连战连败,被压制得喘不过气来。而在金军南下攻占临安后,岳云趁机起兵,蔡景方连老巢泉州都丢了。这如何不会让他对岳云恨之如骨。
加上福建、岭南之得成为岳云的领地后,李家和台湾的商人皆大批进入上述得区,他们的资本雄厚,经商经验丰富又垄断了高丽、ri本、南洋的许多条贸易线路,这便极大的挤占了当得商人的市场。蔡景方因此能拉拢到这些商人投到赵构旗下,出资推他复位,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