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别总觉着小七这孩子不上进,这不,小七特别拿了十两银子,让我给你们父女两个补补身子呢。”
“啊,那感情好。小七找到什么事由了吗”
“不用去管他做什么。总算孩子有一番孝心。哎”她推了丈夫一把,胳膊枕在枕头上,手臂支起撑住下巴,像是说闲话一般的和丈夫聊天:“不过,小七今天和我说,倒是让我很动了心思。”
“”
得不到丈夫的回应,她不满的撇撇嘴角,自顾自的说道:“说起来,当年你和李大哥醉酒之后说过的事情,是不是也该让李家登门提亲了”
“他们孤儿寡母的,如何拿得出钱来提亲你这不是挤兑泉儿吗”
“照你这样说,我家女儿就得等下去了看泉儿身子骨从小就薄,若是有个三长两短,我的女儿还要不要嫁人了”
“你说的这是什么啊什么身子骨薄泉儿一心读书上进,将来是要考中进士,做官的。”
“你说得倒轻巧,读书做官李泉一脸的穷酸相,我就不相信他能够金榜得中”
曹德政呼的坐了起来,一灯如豆,昏暗的光线下他瞪着妻子:“你今天和我说这些做什么上一次你提过的事情,可不要再提了。否则,给人家风言风语,说我曹某人”他有心掉几句文,终于还是腹中空空,化作颓然一叹:“我还要不要抬起头来做人了”
“这是什么话他李家娶不起我家女儿,难道我家女儿就不能嫁了吗”曹太太也一个骨碌身爬了起来:“就以今年南闱为准,若是泉儿能够得中,做了举人老爷,我吹吹打打把女儿嫁过去,若是不能,也就怨不得我了我做娘的,总要为自家女儿着想”
曹李两家本来是邻居,曹德政更加知道李家母子睡得都晚,一个要礼佛,一个要念书,妻子这样咋咋呼呼,说出来的话语一定给人家听去了,急得又跺脚又摆手,示意妻子噤声,却全然不管用,最后无奈的摇摇头,恨恨的啐了一声,转身出房而去。
夜来这般的大吵大闹,李家母子自然听得清楚,李泉正在为今年秋天南省秋闱之事发奋攻读,本来想着一朝得中,金榜题名,迎娶曹家小姐过门,将来奉养母亲,为国出力,岂不是人生美事
听到一贯视之为父母的曹家夫妻竟然为这样的事情争论不休,年轻人心中一片悲凉这可真是寒天饮冰水,点滴在心头了他年轻人阅历未深,尚做不到荣辱不萦于心,听到平日里笑脸向人的曹太太暗中竟然会如此月旦身为子侄辈的自己,心中一派酸楚,眼眶不自主的湿润了起来。
曹德政态度激烈,弄得曹太太也无可奈何起来,过了两天,郭小七又来讨消息,姑侄两个说了半天,把曹德政性情耿直,决不愿担这样的骂名的心里和侄儿说了一遍,最后说:“照我来看,你姑丈也不过是鸭子肉烂嘴还硬。现在不比从前了。若是李家大哥还在世,又或者你姑丈人还在漕帮之中,这话姑母提也不提”
郭小七一边听着,一边考虑,大约的做到心中有数,旁敲侧击的问道:“那,姑母的意思呢是要让李家提出解约”
“若是能够这样,那自然就是最好不过了。”
“我晓得了。一切由小侄来操持,总要让李家小子恭恭敬敬的把退婚文书送到县衙,了了姑母的心事为尚”
“小七。”曹太太又叫住了他,面带愧疚之色的说道:“不管怎么说,你姑丈当年和人家总是有过婚约,此次之事,也是姑母的不是,若是泉儿有什么窘迫,你也不放应承一二。算是姑母求你的。”
“放心吧,姑母,侄儿晓得怎么做的。”
第6节 风月官司3
从姑母那里打探清楚,事情却不能急着做:先要探听清楚翁家的打算,若是不肯让表妹进府做太太,则所有的一切就全都付诸流水,提也不用再提了。
和韩二见面问起,得到的消息是让人满意的:“我家老爷说了,只要曹家小姐肯于委身,老爷愿意将各房小妾扫地出门,家中主持中馈之事,全副交托给曹家小姐。”
得到确信,郭小七心满意足,接下来就可以着手操作了:他先到城中买了几本陶渊明的诗集,又买了几样礼物,让下人提着后面跟着他进到李家的院落中:“少渊兄少渊兄在家吗”
李泉赶忙迎了出来:“哦,是郭兄啊快请屋里坐。”
李泉和郭小七当年曾经一起读书,彼此有同学之谊,不过郭小七读书无成,和李泉胸怀锦绣不能相比,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时间久了,交往也就越见稀松,知道他是曹太太的内侄,这一次过府,大约是有求而来。把他让进屋中,彼此落座,郭小七问了几句他上学读书的近况,让下人奉上礼物:“快到年了,没有什么好准备的。给老太太和少渊兄买一点礼物,聊表寸心。”
礼物第一份是送给李家老太太的就是李泉的母亲的人参、肉桂、还有一盒山东东阿出产的阿胶:“快到秋天了,正是老人家该进补的时候,这是孝敬老太太熬膏滋药的材料。”
第二份是给李泉准备的文房用品,“我知道你过些天就要下场了。也没有什么好送的,这些文房之用,也不知道当不当你的心意”
李泉谢过他,将礼物放好。他家中清贫,学不来曹家能够有下人供驱走,便自己亲自动手,烹茶款客。
“这是在县城里买来的一本陶靖节诗集,听闻是宋版的,你阐扬先德,尤其是在陶诗上下的功夫是大家都知道的,陶靖节先生地下有知,一定要大醉一场了。”
郭小七是场面上的人,说出话来很是风趣,倒让李泉对他刮目相看了:“过奖了,郭兄,过奖了。”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私论,大家都是这样说。这一次除了探望少渊兄,还有一事,便是请你为我鉴定一番。”
“宋版的陶集,倒真要瞻仰一番了。”李泉是老实人,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会假客气的那一套,伸手取过诗集展开来看:“不过,郭兄,我于此道也并非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