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459(1 / 2)

“你倒是有多少头一份”皇帝问:“卢台子是谁”

“喔。卢台子就是卢胜奎。”

“原来卢台子就是卢胜奎。”皇帝点点头,表示明白了,又问:“还有呢”

“卢胜奎跟刘赶三,今儿个都是双出。”崇纶答道,“空城计下来,先垫一出小戏,好腾出工夫来让卢胜奎卸装,扮下一出戏。这垫的一出戏,也是京城里的头一份。”

崇纶是有意带些耍贫嘴的味道,好博皇帝一笑,果然,连皇后都被逗乐了:“怎么全是头一份啊”她忍俊不禁地问。

“不是头一份,不敢伺候皇上和皇后娘娘。”崇纶精神抖擞地说:“这出戏叫时迁盗甲。”

“那不是昆戏吗”

“是。唱这出盗甲的,就是个苏丑,叫杨鸣玉,他的绝活挺多,这一出盗甲是专为给皇上预备的。再下来就是大轴子了,群英会程长庚的鲁肃、卢胜奎的诸葛亮、徐小香的周瑜、刘赶三的蒋干。”

“程长庚”皇帝以略带讶异的声音问道:“他还在京里”

“他还在京里,还是三庆徽班的掌班。”崇纶又把一个戏折子高捧过顶:“还留着富余的工夫,预备请皇上、皇后娘娘点戏。”

皇后不大懂戏,笑呵呵的摇摇头,对丈夫说,“我也不懂,还是皇上点吧”

皇帝也不推辞,沉吟了一下,“点一出四郎探母吧可有好角色”

“皇上法眼如炬,真正是再恰好也没有了。”崇纶笑眯眯的说道,“奴才想传春台班掌班余三胜和梅巧玲伺候。这才是真真正正京城头一份呢”

“行啦,别耍嘴儿了”皇帝笑着摆手,“传膳开戏吧”

于是,一面是太监递相传呼,搭膳桌,抬食盒,依上方玉食的规矩供膳,一面是笙簧并奏,锣鼓齐鸣,由升平署的太监演唱吉祥例戏,满台神佛仙道,只是热闹而已。皇帝早就把这些戏看得厌了,但规矩必须如此,便只好由他们去。

“趁这会多吃一点儿”皇帝转头向和他在一桌的皇后说:“吃饱了好听戏你不是说不爱听昆腔,爱听皮黄吗”

“是”皇后很驯顺地答应着,把一碟蜜汁火方移到他面前。

这是他喜爱的一样食物,为了酬报皇后的孝心,先尝了一片火腿,然后转脸对侍立在旁的六福说道:“拿这个送给六爷。不必谢恩”

话是这么说,并不用在御案上撤走这个菜,御膳照例每样两份,一份御用,一份备赏,备赏的一份,送到黄幔外面,恭王听说不必谢恩,也就坦然接受了。

等六福转身回来,例戏已经唱完,台上贴出一张黄纸,大书:“奉旨演四郎探母”。因为是御口钦点的,自然要第一个伺候。然后是内务府的两名司员,从出将、入相的上下场门走了出来,在台柱前相向而立,这是内廷的规矩,名谓带戏。

“讨厌”皇后轻轻咕哝了一声。

这两个字只有皇后和惊羽听见,好好一出戏,有这两个官员站在那里,搞成格格不入的场面,确是讨厌。惊羽懂得她的意思,便招一招手把六福叫到跟前,有话吩咐。

“这儿不是宫里,用不着带戏。问问他们,能不能不要这些,皇上不喜欢”

“是。”六福答道,“我马上去告诉他们。”

他用不着再去请旨,就知道惊羽的话,必是皇帝的意思。他一路走,一路这样在想,寻着了崇纶,传到了话,台上的两名内务府官员,随即悄悄退下,剩下杨四郎与铁镜公主,从容自在地去猜心事。

“这才好”皇帝越发高兴了,四郎探母是京剧徽班保留节目之一,唱念俱佳,而余三胜的嗓音清亮高亢,有穿云裂帛之声,在这个全无后世电子设备辅助的条件下,全凭一身的真功夫,将吐字发声之法运用到极致,比之在后世所见又高了不止一筹;而梅巧玲也丝毫不含糊,身段玲珑,扮相俊美,若是不知道的话,真会以为是一位千娇百媚的倾国女子呢

皇帝招招手,和六福耳语了几句,后者点头转身,不一会儿的功夫,领着肃顺到了席前,“主子。”

“这个”他用手一指台上,“这个人是谁”

“回万岁爷的话,这位叫梅巧玲,是京中首屈一指的旦角大家,字雪芬,乳名叫阿昭,现在是京中三庆班的第一台柱子呢。”

“着实是不错呢”皇帝满意的点点头,回头聚精会神地看完这出戏,说一声:“赏”

一听这话,台上丝弦之声消止,演萧太后的胡喜禄、演杨四郎的余三胜,还有演铁镜公主的梅巧玲各自在台板上跪倒谢恩,皇帝没来由的动了旎念,“肃顺传梅巧玲上来。”

于是,演出暂停,肃顺一溜烟的到了后台,先找到三庆班的掌班,“快,皇上要见阿昭”

梅巧玲又是欢喜,又是紧张,没有卸妆的时间,套上一件月白色长衫,小心翼翼的跟在肃顺身后,到了席前,他是演过多年戏的,若论及行走趋拜,自然不再话下,只是初次面君,心中慌乱,手脚都似乎没有个安放处了,“草民梅巧玲,叩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安逸的翘起二郎腿,望着脚下跪着的男子,白皙的肌肤,红润的指尖,比之女子,更有一番风流味道,“你叫梅巧玲学艺几年了”

梅巧玲一一答了,只听皇帝又问,“在京中吃开口饭,日子或者还能过得下去,但朕也听人说过,梨园行中,倾轧之风最烈。”他换了个姿势,又再说道,“朕想,招你进宫,以内廷供奉,以为伺候天家,你可愿意”

梅巧玲一愣,赶忙碰头答应,“皇上如此抬爱小民,小民自当努力报效”

接下来是刘赶三的探亲相骂,卢胜奎和旗人庆四的空城计,皇帝无不有赏。第四出时迁盗甲,杨鸣玉那翻腾跌扑,落地无声的武功,把个原本不是很爱戏,很懂戏的皇后看得几乎在御座上都坐不住,也放了一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