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规。过不了几天陈飞将会到达旅顺,他将会是旅顺要塞的营务总办,负责旅顺海陆两军的后勤还有执行军法的权力,如果预计不错的情况下,北洋海军将会站在陈飞这一边,陈飞的重要任务除了加紧完善造船设施之外,还要对旅顺守备陆军严加要求,有了北洋海军做后盾,至少他在面临这些丘八大爷的时候不会太难过。
谭延闿整顿旅顺陆军守备可不会像海军那样留情,这也是为了给陈飞的到来铺平道路,先杀杀这些大爷们的威风。而且这些陆军将领们一直以来都是在旅顺待着,油水也足,谭延闿顺手杀几只肥羊也是给正在完善的旅顺造舰工程再多添些银两,这样两全其美的事情他最喜欢做了。
谭延闿带来的七千参与演习的陆军,只有不到五千人真正的进行了演习,剩下的两千人是属于新建陆军的建制,他们在来旅顺之前已经进行了不到两个月的军事训练,这次混杂在直隶督标新军中就是出来锻炼一下他们将会从陆路返回天津,而这七千军队中只有不到一千人会随谭延闿坐船回到天津。
招商局和北洋水师为直隶督标安排的军舰和客轮,将谭延闿和不到一千士兵运回天津。在这个时代的中国,坐船恐怕是长途旅行的不二选择,因为没有铁路,走内陆的话那旅程将会漫长的让人难以忍受,而且途中因为盗匪横行,危险远比海运要大得多。
在抵达塘沽港口上岸后,谭延闿和唐伯文分道扬镳,唐伯文要去天津机器局处理局务,而谭延闿要前往小站继续他的练兵。不过在分手的时候,谭延闿也委托唐伯文代为整理大沽船坞的事务,用不了多久大沽船坞会有一定动作,他也没有和唐伯文说清楚,不过两人相交甚久唐伯文也没有多问。从两人认识到现在,以唐伯文对谭延闿的了解,知道谭延闿绝对不会做无用之事,整顿大沽船坞肯定是一种先兆,若不是因为大沽船坞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不适合大型军舰停靠,唐伯文一定以为这是为在大沽船坞造舰铺平道路。
不过谭延闿却没有想到自己回到天津之后,有一个非常惊人的消息正等着他就在十五天前,广州革命党起义,结果尚未发动便被两广总督王文韶所镇压,革命党人陆皓东、丘四、朱贵被杀,程奎光用刑过度被打死而孙中山也第一次登上了通缉榜
“据说孙中山亲自领导了十次起义,而推翻清王朝统治的是武昌起义不是孙中山领导的,可想而知以后的几年中基本是一年一次,搞不好碰上两三次也是很有可能的孙中山这头起义,还有别的大大小小的起义呢这年头出来混真是不容易,搞不好等哪天我手上备不住还要染上革命党人的鲜血,那玩笑可就开大了”谭延闿看着电文和朝廷出得通缉告示,心中暗自想到。
谭延闿心中完全是苦笑,因为在这年头想手上不沾血那不太现实,不是沾义和团的血就是革命党人的血,不过在谭延闿的印象中直隶或是北方在历史上革命党活跃程度并不高,要不然历史上辛亥革命只在南方爆发,而北洋一直牢牢的控制着北方的统治权。当然那和袁世凯有很大的关系,不过谭延闿能不能像袁世凯那样对大局有着有效的控制呢
这次起义事件的发生也让谭延闿心中非常庆幸谭钟麟会非常顺利的升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不然要还是在两广任总督的话,说不得他现在手上就已经沾满革命党人的鲜血了,这让他以后可怎么混好在现在担任两广总督的是王文韶,这家伙还没有这么凶残,这次广州起义被捕的人虽然很多,但是除了几个革命党首要人物被处死或是被刑讯逼供而死之外,其余人都被释放了,如果换作其他心狠手辣的人,广州城不得血流成河
最要命的便是革命党人对于新式军队的渗透,这才是让谭延闿最为担心的历史上真正埋葬清王朝的就是新军,南方的新军系统几乎集体倒向了革命党,而北方的北洋系统则被袁世凯所牢牢把持,而袁世凯的最后倒戈一击也促成了清王朝的彻底崩溃,说到底还是新军的问题。
“不过袁世凯的控制能力非常强,北洋陆军怎么看都不像是被革命党人给渗透了,要不然北洋和国民政府之间也不会有这么多麻烦事了可是我能够坐到袁世凯那样的水平么”心中虽然是在提问自己,但是谭延闿扪心自问自己若不是占着身份上的优势,是弄不倒袁世凯的,和袁世凯拼手腕他自认不如,不过好在袁世凯基本上已经成为过去式了,想要在谭延闿的眼皮子底下东山再起实在是难上加难。
孙中山所领导的广州起义这件事在大清王朝看来并不算什么大事,在他们看来每年都有不同的起义,从满清入关到现在二百多年,大大小小的起义汗牛充栋,多得谁也数不清楚,就连几十年前给清政府带来巨大威胁的太平天国到现在也都在人们的记忆中开始淡忘,又有谁会来关心广州的这次非常失败的起义不过只有谭延闿才明白这个时刻才是开启近代史这场大戏的开端,革命党人正式登上中国政治版图,以后的局势将会越来越复杂,他也必须加紧掌握北中国的兵力,并且趁着全国尤其是两湖、两淮、江浙一带兴起的建立新式陆军的热潮,以北洋陆军的优势向南方新军渗透
“在下要求见兵部尚书大人,你快快去通报吧”谭延闿身着二品武官官服,从袖子里面掏出一张百两纹银的银票递给门房。
那个门房立刻眉开眼笑说道:“我家大人说了,状元郎拜访立刻通报,这这银票就免了吧,我家大人若是知道了,小的免不得会挨板子”
“快去吧只要你别嫌少就可以了,从我手里送出的东西还没有收回来的习惯,我就在这里等着”谭延闿心中虽然不耐烦,但是对于这些看门狗还是必须要客气的,若是他们从中弄些手段,自己多少会麻烦一些。
“那小的就谢状元郎了你们赶快给状元郎上茶,好好招待状元郎,小的这就进去禀告我家大人”门房在指挥杂役安顿好谭延闿之后,便匆匆跑进府去通报了。
现在要想见哪个衙门口的官员,除非对方官级品阶比你低,或者是对方的后台疲软,这“门包费”都是惯例,以前庆亲王奕劻的门包费可以达到七十两,军机领班礼亲王至少也要五十两,就连谭延闿的老爹直隶总督大人的门包费虽然被谭延闿以弊政减轻了,但也象征性的收十两银子,这可能是朝廷大员中最少的门包费了。当年内务府就敢公然收左宗棠的门包费,结果左宗棠愣是不给,在见到慈禧太后之后,老太婆也只是笑谈了一番,左宗棠下次来的时候就开始向内务府交门包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