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脚大仙沉不住气了,问道;“那怎么办”
小神有一个主意。“太白金星说;”大圣下凡,带着那一神通和金箍棒,的确不合适,凡间都是肉体凡胎,大圣如果发了火,金箍棒抡起来,那还了得。”众神都笑了,悟空也有些好笑,但一想到自己的处境,就笑不起来了。太白金星继续说;“所以,以小神之见,大圣下凡,那金箍棒和神通都得放下,但可以明明白白地下去,将来明明白白地回来,功过是非,大家可以评说,大圣对自己的错也难以推诿,大家以为如何”
众位大仙对这个主意没人提出反对意见,孙悟空却大叫提出了反对意见;“俺老孙没棒弄了,一样本身也没了,那下界干什么去,受欺负去呀。俺老孙是受欺负的人吗俺老孙打出世,就不受人欺负。如果叫俺下去受人欺负,不如在这里,杀斩由你们,或者再在山下压五百年。”
事情到这里有点僵了,大仙们面面相觑,拿不出个好主意,金翅大鹏只是冷笑,也无话可说。孙悟空不比旁人,叫他怎么便得怎么。如果把孙悟空逼急了,在闹将起来,尽管有如来佛祖降的住他,但总对天庭的面子不好看。还是太白金星的脑筋活泛说道;“大圣说的也对,大圣本来长的瘦小,如果什么都没了,岂不连妇孺孩童都可欺负他了”众大仙都笑起来。太百金星李长庚继续说;“小神还有个主意;大圣棒可以没了,神通可以没了,但他那身武功不能没了。大圣凭这身武功大可以行侠仗义,扶弱济困,干一番事业出来,众位大仙以为如何”
大家自然没什么异义,连孙悟空也被太白金星最后几句拍马屁的话有点飘然,甚至有点急不可捺了。如来佛祖开口了;“悟空”,悟空无可耐何,施了一礼;“弟子在。”佛祖说道;“魔由心生,种种际会皆由缘生,悟空,你怪不得别人。”悟空又施一礼;“弟子知道。”其实,他恨死了金翅大鹏,没有金翅大鹏多嘴,他还是齐天大圣,快快乐乐当他的神仙,继续在花果山逍遥,如今却要被罚到人间。人间具体是怎样他说不清,但知道上界神仙一犯错,就会贬下界去。他还听说金翅大鹏就被贬下界当了一回岳飞,最后失败地回到了西天。怪不得他也日弄俺老孙,可是俺老孙岂是你金翅大鹏可比。悟空心里升起了一股豪气。佛祖继续说道;“你下去后,要多做善事,多种善缘,佛门广大,你还是可以做你的斗战胜佛,齐天大圣的。”其实,佛祖还是喜欢悟空的,只是见不得他那调皮捣蛋,缺少规矩所以
大仙们见悟空要走,都生出一股眷恋之意,觉的少了他,天庭要寂寞一些了,纷纷话别,说一些保重的客套话。三教之一的儒教祖师大仙孔大圣人来到悟空面前说;“大圣,我与你没打过交道,见你虽然顽皮成性,不守规矩,却活泼可亲,讨人喜欢。我这里有一颗丹,叫做九转儒文丹,你服下后对天下的文章看了即会,过目不忘,希望对你以后能有帮助。”
悟空接过随手塞进嘴里施了一礼;“俺老孙谢了。”
孔大圣人一笑退走了,如来佛祖开口道;“可以上路了,观世音,你可送悟空去。”
观世音答应,对佛祖施了一礼,转身招呼悟空,悟空这时心里反有些揣揣不安,垂头丧气
地跟在后头。
千年一遇的蟠桃会就这样草草结束了。
这时的人间正是个夜晚,一轮暮月吊在天际,忽隐忽现。大地被一层薄薄的淡雾所笼罩,增加了几分朦胧,几分迷离。此时正是盛秋季节,翠绿的秋庄稼遮盖了整个田野,过往来去的大路寂静无人,只有风吹动树叶的沙沙声。
孙悟空垂头丧气地跟在观世音后头,来到了一条大路的上空,停了下来。悟空望着下面静悄悄的大地,不明所以,正要开口启问,观世音摇摇手,往下指去。悟空顺手望去,只见大路尽头出现一个人影,背着很简单的行李,急匆匆地由东向西赶去。他好像有些胆怯,不时望着两旁浓黑的庄稼地,步子越走越快。猛然从庄稼地里窜出几个人来,用黑不蒙着脸,把这个人围在中间,叫道;“站住。”
这人站住了,一脸惊恐,身子也不由自主地抖了起来。他面前一个蒙面人问道;“你想死,还是想活”
这人抖的更厉害了,面前这几个人凶神恶煞,每人手中提着一个三尺短棍,他已被吓的魂不附体,不知怎么应付,只是叫;“饶命。”
“想活命把东西留下”
此人大概已被吓糊涂,既不扔下行李,也不想法夺路而逃,只是叫着饶命,一个蒙面人不耐烦了,上前去揪他的行李,他拼命挣扎。这伙人不耐烦了,一人举起棍子照他头上打去这一切都被悟空看在眼里,禁不住怒火上升,大叫一声,向前扑去,就觉的观世音在他背上掀了一把,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第一章二闹蟠桃会 第二章初到人间
更新时间:2010312 8:19:41 本章字数:6198
大清国光绪皇帝是个倒霉的皇帝,刚即位三年就遇到了全国性的三年大旱,结果造成;了民不聊生,饿殍遍地。到了光绪六年,灾荒才算过去,民间才有了生机。
在八百里秦川的西部有一个小村庄,村子里有两大姓,张,赵。几乎没有其他的杂姓。这个村庄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只是村庄西边靠了一条沟,长满了荒草和杂树。灾荒年间,沟里也不知掩埋了多少人的骸骨,所以,周围的人们都叫这条沟为荒草沟,这个村庄,周围的人自然也把他叫荒草沟村了。村里的人嫌这名太不好听,便要商议改村名。可是,姓张的要把村子改为张家庄,姓赵的要把村子改叫赵家庄,两家大姓争执不下,最后告到了县衙,这个七品县令还有几分才学,最后判道;你们也不要争了,咱们国家以农为根本,尔等也是农民,所以就改叫农家庄吧。从此,这个村庄就叫农家庄了。
农家庄里有一户唯一的杂姓,姓孙,叫大富,因为人单势薄,只有老婆和一个儿子。所以没有参与这场改村名的风潮,只是老老实实做务自己的庄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村里人都叫他孙老实。他唯一的儿子在外学做生意,由于老婆生病,他捎话过去,叫儿子回来一趟,随便再带点钱。他一早起来,到玉米地里锄了一晌草,回来时,天已正午,他刚一进村,就碰见为改村名到县里打官司的张,赵两姓的头面人物回来,他对他们一一打了个招呼后继续向自己家走去。就听有人叫他;“大富,你停一下,我有事给你说。”大富回头一看,是赵姓村长赵有乾。孙大富有些吃惊,连忙在心里胡乱做着猜测。赵有乾说;“大富,咱俩到树下说走,你看这天,把人能热死。”
大富跟着村长来到村口的大槐树下,村长坐在树下的石头上,大富则把锄头放在屁股下坐着候村长分咐。一阵凉风吹来,顿时有了几分凉意。村长望望他,掏出烟袋让他说;“来,大富,先吃锅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