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50(1 / 2)

的柳枝随风摇曳,河水静静流淌,清澈的水里,偶尔有一群柳条鱼示威性地集结而过。

丁三坡坐在柳树下的一块岩石上,把钓竿一甩,河面微皱,在鱼饵沉入水里之后,又恢复了平静。

丁大力亦如是学之,二人静静等待鱼儿的上钩。

父子二人谁都没有说话,间或钓到了鱼,互相祝贺一番,重新又归于平静。只不过,这样的平静乃是刻意为之,终究不能长久。

半个多小时之后,丁大力实在忍不住了,问道:“爸爸,难道你没有什么要问我的么”

“你呵呵,你能够健健康康、平平安安长大,爸爸这辈子就没什么遗憾了。”

“真恶心,居然说这种煽情的话、想让我自动交代”丁大力哼哼唧唧了一小会儿,最后还是老老实实说了自己昨晚上、临睡之前的一些想法。

丁大力说:“天昌公社的生产责任制贯彻不下去,不仅仅是公社干部的问题吧我觉得其中的宗族势力不可小觑,在其中可能起到了很不好的作用。”

“话是这么说,可知道又有什么用就以你外公家的刘庄大队为例吧,生产责任制一经实施,就意味着只要外姓人干得比他们多,收入就要比他们刘姓的拿得多,这是他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而现在他们能够接受的现实是,同样外姓人干得比他们多,就因为队干部是刘姓人,记工分、算报酬,刘姓人反而要比外姓人拿得多你说,这样的现实情况,生产责任制如何能推行得下去”

“这么说,天昌公社的干部也曾试着要实行责任制了”

“公社干部、尤其是公社书记,章有根,他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就我所知,他曾在不同场合一再表示,中央文件允许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的地区实行包产到户,天昌公社要是这么搞了,不正是变相承认贫困落后了吗在公社党委会议上,他还死揪住文件中提到的,群众满意的,就不要搞包产到户,大言炎炎说,我们天昌公社对于近阶段的生产现状是满意地以此作为阻挠改革的借口。”

“了解了,看来,天昌公社的改革阻力也不是很大嘛,你看,章有根,公社党委书记,兼任公社的人大主任,一把手,这些都是假的,县委只要一纸调令,这人就被解决掉了,是不是”

“章有根的问题好解决,县委本来就已经决定了,让我去主持工作可难就难在下面的宗族势力啊,这其中,你外公家也是绕不过去的坎,哎”哪怕丁三坡手里拿着钓竿,这份淡定从容却是无论如何也保持不了、开始哀声叹气起来。

丁大力却嗤之以鼻,丝毫不放在心上。他说:“一个刘庄生产大队而已,也配称宗族势力”脑袋上顿时挨了一巴掌,丁三坡训斥道:“那里有你外公,你有点起码的尊敬好不好”

“尊敬那是在私下里,公事就得公办。爸,我就这么说吧,神马宗族,神马势力,在小红兵面前,一切都是浮云”

“嗯”

“一切都是土鸡瓦狗,这么说你能明白”

若您觉得阿庆的写作态度尚算端正,敬请鼠标点击上方“收藏本书”按钮,阿庆不胜感激、并拜谢

正文 第100章 与常委比邻

更新时间:2012929 15:12:05 本章字数:2213

老生常求:求票求评求收藏

“小红兵啊”丁三坡似乎有点了解了儿子所说的意思,可是,心里面又有着难言的顾虑,这玩意儿可是一柄双刃剑,弄不好,伤不着人,先把自己给割得鲜血淋漓。君不见,现如今在领导岗位上的干部、尤其是大干部,哪一个没有受到过小红兵的伤害,真要敢动用小红兵这等大杀器,第一个倒霉遭殃的恐怕就是自己了。

“哎呀,真是笨哎”丁大力脑袋上又挨了一巴掌,忍不住吐槽:“你把我打成笨蛋得了,这脑袋迟早要被你打坏掉”

“臭小子,我学你老妈,拧你的大腿好不好”丁三坡笑骂道。

丁大力打了个寒颤,讨饶道:“别,您老还是拍我脑袋吧,被你打成笨蛋我也认了。”

“说吧,你到底藏了些什么鬼主意。”

“嗯,小红兵符合条件的不都转成青年团员了么所以我说柳老头老奸巨猾,他为什么先让你在团县委书记任上过渡一段时间就是为了让你手上有可用之人。至少,当你到天昌公社上任的时候,专职团干部、以及团代会的代表,这些人就是你的嫡系。你倒是想想看,有哪一个公社的一把手空降上任,手底下就已经有了一帮当打之辈的”

“可,团干部,还有团代表,以及团员青年,他们毕竟是处于公社领导层的底层啊”丁大力所说的道理,丁三坡全都明白,可正是因为明白,所以,对于如何打开局面,还是有太多的不解之处。

“如果遇事打不开局面,最好是鼓动青年人起来带头。他们不保守,有闯劲,但要注意别让他们闯过了红线。总之,团代会召开之前,你一定要把天昌公社的专职团干部给招安过来,到天昌公社上任之后,首先在团员青年中开展学习并贯彻中央75号文件,然后你把全公社团员都集中到刘庄大队,让青年团员们帮助大队社员开展生产责任制条件许可的话,集中到刘庄大队的青年团员,让他们都穿上军装”

丁三坡又要打人,幸亏丁大力见机得早,先一步溜走。丁三坡望着儿子跳脱的身影,摸着光溜溜的下巴,很有些后怕地想:臭小子幸亏是我儿子

丁大力的意见基本上被丁三坡所采纳,当然,最后一条,身穿绿军装,那是绝对不可行的。实际上,全公社一大帮子小年轻,全都聚集在一个生产大队,其威慑力无异于核子弹头,再顽固的宗族势力,最终也会屈服在高压之下。这在不和谐年代早期也是有过先例的,当时的小红兵也曾经吃过宗族势力的亏,然而,全国大串联、几乎有了无限人力资源的小红兵,还是能扳回劣势、并让宗族势力吃了更大的亏。

所以说,丁大力的馊主意,无非是借助社员们对于不和谐年代的那种恐惧感,这当然是很龌龊的做法,然而,这却几乎是最有效、最能够立竿见影方法。以丁三坡时下在全县的知名度,一旦不能迅速打开局面,那就意味着失败,不但是丁三坡的失败,甚至还会被视作是县委和县府的失败。若是果真如此,最后的结局也只能是被当做一块广告牌,高高的供起了事,就连外调,作为“失败者”,只怕也是难上加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