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98(1 / 2)

地好一点,亩产或许能上百斤,一般而言,亩产基本上在九十斤到一百斤之间差不离。

即便是如此,这些日子以来,刘洪民所收购的葵花籽却也不在少数,主要是社员种植葵花籽图的是一个解馋,而现在有人收购,无疑还能增加收入。尽管刘洪民压价压得低,一斤葵花籽收购价才四毛钱,但你若是和一斤稻谷一毛三分钱做比较的话,这个价格其实也还算可以了,毕竟这是副业收入,多少不论,图的就是一个积少成多。

事实上,炒货厂的入行门槛极低,如果不介意产品品质与产量,只要买一口大锅,搁自己家里,也能够成立炒货厂。当然,丁大力对此是极端不屑地,他的思路永远要走在社员们的前面。

比如说,刘瑜飞前来参观的时候,就曾提出,把葵花籽放铁锅里炒一炒,熟了就能够拿到市场上去卖,还怕卖不掉货他还打比方,走单帮的货郎,一小包不足一两的葵花籽炒货,价钱卖到一毛钱一包,就这,还没有人讨价还价的。

丁大力部分同意刘瑜飞的说法,越是小包装的,利润越是丰厚,后世买二送一、买三送一,不就图的是一个量么。丁大力说:“咱不和走单帮的货郎进行低水平层次的竞争,咱们不但要以质取胜,还要以口味取胜、以品牌取胜。”

还别说,丁大力这一套一套的,还挺能唬住人。刘洪民问:“姐夫的意思”刘瑜飞本当也想问这个问题,一听刘洪民先问了,立马闭嘴不语。

丁大力憨笑说:“如果我告诉两位舅舅,这是我自个儿想出来的,您二位信不信”

“啊信,当然信是吧,瑜飞”刘洪民失神了一小会儿,马上大声对自己的外甥表达了信任之情,另一边厢则对着刘瑜飞猛打眼色。刘瑜飞也不落人后,事实上,这二位本家,谁也不比谁更笨,刘洪民能够“信任”他外甥,那么,难道说丁书记的儿子不值得刘瑜飞信任的么

刘洪民与刘瑜飞是这么表示的,同时也是这么做的。每当丁大力有了什么想法,他二人自然而然想着要去落实。以至于本来只打算打酱油的刘瑜飞,也被支使的东奔西走。只不过,丁大力的许多设想都是需要用钱来开路的,这对于现下的刘庄大队却是一个难事。

刘瑜飞出去转了一圈,回来偷偷告诉丁大力,刘庄大队综合厂没钱了。

“没钱了”

“社员的分红发放之后,就剩下你小舅舅那点香瓜子还值点钱。”

“不要紧,我找我爸想办法去。”

丁三坡也没钱,不过,丁三坡认识有钱的人。别误会,当然不是包家明,而是于建国。

卢园公社的社队企业、尤其是社办企业,发展的一向都是比较好的。而且,卢园公社还有一家印刷厂,通过走关系,印刷厂答应刘庄大队的炒货厂打白条,钱款待炒货厂资金回笼之后再行结清。

丁三坡帮忙联系好印刷厂之后就不管了,却不料因印刷一事,被儿子丁大力搞了个灰头土脸。

其实也不能叫灰头土脸,就是丁大力把炒货厂的商标起名为“状元瓜子”,而且还在塑料包装纸上印上了一段文字,大意就是沈南县迄今为止唯一的一名研究生,他在悬梁刺股熬夜苦读期间,为了抵挡睡意,以八角、茴香、甘草等“名贵”草药,以独特的煮制方式成就了当下的“状元”瓜子。而刘庄大队的炒货厂,通过特殊渠道取得了该研究生的独门配方,好东西不敢独享,特此生产,愿寒门尽出状元。

丁三坡也是在看到了产品实样之后才知道被自己的亲生儿子摆了一道。所幸,丁大力的天良还未完全泯灭,塑料包装袋上面至少没有把他老头子的名字印上去。可即便如此,只要稍许知道一点丁三坡来历的人,谁会不知道这上面的所谓状元,指的就是他呢

小小的塑料包装袋,额定的包装分量是五十克。一包一包的状元瓜子包装好以后,包装袋的开口处卡一根锯子条,然后放到点燃的火苗旁边烫一烫,这样的一个包装袋就算是完成了包装。

负责给包装袋封口的都是刘庄大队的妇女社员,要的就是她们的做事细致。还别说,丁三坡随机抽样了几包,颠了颠,没有出现封口不密造成瓜子散落的情形。

产品倒是让丁三坡满意了,就是包装袋上的印刷文字让丁三坡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奶奶个熊,就不能让你老子省点心”

“说话注意点,我奶奶又是你谁”丁大力笑嘻嘻回了过去,一闪身,早躲得远远的。

丁三坡拿他没辙,只好问刘洪民,道:“你们这个瓜子的价格定下来了没有我可告诉你,你不能听你外甥的,最近中央有一个坚决稳定物价的通知,省委也就该通知下发了一则补充通知,要对擅自涨价的行为加以严厉打击。”

刘洪民有些为难地看了看丁大力,说道:“力力的意思,咱们这个产品有别于市面上的普通香瓜子,因为工艺与配料都与以往的产品不同,所以定价也稍微提高了一点。”

“提高了多少”

“一两一包的小包装产品,定价一毛二”

正文 第192章 物价大检查

更新时间:20121116 1:58:54 本章字数:2773

丁三坡算了事,折合成一斤的话,那就是定价一块二毛,与市场上普遍的一块钱一斤贵了两成。

丁三坡就问:“小包装的一毛二,那大包装的呢不会也是一块二吧”

“我们的产品只有小包装”

“嘶这倒霉孩子,赚的也太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