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37(1 / 2)

论教育的本质与责任。请看本台前方记者发回的报道。

镜头一是采访首都某个中学一个带眼睛的女生。

“恰同学少年很好,我们班的同学都有看。与剧中的学生相比,我觉得我们现在的学生缺少了一份理想,缺少朝气,年纪轻轻却已暮气沉沉,大家变得现实势力”

她续道:“就像剧中蔡和森说的,人之所以为人,正是因为人有理想,有信念。懂得崇高与纯洁的意义。假如眼中只有利益与私欲,那人和只会满足于物欲的动物,又有何分别呢林文忠公有言,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我若相信崇高,崇高自与我同在。区区人言冷暖,物欲得失,与之相比,又渺小得何值一提呢。

说得真好啊,我觉得我们年青人就应该是这样的”

镜头二是采访首都师范大学的一个在校大学生。

“是的,恰同学少年我有看,我们这里同学老师都在看,都在议论。这部剧很深刻,很有启发,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要走上教师岗位的大学生来说,更是受益匪浅。它让我们知道了教育岗位的责任重大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我们国家青少年的未来,直接影响国家民族的民族命运”

他念了一段剧中的台词,也是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的内容,“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镜头三是采访灵泉中学的一个学生。

他不是秦天柱的同班同学,也不是剧组演员,秦天柱也有点面生。

他主要讲恰剧在食堂拍摄蔡和森吃剩饭一场戏时,余校长对照了食堂的浪费情况后,深受震动,当场召集全校同学进行了一场生动的勤俭节约的课。

从那以后,学校食堂的浪费情况大大减少。

后面还有不少全国其他地方的教师、家长们看过恰剧后的反响的报道。

这条新闻差不多用时五分多钟,分量那是相当的重,对恰同学少年的宣传非常给力。

不过,最后只播出了灵泉中学一个学生的镜头。全校那么多师生,那么多剧组人员以及梅花公司职员的采访,竟然最后都没有采用。难道说朝廷台的新闻节目都这么“奢侈”的,采访近两天的素材,最后只采用其中的几秒

这让坐在电视机前的秦天柱和凌雅雯都有点失望。

12月25日,星期四。

虽然最终自己和自己的公司都没有上新闻联播,让人有点遗憾。但新闻联播对恰剧的宣传还是起了很大的推广作用。

秦天柱第二天从公司得来的消息,恰剧因为前几天工作日的缘故有些回落的收视,又重新涨了回来。昨天收视率90,再创新高。

这就很好,宣传再多,还是收视率最实在,还是真金白银更实在。

秦天柱很爱钱的。

他今天自己一个人晚上继续留在家里看电视,收看新闻联播。自己好歹也是个传媒公司的老总了,要养成每天看新闻联播的习惯,可不能真把自己当成个普通初中生。

后世网络中不是常常调侃吗,看新闻联播的都是成功人生,都是高富帅。从今天开始,自己就要向高富帅靠拢。

今天的新闻联播中还是有恰同学少年的新闻,又是当天的重要新闻。这让秦天柱有些惊喜,暗叹运气不错,不然就错过精彩镜头了。

本台消息:由我台八点档黄金时间段播出的恰同学少年播出后,不仅在教育界产生了巨大反响,在文化战线上同样引起了众多从业人员的一阵热议,请看本台记者前方发回的报道。

朝廷台的记者首先采访了文产总局的局长梁伯韬,那梁伯韬五六十岁年纪,长得矮矮胖胖的。

“梁局长,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我台正在播出的恰同学少年这部剧”

那梁局长眯着眼睛,笑起来像个弥勒佛,“知道,我自己也有看。我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作为家长,对这部反映教育问题的电视剧,是发自内心的喜欢的。”

他先赞了恰剧一番后,又从自己文产总局局长的角度谈了谈这部剧:“我们注意到,制作这部剧的单位是个叫梅花传媒的民营公司,它是今年才在之江省一个叫灵泉县的小地方成立的公司。不敢想象啊,我们国家去年才允许民营企业进入电视剧制作这一行,今年就马上有民营企业制作了这样一部叫好又叫座的剧集出来。

这有力的说明了,我们的政策是对头的,民营企业嗅觉灵敏,反应迅速。对他们开放电视剧制作领域,不是做早了,而是做迟了。可以预见,随着越来越多民企资金的进入,国内群众的电视机荧屏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彩”

记者随后又采访了京城的几个文化行业的业内人士,包括电视剧导演,报纸文艺栏目评论员,北影学院的教授等。

他们大多从自己专业的角度分析了恰同学少年能够成功的原因,以及对当前国内有些低迷的文化产业的启示。

其中一个是bj市电视艺术中心的生产部门主任,叫郑小龙的,秦天柱认得。他也是国内著名的电视剧导演,导过渴望、编辑部的故事等众多热门剧集,秦天柱另一个记忆中,当时正红火的甄嬛传就是他的作品。

郑小龙对恰剧的热播,说出了自己的感想:“我觉得恰剧的成功,对我们这些体制内的文化从业者来说不吝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我们许多体制内同志总是抱怨创作空间小,审查严,题材限制死。

但恰剧恰恰是取材于我们的革命故事中,取材于我们觉得没有市场前景的主旋律题材。人家只是在其中稍稍做了点创新,加了点青春气息,立刻收到了良好的市场回应。

这就告诉我们这些文化工作者,只要肯创新,主旋律的故事照样有广大的市场前景所以,于其在这里抱怨客观环境的糟糕,不如开动脑筋,想想怎么做一些改变,做一些创新,让我们的文化产品重新真得到老百姓的拥抱。”

秦天柱听得很爽。新闻联播真是给面子啊,竟然连续两天给自己的恰剧做宣传,其他任何文化产品有这个待遇吗有吗

这么一想,他对于昨天自己没上新闻联播的遗憾,也觉得没什么了。

第五十五章 新闻联播疯了下

12月26日,星期五。

又是周末到了,秦天柱对今天恰剧的收视率很期待。

他照例打开电视,观看新闻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