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与突厥交战去了”一位绿袍书生悄声道。
“当然知道,这么大的事谁不知道,要说前两天的仙人也走得太急了些,不然他们撒豆成兵,就能把颉利老儿打得屁滚尿流。”一位蓝袍书生回道。
“哼,那是颉利好狗运,早来两天定叫他死在长安城下”黄袍书生很气愤。
“不说神仙,就说咱们皇帝也是好样的,十万大军兵临渭水河畔,他才率五万人马就敢出城迎战,有史以来,有哪个皇帝能做到”绿袍书生显得很是敬佩。
“别说皇帝,就说换做是你,你敢不敢”黄袍书生问道。
“我我当然敢”绿袍书生挑眉道。
“哼,你就说大话吧,真正站在大军面前,你早就尿裤子了”一直在听的紫袍书生插话道。
“你就不能不揭我的短尿裤子是六岁时的事了每次你都要说”
“你们说颉利大军能打过来吗”黄袍书生再问。
“不能咱们皇帝是真命天子,神仙都承认了的,怎么可能会失败到让颉利大军打到长安来”蓝袍书生很肯定的说道。
其他几人点头,深表赞同。
像这样的一幕幕在长安城里并不少见,整个长安虽然气氛凝重,却决不是担心自己的安危,而是担心那些出征儿郎的安危,毕竟打仗是肯定会死人的,皇帝那是肯定不会有事的。长安居民信心满满。
直到李世民率大军回城,长安百姓夹道欢呼,当听说这次他们以为会很惨烈的交战,因为颉利被李世民的几句话吓得心胆俱裂,连战斗都不敢就夹着尾巴灰溜溜地逃了。至此,他们对李世民的敬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李世民是真命天子的概念也已深入人心。
坐在高头大马上的李世民,面带笃定的微笑,向着长安的百姓传递大唐强大的信念,但他心里却苦涩极了这些百姓只看到他带着完好无损的大军回朝,却看不到他为此付出了什么当然,他也不会让百姓知道他到底付出了什么,但这笔帐是要记下来的。
更让他哭笑不得的是,他得到百姓的认可,这里面还有林亦做的孔明灯的功劳。嗯,孔明灯得改个名字了,那东西跟孔明灯就不能一概而论。
长孙皇后在甘露殿静静地等着,就像前几年一直做的那样,表面娴静内心焦急,直到班师回朝的消息传来,她才算放下了一半心。另一半心则担忧着李承乾他们。
“观音婢”李世民已经习惯了每次出征后,回来就看到温柔、镇定的长孙皇后。她能让他的心情完全放松下来。
长孙皇后也习惯了他每次出征回来的唠叨和抱怨,有些事他只能跟她说说。她明白,所以她愿意做个最好的倾听者。
李世民絮絮叨叨地表达他对颉利的不满,以及他要报复的决心。
“启禀皇上,各位大臣已经到了”门外传来高公公的禀报声。
“知道了朕去两仪殿了,还要安排些事,你先回立政殿吧,忙完了,我去找你。”李世民站起身对观音婢嘱咐道。
长孙皇后看着李世民远去的背影,手抚上胸口。
“小翠,去把孙真人开的药再煎一副拿来给我。对了,不要让皇上知道我不舒服”
“是,娘娘。”小翠扶着长孙皇后走出甘露殿。
在她们走了许久之后,甘露殿中又迈出了一个平凡的宫女
第四十六章林亦的觉悟
真是非常感谢苍岚的记忆和its一直以来的支持,绯雨唯有努力
写书来报答你们。鞠躬
立政殿
李世民刚刚进屋,就听到高公公的禀报。
“启禀皇上,尉迟将军派的信使到了”
“叫他进来。”
李世民接过尉迟敬德的信,皱着眉头,低头看着。他手下的有些武将文化水平确实不高,字也写的不好,还有很多错字,每次看他们的信的时候都得用猜的才明白八成的意思。更让他无奈的是,有些人水平不高还硬要拽文,这尉迟敬德就算一个,说他几次了,就是不听
“皇上,是尉迟将军来信吧,高明他们怎么样了”长孙皇后见李世民长久沉默不语,有些焦急地问道。
“高明没事,四个小子都没事,就是林亦那小家伙被秦琼揍了,敬德在信上说,封林亦为王爷的圣旨还没下来,所以他现在还是平民,秦琼就不算是以下犯上。呵呵,真是够多心的,连朕都想揍那小家伙,又怎么会怪他呢”李世民揽着长孙皇后的腰解释给她听。
“不过,敬德在信中又写了什么林亦弄了个神器什么的,还说什么真是神来之笔,写的不清不楚的,词不达意,错别字连篇。你看这里,他应该是想写鬼斧神工吧,竟然写成了鬼爷仲工,真是不知所云,让他好好认字,他又不肯,非说年纪大了,记xg不好,而有些密奏却非得他写不可,朕真是头痛啊”
长孙皇后掩嘴偷笑,知道四小安好,她已经完全放下心来,现在也有心情应和李世民的幽默了。
“这些将军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他们知道皇上能容下他们的缺点才这么肆无忌惮的,这不更证明了您是位明君嘛”
“明君那么好当吗总看这些鬼画符就够折磨人的了”李世民扭头看着身旁的长孙皇后,突然声音变得暗哑:“观音婢,安排一下,今天的晚膳就传在这儿”
长孙皇后羞红了脸,轻啐了一声,转身下去安排去了。
李世民品味着手上残留的香气,他的这么多女人里,还是只有观音婢最吸引他啊
高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