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78(1 / 2)

匠,人虽粗暴一点,但手艺还不错,十里八乡的有打铁的活儿都来找他。当年我十月怀胎时,村里流行小儿麻疹,所以我就跑到五十之外的娘家去躲风头,在那里生下了小儿。也没等小儿满月,我们母子就回到了村里。当时他爹见到小儿,乐得直蹦高,逢人就说他有了儿子,手艺也不至于失传了。后来虽然日子清苦,但是到小儿入学前,我们家里一直都没有什么争吵。他爹非常喜欢他,当时为了给他起名字,想了整整三天三夜。等小儿长大一些时,常常坐在他爹的肩上去铁匠铺里玩耍。”说到这儿时,屋子里传出了那瘦弱青年呜呜的哭声。

李慕容道:“既然他们父子间如此和睦温馨,如何到了要打要杀这步田地”中年妇人道:“世事不断变换,此一时彼一时啊”李慕容轻轻点着头。中年妇人接着道:“小儿幼时聪明伶俐,没去念书时就不知从哪里学了些诗来,一天到晚常常朗诵。后来我把他送入私塾里,跟着一个先生学了三年。那时小儿就已经可以吟诗作对,出口成章了。先生说他是个可造之材,只要他一直念下去,将来一定会金榜题名的。我和他爹见小儿有出息,都很高兴。可是我们老两口,只是靠给人做苦活儿挣口吃的,如何能供得起他去读书到了第四年头上,他爹忽然得了一场病,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自然更交不起学费,就这么到了小儿十一岁那年,学业就一直荒废下来。小儿在家闲不住,东游西逛的,但也没有学坏。他长了这么大,都很少跟别的孩子打架斗殴,只是盼着能继续念书。可是冬盼夏,夏盼冬,一年又一年,小儿虽然长大了,却再也没有进学堂念书的机会了。随着岁月蹉跎,身体也坏了,人也变得呆板了。”语气中透着淡淡的哀伤。李慕容叹道:“可惜了令郎的天赋只是他不该这么忤逆”中年妇人道:“小儿平时也很孝顺的,只是在思想上和我们有些分歧。今天的事情实在出人意料。”李慕容道:“不管怎么样,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所以我们始终都要存有一颗感恩的心就算父母有千般不是,也不该刀兵相见。”

中年妇人道:“说得不错。都是我教子无方”叹了口气,又道:“他爹从小儿十二岁时起,就让他跟着学打铁的手艺,可小儿跟着学了两个月,说什么也不干了。他爹一气之下,就逼着他出去做工,否则不让他在家吃饭。这孩子忍气吞声的在外头也干了些日子,但他为人质朴诚实,又不太合群儿,外面那些人就联伙聚党变着法的欺负他,常常把最苦最累最危险的活儿交给小儿去干。弄得小儿钱没挣多少,还落得个浑身伤痕累累,有几次差点儿丢了性命。有一天回家之后,他就说什么也不去做工了,还说些智者制人而不制于人什么的。孩子大了待在家里,他爹就看他不顺眼了。因为他爹不识几个字,性情粗暴,和小儿的思想见解等不太一样,所以父子俩很难说到一块儿去,常常一言不合,就大声争吵。他爹往往就破口大骂,什么难听就骂什么。这孩子白天可以躲出去,晚上就只能一忍再忍,有时气急了就还口辩解。他爹见他还口就出手打他。小儿一向老实,平时都是忍着的,今天不知怎么的居然对抗起来,而且势不可挡。以前他们父子争吵,我也常常劝阻的,可是他爹急了,连我也一块儿骂,说我护犊子。后来我也不怎么劝阻了,劝了也不听。小儿常常在吃饭时被他爹挖苦痛骂,渐渐就落了个肝疼的病。每当他生气大劲儿了,就会发作起来。后来又添了些毛病,都很麻烦,也许人一闷就有病的。他常常天不亮就醒,呆呆地傻坐着,天亮就开始洗衣劈柴,眼里常常含着泪水。”

李慕容看着处远,朗声道:“人生总有无法诉说的痛苦”中年妇人轻叹一声,又道:“有些事就好像命中注定一样。小儿整日被病痛折磨,郎中都没有办法,别人又能怎么样呢我和他爹虽然身体也不太好,但却不像他病的奇怪。”李慕容心道:得怪病之人,通常性情古怪,这没什么好奇怪的。只是年纪轻轻就被病痛所折磨,实在让人惋惜。这个世上,许多人可以战胜外界的艰难困苦,成为人所敬仰的英雄,但最终却常常被自身的病痛所打败。再高明的医生,也只能给别人治病,轮到自己生了病,往往就束手无策了。看来真正厉害的对手,不是别人,恰恰是每个人自己。这时就听那妇人说道:“他们父子两个好的时候很少,三天不吵两天早早的。每次都是他爹挑头大骂,但他爹跟外人却很少争吵。小儿除了外出闲游,也只能在家里做些零碎活儿。现在已经是二十来岁的人了,常常一个人独处,很少和别人说笑玩闹。可他小时候,是非常活泼的。镇上所有的孩子,属他最聪明可现在人家都成家立业了,他却还是和我们老两口呆在一块儿。因为他不去做工挣钱,所以他爹常常骂他是个奸懒馋滑的东西。其不知小儿自幼身体不好,实在不是一个做苦力的料。这也都怪我们家里太穷了,所以他从小就营养不良。”李慕容道:“环境决定命运啊”

中年妇人又道:“小儿起初也跟他爹讲些书本上的道理。可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他爹满口粗言,思想又简单,就让他用书换钱去。小儿不肯,他爹就强行烧了他的书,还常常痛骂他,说他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一文钱挣不来,活着还不如死了。当然这算是好听的了,那些难听的脏话,实在没法诉说。他爹也常常跟我喊,跟我骂,但我都忍了。有时我也悄悄地哭。”李慕容道:“让一个病弱书生做苦力,确实难为了他。好比让一个草包去读书,怎么能读得进去呢”中年妇人叹道:“话虽如此,可人总要吃饭啊小儿常说他什么都会,就是不会挣钱。每天他也同样很忙碌,但不接触人,自然忙不来钱。他说自己做事的目的不是为了钱。他绝不会为钱做事,也不是为钱而活。真不知道他到底要干吗让他做苦力听人摆弄,他认为低贱,坚决不做。想找份轻省的像样的差事,又没有那个条件。”李慕容道:“道不同不相为谋,但是个人又离不开群体。人生总是矛盾的,只要问心无愧就好。凡事要掌握好尺度,不能太绝对了。生活离不开钱财。但是钱从哪里来,我也不知道。没有一本书上光明正大的写钱从哪里来,看来钱这东西来源本就是神秘的。也许钱财本就是用心机和手段获取的。没名分的老实人也只能做苦力,不会挣钱是正常的。”中年妇人道:“钱虽不是万能,没钱却不行。就算不为名利,人总要生存啊”

李慕容点头道:“是啊常言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过这话说得有矛盾。没有名分,什么路也走不通,而有名分的通常是挂羊头卖狗肉。坏人从不缺钱,一动坏心眼儿就来钱。可是好人往往不肯与人同流合污,不忍心欺骗和坑害别人,又哪有什么利润可图呢”中年妇人疑惑地望着他。李慕容接着道:“令郎不会挣钱,主要是他脸皮太薄心太软了挣钱说穿了也就是将别人的钱变成自己的钱。脸皮不厚一点,心不黑一点,如何能挣到钱呢不要脸的人总是比要脸的人生活要滋润一些”中年妇人道:“依你说想要挣钱就不能做好人了”李慕容笑道:“天下的钱财本该由天下的人共同分享,可实际上钱财往往聚敛在少数人手里。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世上原本就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嘛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那都是逼不得已的那些所谓的好人和善人往往都是人捧出来的,说你好你就好,不好也好。真正的好人常常是默默无闻的”中年妇人看着他又愣住了。李慕容道:“令郎虽然易冲动,但从你的描述看来他是有慧根的。一个天性清白的人在这混浊的世界上自然看什么都不顺眼。你也就别逼他了他爱种田就让他种田,想读书就支持他读书。让他做自己愿意做的事,不要过多地干涉他。这个世上,人与人之间一般都是互相利用的。只要把擅长的技能做好了,他自然就会得到别人的赏识,这样不就有了生存空间吗何必非要学人家干这个干那个,学别人是永远也赶不上别人的。”这时只听瘦弱青年在屋里咳嗽了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