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625(1 / 2)

萧朵鲁不来了。

“大王,萧朵鲁不已经在厅上等候,是不是”张庆立在徐卫案桌前请示道。

“你让张浚和马扩先去陪他说会话吧,我手里的事忙完就来。”徐卫头也没抬。张庆走后,徐卫把剩下的公文批完,然后取了幞头扣上,略整衣冠,就出去了。

但他去的,却不是萧朵鲁不所在的花厅,而是直接出了宣抚处置司衙门,骑上他的汗血宝马,投一处所在而去。

到了那里,原来却是徐胜的府邸。此时,那府门前,停了好几辆车,上面已经装好了行礼,一看就是要出远门。徐胜到了行在以后,朝廷举起了盛大的仪式,他本人也受到了皇帝赵谌的“亲切接见”,足实慰劳和表彰了一番,又问西部局势,徐胜的回答颇使皇帝欢心,于是加一镇节度使,赏赐不少钱财。

这献降结束以后,按说徐胜就该回了,但就在第二天,皇帝降下诏书,以徐胜久在西军,多次与金人战,经验丰富,可堪教练为由,免去其“两兴安抚副使”的差遣,改任两浙宣抚判官。

武臣出任“宣抚判官”,这是很少见的。而宣抚判官作为宣抚使的高级幕僚,有一定的权力,但朝廷用徐胜作两浙宣抚判官,一来当然是就近安排,方便控制,二来,也是希望他帮助赵点训练两浙兵。徐胜早有心理准备,因此也不意外,遂请示有司之外,就打算将家人都接到江南来。

所以,才有了徐卫眼前这一幕。

“九官人来了。”徐府的仆人们叫道。

其时,徐王氏,以及徐四次子徐亮,还有两

个未成年的女儿都已经上了车,就等着徐卫来。张九月也坐在徐王氏的车里话别,徐四徐九的亲姐姐徐秀萍也大老远地从秦州赶过来相送。

这姑嫂几个躲在车里,说不完的话,流不尽的泪,因此徐卫下马时,她们从车里出来,一个个泪流满面,眼睛通红。倒是徐四长子徐仲懂事,引弟弟徐亮上前行礼道:“九叔。”

卫应了一声,抓住侄儿肩膀拍了拍,目光就落在徐亮身上。

第七百一十四章对宋求和

“徐亮。”徐卫唤道。

“九叔有何吩咐”徐亮上前一步执礼道。

徐卫伸手搭着他的肩膀,正色道:“此去江南,路途遥远,你母亲身体又不适。你应该替父兄好生侍奉母亲,照料两个妹妹,知道么这一路去,视情况而定,该疾就疾,该缓就缓,我已经打过招呼了,不一定要急着赶到。你母亲恐怕不习惯坐船,沿途能走6路就走6路,荆湖和江西都有我的故旧,你也别怕不好意思,有什么要帮忙协助的,就只管开口。”

“侄儿谨记叔父教诲,必不敢忘。”徐亮也正正经经地回答道。

“好,到了以后,赶紧捎个回信来,免得一大家子都挂念着。你以后的事,我已经和你父商量过了,到了江南,你六叔自会安排,自己多用心。”徐卫又道。

亮俯道。

徐卫欣慰地一笑,这才走向嫂子,执礼甚恭:“嫂嫂。”

徐王氏快五十的人了,跟徐卫穿越而来之初相比,苍老了许多,再加上近年身体不太好,越地显老,鬓角已现白。她嫁到徐家以后,一面要侍奉公公,照料丈夫,还要抚养幼儿,以及小叔子徐卫,是个操劳的命。随着徐胜官越作越大,局势也越来越好,好不容易可以安养晚年了吧,这又得跋山涉水地去江南,心情可想而知。

一看到小叔子,不禁悲中从来,委身一福道:“徐仲就拜托叔叔了。”

徐卫慌得伸手虚托,忙道:“嫂嫂何必如此徐仲如同我子,何须吩咐”

张九月也在旁拭泪道:“四嫂只管放心就是,对于徐仲,我夫妇必视如己出。”

徐秀萍本是个爽利的人,此时带泪笑道:“罢了罢了,哭哭啼啼的也不像个样子,现在老九也来了,动身罢。”

徐王氏又唤来徐仲,吩咐道:“九叔如同你父,九婶如同你母,凡事都要听你叔婶的话。姑母一家虽在秦州,你也不可失了礼数。”

“母亲放心,儿记住了。”徐仲认真道。

徐王氏这才擦了一把泪,仔细看了徐卫几眼,又拉着大姑子和弟妹的手,眼泪顿时又如雨下,她两个未成年的女儿也哭得雨打梨花一般,让人好生不忍。

“姐姐弟妹都多珍重了,这一去,不知道”徐王氏哭道。

“呸呸呸往后的岁月长着呢,你说什么胡说赶紧地,上车吧”徐秀萍打断道。

徐王氏把心一横,转身往车上登去,一家人上了车以后,张九月和徐秀萍两个还在车下不停地嘱咐着,车都驶动了,她俩还追着说个没完。

徐卫一挥手:“九月,你和三姐先回去,我去送。”

听了这话,张九月和徐秀萍才停了下来,见徐九跨上马,跟着车往城外去之后,还伸长脖子眺

望着,一直到看不见了,这才各自上轿回郡王府。

徐卫和徐仲叔侄两个,都骑着马跟着车,也没说什么话。徐王氏不止一次掀起车帘劝道:“九弟,回吧,别送了。”

“无妨,我送嫂嫂出城。”徐卫答道。虽说他是个冒牌货,但徐家这一大家子里,他确实跟徐四夫妇,以及三姐徐秀萍感情最好。而且他也清楚,这一走,再想跟四哥四嫂见面,就没有那么容易了,送一程算得甚

车马出城,徐王氏再三请他回去,徐卫这才勒住马,动情道:“嫂嫂珍重,一路免不了舟车颠簸,多注意身体,到了赶紧捎个信,免得兄弟挂念。”

徐王氏却只顾流泪,竟不能言,只点了点头,就放下了帘子。徐卫与徐仲一直目送车马离去,这才打马回城。一路上,自然免不了叮嘱鼓励侄儿。随后,徐仲自去军营,徐卫则投宣抚处置司,辽军使者萧朵鲁不正在那里等着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