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8(1 / 2)

慕宣卿渐渐在暖和的被窝里陷入沉眠。

等到他的呼吸逐渐变得均匀,宗衍张开眼睛,笑着想在他的脸上印下一吻,但想想,还是落在他的头顶。

慕宣卿打定主意不拖他们的后腿,但还是在马车的前行中感觉到温度的差异越来越大,手脚越来越僵硬,终于见到太阳的时候他们在第一个目的地停下了。

慕宣卿裹着披风迫不及待地跳下马车,冷冽的冬风和温暖的阳光一起,格外的矛盾。最先映入眼帘的是远处巍峨连绵的雪山,如果不是气候太过于恶劣,他们的目的在于妥善安置这里的百姓,在这里游玩一番还是非常惬意的。

“六殿下,下官在这里久候了。”说话的是一个长相儒雅的中年男子,身上也穿着厚厚的棉衣,看上去是个正儿八经的书生。他身后还跟着一群人,有官吏有百姓,从冻得通红的脸来看的确是在这里等很久了。

“哦不知大人姓名”宗衍替慕宣卿整理好毛领子,背手问道。

“下官黎婴,是逸雪知州,听闻六殿下前来治理雪患,特来相助。”黎婴此番话说的滴水不漏,把宗衍抬得很高,也让百姓对他寄予期望,若是宗衍无法做出些成绩,恐怕再也无法树立在官员百姓当中的形象。

宗衍当然听明白他话里的意思,不免在心中冷笑,父皇的意思是让他在雪灾来临之前带着百姓找到相对安全的地方,并确保他们有吃有穿能安然度过这个冬天,何曾让他治理雪患,雪患是天灾,人哪里轻易能战胜得了

但是他没有傻到拆自己的台,“黎大人有心,看来也是一位关心百姓的父母官,相信有你的帮助,本皇子应对起来会得心许多。”

黎婴躬身道:“六殿下谬赞了。前方是灵雪村,已经为殿下备好了住处,殿下请。”

一行人浩浩荡荡往村中走,灵雪村因为天气的原因,房子的结构和其他地方有所不同,房屋下面的基石打得非常高,且墙体厚实。灵雪村的村长对于北狄六皇子的到来欣喜异常,从来官员都是在雪患过后才会来,他们不知道每年在寒冷、饥饿当中死去的人有多少,迫切需要有个人能主持大局。

虽然没听说过这六皇子品行如何、有何作为,也不妨碍百姓们对他有所期望。

村长把他们领进其中一间屋子,有些不安地介绍道:“六皇子殿下,乡野之地,没有更好的住处了,这房间自听说殿下要来已经打扫干净了,殿下”老村长见过最大的官就是黎婴,面对所谓的皇子能说出话来就不错了。

宗衍环视了一下房间,简陋、整洁,最重要的是只有一张火炕,很好,“本皇子也不是来享受的,这样就行。”

老村长满是褶皱的脸挤出一个笑容,太好了

黎婴道:“六殿下远道而来,想必也累了,下官等人先行告退,您请先休息。”

说话客气有礼,也更加的疏离,慕宣卿有一瞬间以为他是哪位皇子派来刁难宗衍的人,但见老村长等村民对黎婴的爱戴程度又觉得不太可能。宗衍拉着他到床边上坐下,摸摸被褥的厚实程度,不甚满意道:“陆扬,把马车里的东西都拿来。”

慕宣卿也发现了一张床这个不太美妙的事实,他刚想跑出去看看其他地方有没有睡觉的地方就被宗衍一把按在床上,“好了,趁他们整理东西的时间我们先睡一觉,过段时间不知道还有没有心情睡呢。”

慕宣卿挣扎:“我不想睡”整天在马车里吃饱睡睡饱吃过着猪一样的日子,他哪里还能睡得着

“就当陪我了。”宗衍丢下这么一句话,就抱着他不动弹了。

“”

就在他们到来的第二天,灵雪村也开始下雨。村民们脸上都有着担忧,据往年的经验,这场雨会下很久,不是没想过搬走,但祖祖辈辈的土地都在这里,没了这些他们要如何生存呢没有户籍、没有住的地方,走到哪里都会被叫做流民,他们是听说过被战乱饥荒各种灾难逼得远离家园的百姓,他们的生活有多凄惨。

宗衍冒雨披着件蓑衣就上山了,慕宣卿紧随其后。宗衍本不想带他去,就连他也不想从热乎乎的火炕上起身,何必出去遭罪呢

慕宣卿就说了一句:“我是你带来暖床的吗”

宗衍立刻被打败了。

村民们也要跟着上山,被宗衍制止了,他不喜欢这么多人跟着。陆扬一上山就没了踪迹,宗衍说黎婴给了他一张北疆雪山的图,他让陆扬大致去探查一番,黎婴此人深不可测,他不得不防。

此时黎婴也在听取手下的汇报,皱眉道:“没有关于那个宣非的消息了”

手下低头,“是,大人,那个人是跟着六皇子回宫的,只道是他的门客,别的就没了。六皇子从青阑回来之后行踪一直不明,应该是那个时候认识的。他们今日也上山探查了,不像是另有目的。”

“上山”黎婴沉吟片刻,道,“走,我们也去。”

21、初立威

宗衍决定雨天上山,是因为村民们说这场雨会一直下很久,等不到雨停气温就会骤降,到时候结冰是必然的,再想上山那是难上加难了。

他们在山上发现许多山洞,里面休整得很好,村长说那是有一年雪特别大,把房屋都埋住了,扫雪的速度怎么也赶不上落雪,于是趁着还能出去的时候收拾东西上了山,山上虽然什么也没有,但总比困死在自家房中好。那年这里死了好些人,所以他们才给自己留了条后路,在山上找了些山洞,藏了些粮食以备后患。

历史上不乏流民逃到他处却惨遭驱赶殴打的事实,他们一定也试过向最近的逸雪城求助,不过却吃了闭门羹,这大概就是他们誓死也不挪窝的原因之一。

慕宣卿叹道:“北疆百姓众多,单凭一个城的帮助有点不现实。”

“宣公子说的不错,这么多的百姓若是同时涌入逸雪城,势必会对逸雪城带来混乱,到时候就不是天灾而是人祸了。”黎婴找到他们时正好听到此话,非常赞同他的说法,当初他们还就此事上报朝廷,可是一直没有回应,他们又不能擅自做主,只好不了了之。

“若是我们国家也有祈天者就好了,青阑就没有这么多的灾害。”黎婴身后一人想往地说道,没有看见慕宣卿僵直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