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云笼罩着皎洁的明月。
李长风手里捏着一个鱼刺,满意的打着饱嗝剔着牙齿。
尼古拉还算是比较会做事的,看到李长风给他选了一个那么好的地方,作为他们极地熊人的部落,高兴的他,将第一尾打上来的陀螺江红鲫鱼,就送给了李长风。
每年来到陀螺江里面捕鱼,几乎是极地熊人,度过冬季的主食,这些鱼,生活在陀螺江的水底,里面的营养丰富,而且没有天敌,所以长得都异常的肥硕。
李长风曾经的时候,也有过捕鱼的念头,可是表面上波澜不惊,流淌平缓的陀螺江,实际上,不知道有多少的暗涌和急流,有的时候,看着江面上的一个小小的漩涡,那么水底可能就是有暗涌出现,下去就会出危险。
由于陀螺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再加上,天外天一直在建设,抽不出人手,所以李长风就放弃了这个打算。
不过,极地熊人的出现,让李长风重现的燃起了这样的念头。
天外天的未来,毕竟还是要像,其他的城一样,生意上的交流,才是的最健康的发展,李长风当然不会天真的认为,天外天可以闭关锁城,自给自足,民生欢乐。
来自先进文明的华夏世界,李长风深深的知道,没有交流的危害,可是,交流的前提的,首先要有物资的消耗,或者是物品的产出,其次就是消费的人群。
天外天现在有什么
李长风伸出一只手,他都不敢伸出一个手指。
有毛
天外天有的是空地,有的是荒草,唯独没有特产,没有的人口。
可是极地熊人的出现就不一样了,如果陀螺江红鲫鱼可以大规模的量产,那么,这将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收入来源。
因为玉龙帝国是内陆国,鱼类的供应,原本就不足,所以,如果到时候量产,一定不愁销路,不过在这之前,李长风还是将主要的打算放在粮食上。
解决了基本的吃喝,才能有进一步的追求,他决定,等塞娅好了之后,带着这些精灵回去一趟。
主要目的就是看看,是不是真的像塞娅说的一般,有能结出像自己脑袋一般大的粮食的树,有的话,就弄一批回来,因为他觉得精灵还是比较好相处的种族。
“咦,灵子大人”
剔着牙,思索着天外天发展的问题,李长风不知不觉的就来到了外面的空地上。
荒野中,虫鸣四起,临近冬天的到来,它们在进行着最后的呐喊,恍然间抬头一看,李长风才发现,公孙灵正一个人孤零零的站在空地上,抬头看着天上被淡淡的云层遮住的月亮发呆。
“呵,是李公子啊。”
听到李长风的声音,公孙灵回头冲着李长风拱了一下手。
“怎么,一个出来发呆啊,你女人呢”
将手中的鱼刺扔到地上,李长风有些不自在的走了上去。
自从和公孙三娘发生了那么荒唐的事情,李长风一看到公孙灵就有些不自然。
“今天真是让李公子见笑了,不知道小蝶姑娘有没有生气。”
公孙灵没有回答阿朱在哪里,只是诚恳的向着李长风倒了一个歉。
“嗨,别往心里去,阿朱是个直爽的女人,只不过是一时说顺了嘴,小蝶不会介意的。”
李长风挥了挥手,显得不以为意。
“其实我真的羡慕李公子,身边能有这么好的女人。”
看着李长风大大咧咧的样子,公孙灵轻笑了一下。
第一卷第二百一十章 离家出走
“别这么说,你这样,我还得提防着你,你家阿朱就挺好,别乱打我女人的主意。”
大大咧咧的往地上一坐,李长风丝毫没觉得,这句话会将公孙灵窘迫成大红脸。
“呵呵,李公子真是不拘小节的人,以前的事情早就过去了,不要再提了。”
公孙灵低吟了半天才给李长风安了一个高帽,因为这句话,实在是不好接。
“得了,说吧,是不是有什么心事,这一段时间我早就看出来了,闷闷不乐了的,镇国王,把你交给我,我可不敢让你出事,等她来了,看你这样子,不得将我这天外天拆了啊,就算为你解解闷。”
往草地上一趟,李长风惬意的翘起了二郎腿。
“唉李公子,我现在的真的越发的发现,你身上,有一种常人没有的魅力了,说实话,如果我要是女人,一定会缠着你。”
“别”
李长风一个激颤,连忙打住了,公孙灵的这句话,让他想起了米敏。
这个男人是李长风永远的噩梦。
“咱还是老老实实的聊会天吧,我就是个粗人,哪有什么魅力,说吧,是不是心情烦闷啊。”
“是啊什么事情都瞒不过李公子。”
学着李长风的样子,公孙灵也是往地上一躺,可是他突然觉得躺在地上一点也不踏实,然后又坐了起来。
“李公子,实话实说,其实我觉得自己过的一点也不快乐。”
坐在地上,公孙灵,扭头看着躺在地上的李长风,李长风是在天外天唯一一个他能倾诉的人,他想诉说一下自己的苦闷。
“奥,为什么啊”
李长风双手枕着脑袋,闭着双眼,嘴里叼着一根草,惬意的晃着二郎腿。
“因为我感觉自己的一生,非常的失败,说实话,虽然我比你年长一些,但是真心觉得,没有你的阅历丰富和成熟。”
说到这里,公孙灵惆怅的抬起了脑袋。
“废话,老子两条命加起来都接近五十岁了。”
对于公孙灵的牢骚,李长风轻声的嘀咕了一阵。
“你说什么”
公孙灵没有听见。
“没什么,我说,这很正常。”
李长风连忙换了说法。
“穷苦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嘛,我虽然生在的将军府,身份地位也算不凡,可是你不知道,我母亲是檀藏帝国的逃亡女,在将军府里,我们这一脉,非常的没地位,被人欺负惯了,然后成长的快了点,男人嘛,一番风顺成长起来的,总是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