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我都已经买好了去苏州的机票。昨天晚上我们还兴致冲冲地谈论着苏州的美景,可能会遇到的人和物,为什么这一刻,却已是天涯相隔
手抖得越来越厉害,连手里的纸片都仿佛变成了千斤巨石。
有什么湿热的东西从眼里涌出,啪嗒啪嗒地低在信纸之上。
就像窗外永远也停不下的雨点。
本以为失去了那么多,这一次,一定可以抓到了
我曾无数次对自己说过,下一次,下一次如果我再遇到我心爱的女孩。
我一定不会让她溜走了。
无论如何也不会了。
没想到,到了最后,我还是又一次失去了。
我轻轻地拿着信纸,只感觉到今天的空气是那么的寒冷。
冷到心底的冷。
然后,我忽然想到了什么。
轻轻的,我把信纸拿到了嘴边,看着信纸上的那一抹淡淡的红唇,我的眼泪抑制不住地哗哗流了下来,我哽咽着,对着那抹红唇,我缓缓的、几乎麻木的,一点一点地低下了头,然后闭上眼,吻了下去。
红唇还是那么的温暖,带着清淡的芳香。
就像月子本人的味道。
这个唇印,是月子留给我的最珍贵的宝物。
我一生也享用不尽的珍宝。
吻了很久,我才把信纸轻轻拿开。
朱唇离开,伊人已去,倩影化单。
那一刻,我已是满面泪水。
手一抖,信封落地,我弯下腰,却忽然发现信封的背面还有一行字:
“我愿化作一阵清风,伴着月影,连接两地的星空。”
清风
月影
看到那一行字,我的心头一震,那一刹那,我才终于明白了月影清风的真正意含义。
这才是月子的心愿吧。
我站起身,目光不受控制地偏移着,我的视线滑过月子留下的那一幅又一幅油画。
一幅幅的画,色彩斑斓,如梦如幻,记录着她在中国每一天的回忆,代表她和我、雪绮在一起的每一天的珍贵回忆。
180天,半年的回忆。
然后,我忽然注意到了,最开始的时候,月子所画的都是一些风景画,写生画,那是搬入别墅那一天我看到过的。但是,随着日期的推移,渐渐的,我发现,到了最后,月子画里的景物却不再是风景了,而是人物与景物的结合,画里有我、雪绮。
尤其是我。
原来月子一直都在偷偷地关注我,画我。
为什么,我之前都没发现
为什么我都没发现月子的心思
我感觉到心脏在剧烈地鼓起,又迅速地瘪下去,一次又一次,重复着如潮水般冲击而来的现实让我感觉到世界都在褪色,在变得暗淡无光。
我感到自己全身的力气都在倒退,就像潮水一样在退去。
目光最后一次偏移,我定格在了月子床头柜上。
那里有一幅色彩鲜艳的油画,像是最近才画的。
那是这间卧室最大的一幅画。
画上是一个大太阳,太阳下是一幢朴素的小屋,而小屋前,站着三个人。
我、雪绮,还有月子。
在太阳下,我们三个人正在画像里微笑着
笑得那么灿烂,那么幸福。
仿佛那就是永恒。
直到月子离开了,我才想起,我们居然连一张合照也没有留下。
我们之间的唯一留影,居然是月子那幅我、雪绮和她三人在一起的油画。
也就是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即使世界上有照相机这种东西,还会有那么多人执着地迷恋绘画,为什么他们会那么执拗地认为相机无法替代绘画。
因为画,能把绘画者也融入他所画的世界,而拍摄者却不能。
因为画,能够描绘出心中最美好的的永恒画面。
即便那画面像梦一样遥远,永远也不可能实现。
我终于明白了月子日记本上那句“落花知时节,谁解我心结”的含义。
也明白了月子在用小提琴演奏马斯涅的沉思时在沉思些什么。
我终于完完全全地明白了月子的心。
可是,她却已经悄然离去。
就像那一个又一个曾经离开我的女孩一样。
白亮的闪电刺破苍穹,整个世界都变成了黑白二色。
在这个黑白的世界里,只有满屋的油画,还是那么的色彩艳丽。
就像那一段段鲜活的记忆。
永不褪色。
“aa,月子姐姐走了吗”一直站在我身边,沉默了很久,雪绮终于开口问我。
我收起信,小心翼翼地叠好,忍着眼角的泪水,看着雪绮,道:
“嗯,月子姐姐她走了。”
雪绮的眼圈已经红了,她看着我,问道:“她还会回来吗”
我吸了一口气,疏通了堵塞的鼻腔。却看着雪绮,没有回答。
雪绮似乎从我的脸上得到了答案。
“她不会回来了,是吗”
雪绮似乎快哭了,可是,她还是没有哭出来。
似乎她在等着我的答案。
“她还会回来的。”我笑着对雪绮说,“她只是暂时回日本了。过一阵子就会回来。”
“那你为什么哭了,aa。aa,你在讲谎话。”雪绮对着我说,然后伸出了手,“信给我看。”
我看了雪绮一眼,却是把手里的信拿的更紧了,没有给雪绮。
“没什么好看的。反正,她会回来的。”
“给我看。”雪绮又倔强地重复了一遍,但是到了最后。我也没有把信给雪绮看。我只是拿着信,就那样绕开了雪绮,慢慢地走出了月子的卧室,出门的那一刻,我听到了身后雪绮的哭声。
我茫然地走到外面的玄关,蓦然转头,又看到了玄关尽头的阳台。
我拿起了手机,给月子拨通了电话。却无人接听
才想起,在上飞机之前,行李和手机都要被扣留,因为飞机上,是不能接电话的。
我就那样茫然地站在玄关上,傻傻地站着。
转头看见阳台,才忽然想起昨天傍晚月子坐在阳台上,穿着月白色的长衫,在暴雨中为我演奏小提琴的场景。
那时候,她就已经决定离开了吧。
她只是想为我演奏最后一曲。
真是可笑,在那之前,我居然都没怎么认真地听月子的曲子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