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728(1 / 2)

军,快看,人人的盔上都插着黑羽,是禁军”

“他们手里拿的是什么啊怎的还包着布”

“小声些,定然是咱们大唐的秘密武器”

“要是宋国公统兵就好了,定然杀得那些大食人哭爹喊娘,永徽年间,大食人杀入西域,最后还不是被宋国公给打回去了,还丢了中亚”

“休要乱说,这薛大帅也是不凡,那可是宋国公的妹婿,在辽东和通古斯野人连年大战,连宋国公都深为倚重,定然差不了”

百姓指点着快速开进的队伍,议论纷纷。

薛仁贵骑在骏马上,打量着行进的队伍,只见将士们个个昂首挺胸,士气高昂,战意炽烈,大为满意。

大军就不征战又如何,大唐的将士,每一个都是精锐当中的精锐,和平年代,他们戍卫地方,保护着大唐的安全,战争年代,他们全都会化身最为锋利的宝剑,任何敢挡在他们面前的敌人,都将被毫不留情的撕成碎片。

更何况,这一次他们要面对的对手是大食。

自从大唐与大食交战以来,就有数十年的历史了,在这数十期间,大唐与大食在外交、军事、经济上进行了你死我活的交锋,最终杜睿一战将大食重创,丢土失地。

不过在那场大胜之前,还有一场惨败,十余万大唐将士埋骨葱岭,这份仇恨已经传递了下来。

大食

无论在何时,都将士大唐的死敌。

上一次的大战,薛仁贵没赶上,这让他遗憾不已,好在这一次终于轮到他了,他岂能不激动,岂能不兴奋。

手刃仇敌,没什么是比这个更能让人畅快的了。

不单单是他,作为参与此战的大唐男儿,将士们倍加欣喜,当初的大战大唐虽然胜了,但是却没能彻底剿灭大食,这让将士们都不无遗憾,早就盼着再与大食一战,彻底定鼎天下。是以,要他们不士气高昂都不成。

报仇雪恨

兵败葱岭,让仇恨深深的埋在了每一名唐军将士的心里,现在报仇的时候到了。

杜学文,薛讷,杜耀祖,杜耀设等一众青年将领,簇拥在薛仁贵的身边,个个眼时闪着精光,异常振奋。

他们这些人都是唐军之中年轻一辈的翘楚,他们这些人都是听着父辈那辉煌战绩长大的,特别是杜学文,有杜睿这么一个父亲,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压力,他迫切的盼望着打破杜睿套在他身上的光环,凭借着一刀一枪杀出一番功名来。

人人都说虎父无犬子,可是杜睿这个虎父却给杜学文立下了几乎难以超越的一个标杆,杜学文出身名门,又是大唐军神杜睿的儿子,人人对他的要求都太高了。

从懂事到现在,杜学文听到最多的就是:“不要堕了你父亲的威名”

虎父无犬子,虎父无犬子,可历史上虎父犬子的先例实在太多了,心高气傲的杜学文自然不想当真成了那个犬子。

战国之时的名将赵奢,史书记载: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奢。奢因说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用之治国赋,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

秦伐韩,军于阏与。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不”对曰:“道远险狭,难救。”又召乐乘而问焉,乐乘对如廉颇言。又召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于穴中,将勇者胜。”王乃令赵奢将,救之。

兵去邯郸三十里,而令军中曰:“有以军事谏者死。”秦军军武安西,秦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振。军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秦间来入,赵奢善食而遣之。间以报秦将,秦将大喜曰:“夫去国三十里而军不行,乃增垒,阏与非赵地也。”赵奢既已遣秦间,卷甲而趋之,二日一夜至,今善射者去阏与五十里而军。

军垒成,秦人闻之,悉甲而至。军士许历请以军事谏,赵奢曰:“内之。”许历曰:“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不然,必败。”赵奢曰:“请受令。”许历曰:“请就质之诛。”赵奢曰:“胥后令邯郸。”许历复请谏,曰:“先据北山上者胜,后至者败。”赵奢许诺,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秦军解而走,遂解阏与之围而归。

赵惠文王赐奢号为马服君,以许历为国尉。赵奢于是与廉颇、蔺相如同位。

赵奢有丰富的军事思想。从阏与之战中“告之不被,示之不能”、“能为敌司命”、“反客为主”、“居高临下”等战略战术来看,他显然吸取了孙武、孙膑的军事思想。从他于赵惠文王三十年,与田单论兵法来看,他重视对战争形势和特点的研究,最后使田单折服地说:“单不至也。”

赵奢如此威名,人们对他的儿子赵括,自然也给予了厚望,不因为别的,就因为他是赵奢的儿子。

赵惠文王去世,太子孝成王即位。孝成王七年,秦军与赵军在长平对阵,那时赵奢已死,蔺相如也已病危,赵王派廉颇率兵攻打秦军,秦军几次打败赵军,赵军坚守营垒不出战。秦军屡次挑战,廉颇置之不理。

赵王听信秦军间谍散布的谣言,秦军间谍说:“秦军所厌恶忌讳的,就是怕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来做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