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737(1 / 2)

方向,一个是粮草。

大漠大阔无垠,缺少参照物,在大漠上行军,很容易迷路,但是这根本难不住唐军,唐军自打到了图尔,薛仁贵就下令,在当地人当中征集向导,为唐军引路,当地人归附大食帝国的时间到底不长,民心未付,更为重要的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钱买不到的,哪怕是忠诚,在付出了高昂的报酬之后,那些当地人立刻就踊跃了起来,对他们来说,无论是大食人,还是唐人,谁统治这里,根本就没有多大的影响。

大漠很广阔,三万大军所需的粮草多不胜数,想靠后方运输,这明显不可能,只能就地征发或者购买。

为此,从天竺道出发之时,唐军就携带了大量的茶叶、丝绸这些对异族来说,相当新奇之物,用这些东西与生活在沙漠之中的土著居民购买食物。

当然唐军也完全没必要这么费事,其实只要用抢的,什么都解决了,只不过薛仁贵牢记着杜睿的叮嘱,对待当地人,尽可能的要安抚为主。

在苏向的先锋大军离开图尔城三天之后,又一队唐军集结完成,这支军队为数三万,正是薛仁贵麾下的安南军,他们同样要从大漠之中进军,一路向西,作出攻击阿拉伯半岛的姿态。

之所以选在三天之后出发,而不是在苏向出发之后就进军,是在为薛仁贵计算过的,从大漠进军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为了让唐军突然出现在大食人的实现当中,对大食人形成泰山压顶之势的威慑力,就需要在时间上大体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最大的震慑效果。

要不然的话,唐军今天这里出现一部分,明天那里出现一部分,不过是添油战术,不仅达不到震慑大食人的目的,反而会让大食人觉得来此的不过是唐军的小部队,说不定根本就不会放在心上。

经过严密的计算,薛仁贵认为,有三天的时间差,估计也差不多了。

此刻薛仁贵身着明光铠,腰挎天子所赐佩剑,骑着骏马而来,来到军阵前,扫视唐军,只见唐军精神抖擞,士气如虹,战意高炽,不禁大为满意。

“将士们三日之前,苏将军所率领的安西军已经出发了,现在轮到你们了,我军此番能不能将大食人在埃及的全部兵力吸引过来,就要看你们能不能做好这个钓鱼的人我命令你们,一路之上,所见到的大食狗尽数诛灭,寸草不留”

“尽数诛灭,寸草不留”将士们爆发出惊天的吼声。

薛仁贵等人早就计较好了,不单单是安南军,三天之前出发的安西军也是一样,薛仁贵要求他们沿途所遇到的一切城镇,都要将大食人甄别出来,而后尽数处死,这么做虽然有些残忍,但是为了做到诱敌的目的,他们就是要激怒大食人,让他们过来复仇。

“出发”薛仁贵的右手朝西方重重划下,宛若惊雷闪电,气势不凡。

安南军的统领杜林对着薛仁贵一拱手,一接马缰,率先朝西行去,第一个踏上了征途。

“隆隆”三万安南大军紧随其后,随着杜林出发。

这时,薛仁贵突然注意到一直跟随他行动的皮纳尔眉头紧皱,似乎心事重重,即使不用问,薛仁贵也能猜到皮纳尔究竟在担心什么,不过即便这样,薛仁贵还是明知故问道:“皮纳尔公爵,可是有心事”

皮纳尔当然有心事,而且正如薛仁贵所料的那样,心事重重,到了图尔之后,皮纳尔通过一些途径已经了解到了拜占庭帝国的一些情况。

让他惊讶的是,那个连他都觉得愚蠢透顶的查士丁尼二世居然死了,而继承皇位的并不是他饿儿子,而是那个有着叙利亚血统的小亚细亚牧民,家乡为马拉什,早年曾协助查士丁尼二世复位,并向政府进献多头生畜,得到赏识而获得官职,官至安纳托利亚军区司令的利奥。

被查士丁尼二世委以重任,镇压菲莉皮库斯叛军的利奥在剿灭了叛军之后,居然在亚美尼亚宣布,自称利奥三世。

虽然自立为王,但实际上利奥三世还未成为拜占廷的真正统治者,因为君士坦丁堡仍然在查士丁尼二世的统治下,因此利奥三世勾结阿拉伯势力,接受阿拉伯的条件,以争取其支持,联合出兵攻占君士坦丁堡。

就在皮纳尔离开君士坦丁堡,前往长安求援的六个月后,利奥三世率军进入君士坦丁堡,杀死了查士丁尼二世和他的儿子,创立了伊苏里亚王朝。

利奥三世建国后,并没有履行对阿拉伯的承诺,阿拉伯因此率兵攻击君士坦丁堡,阿拉伯兵的陆军及海军分别取道小亚细亚及博斯普鲁斯海峡进攻。阿拉伯围城近四个月后,利奥三世借用流动之火的威力,终于击败了阿拉伯军队,暂时抑制阿拉伯的威胁。

在打败了阿拉伯人之后,基层出身的利奥三世对帝国体制的弊端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而对于四面受敌的拜占庭帝国,加强军事力量显然是重中之重。

利奥三世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之后,便如同历史上,他所做的一样,开始将他多年苦苦思索的改革付为实践。他竭力整顿税收的征收,改善帝国的参政状况,加强和完善军区制,给予新兴军事贵族以土地和财产,给予士兵以安定的生活。但这一切都同当时拜占庭帝国的教会发生了抵触,变得寸步难行。

在基督教获得正统地位之后4个世纪,教会的势力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以至到了畸形发展的地步,随着亚洲地区被阿拉伯人征服,这些地区的主教涌入帝国内地,使畸形发展的状况更加严重。

有一本教会的经书称:“人类分成两半,一半是僧侣,另一半是俗人。”僧侣人数的实际数字虽然达不到人口的一半,但他们所占有的土地却几乎占了帝国的半壁江山。而且他们还拥有免税权和其他特权。与此同时,帝国无地少地的平民却越来越多。要增加帝国的税收和劳动力,要有大量富饶的土地分给新兴的军事贵族,就必须拿富得流油的教会开刀,无论利奥三世本人的宗教思想如何,这已成为他的必然选择。

另外,基督教会在宗教本身的硬伤也使它成为了被攻击的对象。早期的基督教强调精神信仰,禁止偶像崇拜。但基督教随着它的发展也像许多其他宗教一样,逐渐走上了偶像崇拜的道路,圣像和圣人遗骨被修道院供奉起来,愚昧的群众认为对圣像的顶礼膜拜可以使自己趋利避害,而带给了修道院滚滚财源。而且对各圣徒的偶像崇拜有把基督教引向多神论的危险,这严重违背了基督教作为一神教的本质。基督教内部本身就有人对此十分不满,而利奥三世正利用了这些硬伤,发起了向教会夺权的轰轰烈烈的“捣毁圣像运动”。

利奥三世发布了第一道反对圣像崇拜的诏令,将供奉圣像视同偶像崇拜。这是向全国教会的第一道宣战书。随后,在全国发起了破坏圣像的运动。接着,由于教会违抗诏令,修道院的大批土地被没收,余下的土地也必须课税,修道院的数量被大为减少,大批修道士被还俗成为社会劳动者。

利奥三世得到了大部分军事贵族和宫廷贵族的支持,因为他们是这场运动的最大受益者,从中分到了大量的土地财产,部分开明僧侣和保罗派信徒也站到了这一边。而多数教会高级领导者则是反对力量的代表。

因为这项政策,拜占庭国内已经乱作了一团,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不甘心被利奥三世愚弄的阿拉伯帝国哈里发叶齐德,再次纠结了二十万大军,一千八百搜战舰,包围了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形势岌岌可危。

皮纳尔现在也很矛盾,因为他所效忠的希拉克略王朝已经覆灭,卑鄙的篡位者利奥三世成了拜占庭帝国的皇帝,他该怎么办

向新的皇帝宣誓效忠

还是利用大唐的力量颠覆利奥三世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