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2(1 / 2)

老猪奇刚一开口,但好像给什么东西捂住了嘴一样,四周又恢复了鸦雀无声。

沉寂,死一般的沉寂,叫人抓狂,沮丧,而又多么的无奈。

但是我就是要在这一团无声的黑中发掘出那东西,需要耐心,耐心,再耐心

因为,有些时候光明反而会使人迷路,黑暗却又磕碰出成功。

突然我脑海中有一闪念如迅雷般掠过我的思绪,我顿然醒悟,下意识地抬头一望

就这么一望,我发现我脑袋的正上方,有一只说不出形状的怪物正飘着

此时不抓,更待何时我几乎是条件放射般径直朝上猛扑上去,怪物猝不及防,给我抱个正着我听到“吱吱吱”几声怪叫,怀中的怪物拼命挣扎,几乎让它挣脱出去。我也急了,要是给它跑掉,搞不好我们这辈子都离不开这乌漆抹黑的鬼地方了。我连忙一个前滚翻把怪物死死压在身下,然后高声求援:“快打开电筒帮忙”

“嘣”地一声,渡边老头打开了防水狼眼电筒,与此同时,老蒋和老猪奇如饿虎扑羊般扑向我,像打橄榄球般,叠罗汉似的压在我身上我只觉一时间如泰山压顶,眼冒金星,差点就一口气背过去。身下怪物更不好过,“吱吱呜呜”地叫的更凄厉,在这四方通道里显得刺耳无比。

慢慢的,只听到身下的怪物渐渐没了声音,也不见了动静,怕没死也要残废。其实我也撑不住了,龇牙咧嘴地呻吟道:“老猪奇我靠快点下来啊我我就快给压死了”老猪奇这才醒悟过来,从我和老蒋身上跳了下来,搓搓手赔笑道:“不好意思,我还怕压不死那怪物呢,使了点力,你没事吧”

老蒋也站了起来,舒了口气,拍拍身子说:“好样的阿二你可得留心抱紧,别大意给它走了,我这就拿条绳子绑住它。”接着,老蒋和老猪奇齐心协力地把怪物来了个五花大绑,在确保怪物动弹不得后,我才颤颤悠悠地站了起来,只觉得头昏脑胀地难受无比。

渡边新吾移过防水狼眼电筒,用明晃晃的白光罩住怪物,打量起来。我和老蒋、老猪奇也上前,好奇地打量了一番。此怪若为人形布偶,柔软无骨,双目空洞,嘴尖似鸟,我瞠目结舌,根本不知道这是啥东西。

“据我所知,这叫精魅。”在旁边一直不出声的渡边新吾突然开口。

“精魅”我感到一头雾水,还是第一次听到这名字。

“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老蒋突然吟了一首诗句,渡边新吾望了望他,赞许地点了点头。

我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老猪奇也是莫名其妙,大声说道:“你两别演双簧戏了,什么金妹银妹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啊”

老蒋笑笑地回答说:“刚才的那句诗是鲁迅先生说的,里面提到的精魅是一种比较奇怪的怪物,不是鬼,而是叫魔形的精怪,即鬼神之属,亦称恶气、妖气、祸祟邪气、秽毒邪气等。形状较多且无形,性狡黠,会施法使人迷路,甚至拿泥土或者虫子给中了迷毒的人吃。”

“这样子啊”我恍然大悟,踢了捆成粽子的精魅一脚,原来鬼打墙的始作俑就是这怪物,难怪我们找不到北、急得团团转也走不出这四方通道了。

“对头,我还以为这怪物只存在于传说中,刚听了渡边先生提及,才醒悟过来。”老蒋看了渡边新吾一眼,带着赞许之情。

“你俩少在这眉来眼去,”老猪奇鄙夷地斥责,又说,“趁现在快走,真的能走出这四四方方的通道才行呢。”

我看了看老蒋,又瞄了瞄老猪奇,正色道:“老猪奇说得对,咱们赶紧趁机走出这四方通道,搞不好这家伙醒来,又不知道会出什么状况。”

第二十七章 洄澜巨石

大家听完我的话后,纷纷称是,老猪奇更把半死不活的精魅夹在腋下,说再走不出这四方通道就把这死东西踩个稀巴烂泄恨。我心中还是没有底,就怕除去精魅后还是被鬼打墙困住。我们心中七上八下地朝前走着,不时紧张地左顾右盼,担心又陷入折回原点的僵局中。就这么忐忑不安地走了大概5分钟,我们突然感觉到四方通道走到尽头,前方廓然开朗,现出一个大石洞。

我们长舒了一口气,终于逃离鬼打墙的窘境了。

“扑领母,果然是这鬼东西捣鬼看我收了你”老猪奇心中怒火难扼,一把抱起精魅,就要往地上石板狠狠一摔。

“别”我一把按住老猪奇的手,连忙说:“算啦,留他一命也无妨。”

“你秀逗了,”老猪奇气愤不平地喊,“它害我们还不够啊”

老蒋在一边帮腔了:“老猪奇,不宜滥杀无辜。”

老猪奇看了看我和老蒋,遂后又瞄了渡边新吾一眼,终于把高悬的精魅放下,像受了天大的委屈般说:“你们就是针对我,就看我好欺负”

老蒋抽出扬文匕首,割断精魅身上绳索,轻声唤道:“走吧,记得别再害人”

精魅像放出笼的鸟儿,围着我们转了一圈,便径直朝四方通道深处飞去,隐匿在里面的黑暗中。

我们把注意力放到眼前的大石洞中,看完后便喜忧参半:让人喜出望外的是大石洞顶上有一个光亮处,似乎隐约还看到外边的点点星光;可让人悲从心来的是这光亮处离地竟有百尺之距,似乎插上翅膀才能逃出升天。

我们顿时陷入无比纠结的状况

“开玩笑吧这比刚才鳄鱼泥潭上的陡崖还不靠谱啊,至少刚才可以用手爬,现在莫非要我们飞出去”我瞠目结实地说。

“就是啊,看来我们得困死在这里头了”老猪奇霎时间垂头丧气,气馁无比。

老蒋安慰道:“别慌,看看还有什么办法没。”

这时,一直在我们身后沉默寡语的渡边新吾晃了晃他的防水狼眼电筒,顺着顶上光亮处下移,说道:“瞧”

我们抬头望去,心里不禁暗自称奇。大石洞中,顶上的星光透过最上方的穴口笔直地投射下来,不偏不倚,刚好落在洞内一大水潭中央的一块巨石上。更叫人觉得奇怪的是,这块巨石光滑圆润、浑然天成,没有嶙峋巍峨的雄伟之态,也没有刻意雕刻的造作之嫌,像是历尽江水冲刷后的鹅卵石,可要大上千倍万倍。

远远望去,犹如仙境一般

正在我们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时,眼尖的老猪奇突然叫道:“你们看看上面四个大字”我靠近了仔细一瞧,正是“青天、白日”四字。

“这回我可真的知道这四个字的由来,”老猪奇说到这句不仅洋洋得意起来,“旧社会不就是青天白日旗么,青天白日满地红嘛,说明这块石头上这几个字就是民国期间有人刻上的,既然以前有人来过这,那肯定会有出口通到外边,大家放心,我一定会帮你找到出口,离开这个烦心地”

我一拍脑袋,惊奇地赞了他:“我靠,老猪奇你还懂这个耶,看来不是乱盖的哦”

正当老猪奇得意忘形的时候,老蒋当头泼了一盆冷水:“我看未必。”

我和老猪奇异口同声地问:“此话怎讲”

老蒋皱了皱眉头,慢慢地说了起来:“在古时候,金山的余脉一直伸入韩江,形成一个半岛,这个半岛形状就象一只龟的头一样,远在宋代,百姓就把它叫石。

正因为伸出了一个半岛,所以如果从上面看,地势就象拗了一个弯,折了一个角,所以叫折地。如果站在石上,韩江江水、涛声就象在脚下往上冒,所以古人用一句上联非常形象地描写了这个雄伟的景象折地河声奔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