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389(1 / 2)

感到诧异,他问谭政甫、6仁麒道:“你们觉得这是什么情况”

谭政甫沉吟片刻。道:“不管是什么情况,我们还是按命令在明日凌晨进攻,既然日军没有加强工事,下午就让弟兄们轮休。准备充分,晚上开始动身。”

6仁麒道:“晚上和下午差不多,日军没有空中优势,根本不可能有办法侦察到我们的行动。我们可以下午提前出击,天黑之后动进攻。而不是等到凌晨,我带队。”

谭政甫想了想,道:“也好,但还是我带队吧,让弟兄们快点做好准备,下午两点3o分正式启程。”

身为参谋员的吴诤没有异议,他只是觉得日军的举措很反常,同样的,谭政甫也知道这种情况似乎和第二集团军主力突进度极快大有关联,只是他很难说清楚日军的动机。

或许是放弃在第一条防线的防守,将兵力大幅后缩,也可能是收缩兵力打伏击,这就要看日军的最高方针是什么。

谭政甫不需要想太多,他的任务是执行东北国防军第二集团军部的命令,只是他脑海里一直有着这样的疑问。

显然是有问题的。

全营准备的很妥当,作为帝国最为精锐的王牌山地师,2o3营的装备是很不错的,拥有12辆山地轻型履带侦察战车,在情况较为复杂的时候,他们会放弃这些侦察车。

全营出击的话,这些侦察车还会背负着大量物资充当运输车。

他们没有后勤队,每个人都是后勤兵,需要比其他部队的士兵平均多负重1o斤左右,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他们是山地部队,他们甚至连牵引火炮都没有,营里只有迫击炮和火箭筒。

山地师和其他部队有许多的不同,他们是中央6军最早采用迷彩服的部队,全员身穿新配的4o式军装,这一次是全军都开始配备迷彩服,但在颜色上,山地部队还是棕绿系迷彩。

12辆山地轻型履带侦察车是全营的宝贝,不仅是迷彩漆色,还有新鲜的绿树枝叶进行伪装,全营5个连,加上营部指挥队总计773人,营部直辖的炮兵连配备六门迫击炮,连部炮兵队配备两门8o迫击炮,排一级辖编的迫击炮班装备一门6o迫击炮,常规步兵师的迫击炮班则是装备8o迫击炮。

中国6军相对世界在整体军事编制上一直是比较另类的,英法德美日的步兵班全员通常是在1o12人,苏联通常也是12人左右,而帝国中央6军每个步兵班一般是在1315人之间,如陈武那种比较特殊的情况,在基层一个步兵班能安排到2o人左右。

以日军为例,日军每个步兵中队会独立设有迫击炮小队,而帝国6军则相当于是将这个迫击炮小队分拆开安置在各个步兵班内部,帝国6军的每个步兵班通常拥有1挺轻机枪、12支35突击步枪、2支193o狙击步枪、1门6o火箭筒,其中有两支突击步枪配备3o榴弹射器挂机,而在山地师,一个步兵班通常会有34支突击步枪配备榴弹挂机。

陈武在第四集团军做了一个改编,将各迫击炮班和常规步兵班合并成一个大班。每个步兵班都有一门6o口径的迫击炮,全员数量也增加到2o人左右,此外,陈武通过自己在中央军部的关系说服蒋方震,将他的第四集团军的轻机枪大部分换成38通用机枪。

整装结束后,谭政甫带着自己的2o3营在下午3点左右从营部出,沿着山路一路向日军阵地西侧前进,山地师和各常规步兵师的侦察营都在战前更换了一批新装备,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微光夜视仪。这一装备在部队的大规模下使得部队的野战和夜战能力大为增强。

此次乱箭作战之前,由于东北国防军的微光夜视仪装备程度已经普及到班一级,平均每个步兵班都装配一套,整个作战计划中大幅度的将战斗安排在夜间进行,强调各部利用夜视优势和突击步枪的优势。大量在夜间主动搜寻战机,直属中央军部的特种作战第1师、第2师都已经调配至朝鲜战场,简称特1师、特2师,这两个师和空降1师、空降2师、空降3师加起来,5个师直属东北国防军军部,由蔡锷总司令亲自调配,此次也有一半投入到乱箭作战中。

如果作战顺利。谭政甫的2o3营就要提前孤军深入的突击到星州南侧地区,为空降3师的大规模空降做准备,如果作战极度不顺利,2o3营也要按另外一套计划前往居昌郡北侧的馆基里地区。配合空降3师协防,保护卫立煌部队不受夹击当然,谭政甫现在还不清楚b计划的具体安排,只有在必须的时候。刘赓云才直接下令让他这个营提前南下,不惜一切代价占领馆基里。哪怕全员损失也再所不惜。

战争就是这样,总有一些部队是注定要做炮灰的,打成了,你是英雄营,打输了,这就是你的命。

军队没有人权,只有结果。

谭政甫深知这一点,他也是心怀忐忑之情离开营部,带着他的2o3营走向了黑暗的行程。

茫茫夜色降临,远离主战场数十公里远,谭政甫和吴诤还是能够听到帝国6军的连绵火炮声,这是多年来,帝国6军再一次依靠炮兵决定战役结局的大战役,复杂的地形条件让装甲部队被迫退居二线,只有少量的轻坦克充当前线主力在山岭间飞驰。

谭政甫坐在一辆履带装甲车上,摇摇晃晃的在山岭间前进。

他其实违反了一个常规的军事准则,在这样的时刻里,他的营部很可能遭到日军的伏击,他和吴诤对此都很清楚,为此,他们前进的度并不快,并且派遣了两辆装甲侦察车在前面探路。

随着夜色来临,他终于可以放心的喘息一口,因为缺乏夜视装置,日本不太可能在夜间伏击他们。

他的部队就这样的继续向前,在山路间崎岖前行,这里的道路如此复杂,轮式车辆甚至无法通行,这也是他们山地部队要装备履带装甲车的原因,如果这种在t15基础上改进的bv4型履带装甲侦察车给了常规6军,那才叫真正的鸡肋,但对2o3营来说,bv4就是前所未有的好宝贝。

谭政甫也羡慕装备bt33坦克的主力装甲营,可那玩意在他们山地部队根本没法用。

全营的大部分士兵都只能靠步行,常年累月在燕山群岭中锻炼的身体素质让他们足以坚持半个月的这种程度的行军,即便每个人的平均负重达到了4o公斤。

怎么说的呢

坚持就是胜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