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44(1 / 2)

也不答话,赏给一些散碎银两也就算了。这样又过了三天,雪虎仍无踪影。玉娇龙心更急了,她想:雪虎该不会被什么野兽捕食了,不然何以这多人寻找都无下落。但她不禁又联想起罗小虎来,在这河北各府各县,四处不都在张榜捉拿于他,拿他不住,岂是因他已被强手所算,以他的机警和猛勇,谁也休想暗算于他。因此,她又渐渐放下心来,总觉雪虎也和罗小虎一般,哪会轻易落入野兽之口。因此,它多半还是窜到哪里去了,迷了归路,回来不得。于是,她又写出赏帖,将赏银改为二十两,想用重赏去激励村人,让他们去搜遍周围十里的田野草丛和垅坝树林,务求将它寻得。又过了一天忽有一个牧童到酒店来了,他年纪不过十三四岁,看去也还伶俐。他在店外逡巡了会,见店里无人,这才进到店来,口称有事要找失猫的客人说话。玉娇龙在房里听得,忙把他叫进房去,问他来意。那牧童这才说出一段有关雪虎的去向来:这牧童原是离这里十里以外一个村庄的人。四天前他在附近河边牧羊,忽见一只白猫在他的羊群中窜来跳去,他便去将它捉起一看,见那猫儿又肥又壮,全身雪白,长得好看极了。他见那里附近又无村舍,也不知哪来这样一只招人喜爱的白猫,一时难舍,便把猫儿抱在怀里,赶着羊群往回家的路上走去。不想走到半路使碰到他们村里的陶大爷骑着马过来了。陶大爷在马上看到他怀里抱的那只白猫,要过去看了看,问他是从哪儿弄来,牧童不会说谎,只如实说是从路上拾来。陶大爷便说这是他家逃出来的猫儿,硬将猫儿强占去了。牧童叙述了这段经过之后,又说道:“昨天我才听村里人说起这儿酒店里有位过路客官悬赏寻猫的事情,听他们所说那只猫儿的形状,与我拾得的那只一般无二。我想客官出了这么多的银子寻找这只猫儿,定是客官心爱之物,这才大胆偷偷前来报你得知。”

玉娇龙又是惊诧,又是心喜,忙问道:“为何说是偷偷前来那陶大爷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牧童气愤愤地说道:“听说过去曾在外地开过镖行,回村来后,上头专门结交官府,下头经常和各地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往来,在村里横行霸道,无恶不作。这附近几十里的人谁不怕他。”

玉娇龙:“那姓陶的家住何处”

牧童:“就住在这条河下十几里远的对岸,地名陶家庄。”

玉娇龙:“好,我找他去。”随即从身边取出十两银子,递给牧童。牧童却连连摇手说道:“我来不是为讨赏银,只是向你报知猫儿下落,好让你放心。”

玉娇龙强将银子塞到他手里,说:“多承你一片好心。我这就向他索讨猫儿去。”

牧童心神不安地说:“客官可千万别去。那陶大爷一向蛮横无理,又凶又恶,又有一身好武艺,加上他家手下人多,你去了要吃亏的。”

玉娇龙毫不在意地笑了笑,说:“我岂怕他。”

牧童犹豫着,似还想说什么却未说出口来。玉娇龙已经会意,便安慰他道:“你尽管放心,我自去找他,决不牵出你来。”说完忙吩咐香姑收拾行装,她便出店套车去了。

玉娇龙赶着马车,沿河行了十四五里,未到一个三岔路口,一条是沿河直去,乃是通向博野大道:一条向右爬上一座土冈,是条可通蠹县的小路;右边横跨一座石桥,则是通向河间的驿道。玉娇龙驱车上桥,举目望去,见桥头那边的驿道两旁,河岸十分平坦,沿岸下游约半里之远,有一座很大的庄院,粉白的围墙,八字形的庄门,却显出一种富豪气派。玉娇龙知道,那儿就是牧童所说的陶家庄了。她随即驱车下桥,直向庄前驰去。不到一刻功夫,车已到了庄院门口,玉娇龙停马下车,对香姑说:“你不用怕,我去向姓陶的讨还雪虎就来。”

香姑担心地问道:“你怎不带剑去”

玉娇龙:“我只以理索,并不想和他动武。”

香姑:“万一他不讲理动起武来,你赤手空拳,岂不吃亏”

玉娇龙:“投鼠还须忌器,雪虎在他手里,还是不带剑去为宜。万一动起手来,我虽赤手,难道还惧这般鼠辈”说完,她便昂然闯进庄门去了。

玉娇龙对一位正在院坝里刷马的汉子说:“烦你去通报庄主,说春龙有事见他。”

那汉子打量了玉娇龙一下,见他生得清秀异常,气宇不凡,不敢怠慢,连忙入内通报。不一会,他出来传了一声:“请”便领着玉娇龙步上石级,穿过前厅,直向后厅走去。未到后厅,厅前是一个宽大的院坝,坝上摆有石锁石担,一望而知是个练武场地。

玉娇龙穿过院坝,刚走到石级面前,只见从内厅大门内走出一人,年纪约在四十开外,矮矮的身材显得十分壮实,脸色微黑,浓眉下一双环眼,项下一口连鬓胡须。玉娇龙暗暗思度他,心想此人定是那姓陶的了。她正想着,那人说道:“在下就是陶某。不知春先生进庄找我何事”

玉娇龙不软不硬有礼有节他说道:“我数日前在东村酒店门前走失一只白猫,听说现在陶庄主庄里,特来谢领,希予赐还。”

陶庄主并不正面回答,只狡黠地说道:“我也闻听人说,东村酒店来了一位过客,为寻一只丢失的白猫,竟悬赏二十两白银,原来就是春先生,真是少有的慷慨大方。我倒想问问,这究竟是由于此猫真有这般宝贵,还是出于春先生的大方”

玉娇龙摸不透他这样问的用意何在,只含糊说道:“人各有癖好,陶庄主无庸多问,只求将猫还我,我仍照付赏银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