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永远的留在地下了。
默默的,从他们的墓地退了出来,我悄悄向村口走去。
村口,有一处昔日的神庙,如今在被火之后则已是残垣败壁,杂草丛生。在倒塌的神庙中间,有一个小小的坟茔,那是师父。
想要准确的将师父的尸骨从那火堆中分离出来已经是不可能了,我只能将就这里亲手堆出了一座坟墓。由于种种原因,我不能在墓碑上写明师父的本来姓名与辉煌的过去,却只能简单的刻着:这里长眠着长空青铜魔导师,红云历17871840年,黑铁法师雪戈之师。
带着无限惆怅,我回了城。
那日,十三殿下撒哈拉亲王,在最后关头意外出现,扭转了整个局势。随他回来的,还有一万精骑,此前,北方战线由于他的到达,而很快稳定了形势,战事在一个月之内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事实上,可以认为北地的战事在最初的狂败与敌人战线迅速拉长进入纵深腹地之后,就已很快的转入了双方的相持阶段。在他离开前线之前,还做下部署,严令军中不得泄露主帅回京的消息,违者处死,为了掩人耳目,还专门在军中找了一名外型颇似亲王的人替代他出席一些日常活动。
在这样的做好一切准备之后,撒哈拉亲王才冒险离开前线,疾驰三个昼夜赶了回来。
现在,所有亲王的对手,其他几位早有野心的王爷趁他出征期间而发起的政变阴谋,都已烟消云散,且都沦为阶下之囚。迫于这样的形势压力,早已老朽的摄政王终于正式宣布退位了,撒哈拉亲王被暂时立为监国太子,并号令全国知晓。所有人都知道,他已登上了梦寐以求的帝国最高权力的实质位子。只等北方的战事平息,他就可以显赫的战功名正言顺的登上大位。
同时,摄政王正式退位后,加号帝国大长公主,避居西郊皇家别院。我心中的那个疑问,即我的师父之死究竟是否为她的直接主使,则一直没得到当面问清的机会。不过,对这件大事,我已打算好,一定要伺机问出原委。而朗月公主,则加号帝国长公主,在太子殿下不在时可署理朝政,并且授命在公主府内广开幕府,招纳优秀人才,出入车杖则悉如旧日之摄政王。毕竟,对于长期以来帮助自己的嫡亲妹妹,太子殿下还是有十分的信心。此时,京畿所有防务,包括军队都统由朗月公主殿下管理。京畿部队由于六王被抓捕,而群龙无首,没经过什么抵抗就完全降伏了。京城的治安,目前也开始安定下来,步上了正常的轨道,繁华依旧,歌舞依旧。而平民,则依旧必须负担大量的义务,贫困依旧。
那几位发动政变的亲王,包括最后露出权力欲望之真面目的七王爷,一律定为谋反,贬为平民,终身监禁。这一事务,由于我的主动请缨,而交给我全权办理。为了免得与外界民众接触而出现意外情况,我命人将四、六、七、九王爷等四人一律戴上银面具并允许部分家人随行护送到西南一个偏远的小镇,从此,他们将只能过着软禁的生活。六王爷是沙儿的父亲,看在她的面上,我还命人特别优待,有什么需要都可以上报拨付。条件只有一个,禁止离开小镇十里之外。
至于所谓的“从逆”,太子本着宽大精神,一律既往不咎,除了极少数降级左迁之外,通常都官复原职。老小瘦,则由于我的干预而被遣往远离京城的东南边境。
这确实有点像是应了那句老话:攘外必先安内。
我因在这次事件中有功,而直接晋升为三等卫国侯,实封食邑一千五百户于京城东郊,赐宅第四处,准许拥有私人卫队八百人,赐姓梵。阿史那。同时,大概太子殿下在这次事件中也看出了我的武勇,将我任命为其属下绝地军团中的一名统制,成为一个可以统领万人的将军阶层之一员。我却觉得,恐怕他更多是出于另外一些复杂的情绪,例如忌惮,而不放心让我一人留在京城。毕竟,目前我的实力,魔武双修的能力,并不是一个秘密。
凌大哥,则被任命为我属下的一名游击将军。
本来,太子打算将六王旧部京畿部队十万人尽数遣返。我却觉得其中定有精英人才可以为我所用,当前,正是培植个人势力的时机,我需要组建自己的幕僚集团。因此,我专门为此面奏太子。
“殿下,您真的希望把这十万培养不易的精英部队尽数遣散”
“恩,孤确有此打算。他们是六王下属,尽管孤不打算再继续追究他们在附逆时的过错,但,也不能让他们再继续服役了。”
“您不会觉得比较危险吧事实上,他们之附逆多是受人蒙骗,而不是出于什么完整的理念。因此,臣认为,他们不会造成什么真正的危害。反到是不加以很好的利用,而将之任意放纵民间,才恐怕会弄出什么骚乱,说出什么不利于殿下您的言论啊”我委婉的陈述着利害关系。
略微沉吟了一会,太子做出了决断:“恩,卿所说确实有理,不能将他们随意放逐民间。那么,卿觉得应该如何处理此事呢”
确实,十万大军的去留,并不是一件可以随便处置的事情。
“殿下不是已经将臣编入您的部下了吗目前帝国正需要大量部队,而臣也不方便从您下属军队中另外分出一万人作为新的分队。既然如此,何不将他们中的大部分拉上前线呢当然,臣也有一点小小的私心,请求殿下允准。”
“说吧。”
“臣恳请将他们中约一万人编为我的直属标兵。这样,既不需要为此另外征兵,也不用从您的直属部队中分兵,就足以组建出一支精兵。殿下您意以为何”
“这样啊也好。那么,另外的人怎么处置呢”
“另外的九万人员,可留五万编入新的京畿卫戍部队,另四万则可跟随殿下开赴前线。这样,可说是节约了人力物力啊。”
“好,就照卿说的办。不过,卿最好提前于孤之前出发,以免前方有变。”
“谨遵殿下旨意。臣告退。”
说着,我领下太子关于这部分军队改编的亲笔诏书之后,就退了出来。
现在,我当务要做的,就是马上到卫戍部队营房选出我所需要的一万精兵。对于兵学之道,我以前并未多学过,只略从老师处得知一二。事实上,我的老师,昔日帝国太子是一名法师,对更多的其他知识虽多有涉猎,却并不怎么精通。而为将之道,恐怕就更非他所擅长的了。当然,这并不重要,毕竟,师父已用他的知识将我领进了各种人类既往成就殿堂的大门。
我觉得,部队战斗中,数量尽管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却又并非绝对。毕竟,任何多数在实际存在中都是以一个个分解开来的少数的形态而成立的。那么,更重要的因素就在于对数量不太多以免臃肿而又不太少以免单薄的精兵的灵活运用。
自然,我这样浅薄的领悟不一定就完全正确,因为战场的变化总是快于个人思考的变化。但毕竟,这是目前我所可以体悟到的唯一可以具体使用的用兵征兵的思路。
出了太子东宫之后,我就决定先不回府,而先去找凌玄发商量这件事。想来,他的经验应该多一些。
“大哥,接到新的任命了吗”
“做你的游击将军这个为兄已经知道了。今后大哥在外面就要叫你大人了啊。”
“其实,依战阵经验来说,还是大哥您要高明些。真的,让大哥做统制,小弟做你下属的游击将军,这应该更合适。”我谦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