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很容易勾起人的兴趣。
李辰喷发之后,心里顿时就坦荡多了,他慢步走出了厕所,坐到了院落里的小椅子上,欣赏这个村子的黄昏。
天还没有彻底的黑下来,大街上时而就传来说笑的声音,李辰隐约听到了关于自己的议论。
“你们知道吗一枝梅领着个年轻的男人回来了,而且他们两个进去之后就再也没出来,不知道在干什么呢”
“一枝梅都寂寞了这么多年了,他们两个一定在干那种事呢,一枝梅一定舒服坏了。”
“哈哈哈”
“我觉得一枝梅不是那种人啊,也许那个年轻的男人是她家的亲戚呢,你们别乱说了啊”
“就是啊,一枝梅是个很好的女人呢,单身这么多年了,村里的男人们不管怎么勾引她,她都不上钩,很不容易了。”
李辰并没有觉得这些议论有多么奇怪,因为人都是有好奇心的,但他还是决定到街上走一走,否则村里的人会越来越好奇的,如果一枝梅听到了太多的议论,不免会有压力的。
李辰双手插到裤兜里,走到了街上,街道很窄,比海景市的辅路还要窄,两边都是整齐的砖瓦房,虽然这个村子里的人物质生活水平一般,但他们的住房条件还是比较宽裕的。
村里的人看到了这个年轻的男人,他们不知道这个男人从哪里来的,也不知道他是来干什么的,只是觉得他的气质与村里的人很不同,像是个读书很多的人,又像是个矫健的运动员。
李辰沿着街道向前走,吸引了几十个人好奇的目光,但是他们并没有对李辰说什么,就那么好奇地看着。
第399章 味道很顶 2
李辰绕到了另一条街上,村子本来就不大,这条街上的人也知道一枝梅领了个男人去他那里,就是这个年轻的男人了。
坐在石台上的一个胖女人问开了:“你是哪里的人啊看你的样子,好像是从市里来的。”
“是啊,我是从海景过来的,来高山村住一段时间,欣赏一下这里的自然风景。”李辰笑着说。
果然是从市里来的,胖女人很为自己的眼光而骄傲,她又说:“你怎么住到一枝梅那里了”
“我跟她有点亲戚,我该叫她姐姐的,所以来高山村玩,就住到她那里了。”李辰说。
原来是这样。
高山村的人没想到,一枝梅在海景市里还有亲戚呢,而这个年轻的男人显然还是第一次来村里。
“我们村里是不是比市里凉快多了”
“是啊,很凉快。”
“那就多玩一些日子呗,山上可好玩了。”
李辰干脆坐到石台上跟大家聊了起来,李辰很健谈,很巧妙地回答着大家提出的问题,他几乎是融入了这个村子的氛围之中。
虽然大家都很爱议论别人家的事,但总的来说,这个村子里的人是很朴实的,待人也很真诚。
当一枝梅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她坐起身,很是无奈地轻叹了一声就下了床走到了院子里。
“弟弟,李辰,你不在了吗”
一枝梅喊了几声,没人应答,她猜想李辰应该是到村子里转悠去了,一枝梅已经在这个村子里生活了三十多年,从出生那一刻就在这里了,现在父母都不在了,那个该死的男人也跟大城市的富婆跑了,可她依然生活在这个村子里。
她对这里的一切都太熟悉了,熟悉到了腻歪的程度,她真的觉得这里没什么好的,有时候她很想离开,可她又不知道自己离开了该到哪里去。
一枝梅坐到了院落的椅子上,她的酒醒了,可是醉酒时的记忆还在,有点模糊,却也很真切。
她记得,是李辰扶着她上厕所的,李辰帮她褪了裤子,褪了内裤,李辰说他是闭着眼睛的,可李辰的手背却碰到了自己那个地方
“李辰当时是不是真的闭着眼睛,他是不是偷偷地看到了自己的身体那么诱人的场景,难道李辰的定力就那么好,他真的什么都没看到吗”一枝梅疑惑地自语。
她很快就听到了脚步声,知道是李辰回来了,她马上就停止了自语,既然李辰说他什么也没看见,也没意识到碰到了她的那个地方,那么自己干脆就装作没事人吧,这样会更自然一些。
一枝梅起身笑着说:“回来了呀,在村子里转了一圈,什么感觉”
第399章 味道很顶 3
“我觉得这里挺好的,风景美,人也很好。”李辰微笑说:“我在街上跟人们聊了很长时间。”
一枝梅对这里的人很熟悉,知道这里人的好处,也知道这里人的毛病,一枝梅狐疑说:“他们没议论我们什么吧”
李辰也不想隐瞒一枝梅,因为就算自己刻意的隐瞒,那么一枝梅也会猜到的,李辰释然笑着说:“我就是坐在院落里听到他们的议论,所以才出去走了走,有些村民觉得我俩的关系不正常呢,以为你把我弄来是为了干那种事”
第400章 互相放电 1
一枝梅知道,虽然高山村的人没见过什么大的世面,可他们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尤其是想象起那方面的事来,总是能达到天花乱坠的地步。
听到有村民怀疑自己和李辰关系不正常,一枝梅有点紧张了,因为她本来就是个离婚的女人,最怕别人怀疑她这个了。
“我就知道那些人有嚼舌头根子的,你是怎么对他们说的”一枝梅疑惑地看着李辰的脸。
“我对他们说,我是你在海景市的一个亲戚,说你是我的表姐,我来高山村玩,所以就住在你这里了。”李辰笑着说。
“你还挺会说的,哈哈,你这么一说,我的心里就轻松多了。”一枝梅的笑脸又风情了起来。
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李辰和莫采盈一直在用电脑聊天,门开了,一枝梅端着茶水走了进来,微笑说:“弟弟,我给你泡了茶。”
“姐姐,你把我伺候的可真周到。”李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