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过五味,酒过三巡。
伊都立已经有些醉了,已经有些不老实起来。脚下勾着身边陪酒女子的金莲不说,手也在那女子脸上摩挲着,嘴里气喘吁吁。若不是顾忌侄儿在旁,怕是他就要立时掀腰带了。
海子边的这些菜馆,养的都是私妓。多是从南边买来的姑娘,专门招待内城权贵的。除非有人介绍,否则这边的菜馆鲜少对外接客。
一天不过是卖三、五席面,主要吃的是这个情调。
大清律虽规定,官员不得嫖妓,但是又没说不让官员吃酒。
这些女子,也不在妓册上,多以奴仆下人的名义圈养。
伊都立身边的,是个尚未开苞的少女,不过十三、四岁。今儿还是头一遭待客,哪里受得这个,已经羞得面红耳赤。想要求饶,还不敢,只能羞羞答答地受着。
伊都立却是爱这一口,抓了那少女的下巴,将手中的酒倒进她嘴里。
那少女不敢避散,被灌得一激灵,身子已经僵了。
伊都立已经忍不住,探过头去,在那少女的樱桃小口上啄了一口,起身将把她横抱起来,笑着对仕云道:“该干点正经的了,你也男人些,别跟个娘们似的。”说着,摇晃着出去了。
屋子里只剩下仕云同他身边陪酒的女子,仕云为韩江氏的事犯愁,也吃了不少酒,有些醉意。
却是觉得身子发热,不过他头脑去清醒着,寻思找个什么理由,将身边的女子打发下去。
“哎,你”仕云回过头,刚想要对那女子说话,就见那女子转过半拉身子,看着门口,脸上已经是两行清泪,露出几分凄苦无助来。
“你怎么了”仕云见她这般,心里生出几分不忍,开口问道:“莫非,是我叔叔负了你”
想着叔叔向来风流,仕云心里生出这个念头。
那女子闻言,忙摇了摇头,将眼泪擦了,低声道:“奴家不认识那位大爷,月娘是奴的妹妹,她才十三”说话间,眼里已经又涌出泪珠来。
仕云伸出手指,将那女子眼下的泪擦了,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虽然这女子陪了半晌酒,但是因仕云不上心,没有留意她的名字。
那女子低声回道:“奴家叫晴娘。”
说话间,就听的外头隐隐地传来女子的哭泣声。
晴娘脸色刷白,紧咬着嘴唇,泪珠在眼眶里打转,看着甚是惹人怜爱。
仕云伸手,将她轻轻揽在怀里,道:“没事的,叔叔惯会疼人,你妹子没事的”
怀中女子嘤嘤哭着,仕云只觉得口干舌燥,热得不行
韩江氏这几日就住在初瑜院子的厢房,今晚却是难以安枕。
虽然初瑜说的婉转,但是韩江氏也明白她话中之意,有一权势之人,想要纳她为妾。
若是她想要用守贞不嫁来做幌子,往后怕就是难以再嫁人。
如今最好的法子,就是她早些嫁了,绝了对方的心思。
因是月初,外头没有月光,屋子里也漆黑一片。
韩江氏坐起身来,靠着床头发呆,哪里有说的那么便宜
她一个寡妇,哪里就入得别人的眼,还不是她露了钱财,惹了眼。对方要是真不择手段之人,还会在乎她守了一次寡,还是守两次么
这世上,哪里能靠得了别人呢
曹家能庇护她如此,已经算是仁至义尽。
嫁人她虽没做过人家一天媳妇儿,却是见过堂婶、堂嫂们的日子。
整天里想着讨好丈夫不说,还要装做贤良,对待家里的妾室通房。
女人,哪里有好日子过
失父失母,天地间只剩下她孤零零的一个。要是再变成了戏词里的弃妇、怨妇,岂不更是可怜
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六百一十六章 宿命中
转眼,到了二月初八,释迦牟尼出家日。
初瑜已经回府,约好了曹佳氏,侍奉李氏、高氏等人去拈花寺祈福。兆佳氏得了消息,带着媳妇静惠也跟着前往。另外,还有紫晶、田氏、惜秋姊妹、韩江氏等人随行。
车子、轿子,浩浩荡荡地队伍,从曹家出来。
曹颙正赶上休沐,护送着女眷前往。蒋坚整理文书,智然则是惦记着拈花寺的素,与李卫两个跟着曹颙同往。
城里的寺庙,虽然都做法事,但是多数已经由权贵人家的女眷定了,封出院子来,不让百姓随意出入。
因此,也不怕受了冲撞。
待安置好女眷,曹颙与智然、李卫出来,到僧舍喝茶。
煮茶的僧人,法号圆空,已经八十多岁,眉毛胡子都白了,有几分得到高僧的模样。
他早年曾在江宁清凉寺挂过单,与智然的师傅有旧,同曹颙的祖父也有些交情。
虽说曹家这几年,也京城在这边做法事,但是圆空因年岁大了,鲜少见外客,还没有同曹颙见过。
因智然这大半年,寻访了不少得到高僧,同圆空辩过几次禅,投了老和尚的契,才成为老和尚的座上宾。
见了老和尚,智然合手作揖,随后介绍曹颙与李卫两人,看到曹时,老和尚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看到李卫时,也是有些怔然。不过。他的目光最后还是落到曹颙身上。带着几分说不清道不清地探究之意、
曹颙只是觉得殿前人多,才跟着智然来躲个清静地,原没想别的。
如今,他却是被老和尚盯得有些毛,想起蒙古大喇嘛来。
听着隐隐传来的钟声,在这古香古色的庙宇中,对于神佛鬼怪。曹颙也不敢妄腹诽。那种仿佛能看到心的眼神,真的很能蒙人。
一时间,曹颙很是矛盾。既是希望老和尚能看透他的来历,也怕老和尚看透。
小火炉上地水已经沸腾,老和尚却是枉若未闻。
“大师”智然瞧着不对。开口道。
老和尚这才转过身子,曹觉得身上的压力少了许多,端起茶盏来,掩饰己的失态。送到嘴边,才现茶盏是空的。
他直了直身子,不由嘲,再抬起眼时,已是随意许多。
智然看在眼睛。眼里多了几分笑意。
李卫性子虽跳脱。但是对上了年岁的人都甚是尊敬,安安分分地坐着。看着老和尚泡茶。
老和尚将茶泡好,给众人倒上。
屋子里一片静寂。只有茶香沁鼻。
曹颙不是专家,对茶也没太大嗜好。但是嗅了嗅茶香,再看看茶汤,仍是认出这就是沂州地冬茶。
沂州的茶园,虽是曹颙买的,但是家却是一亩也没留,都分赠了亲朋。
老和尚足不出户,怎么能淘换来这茶来
是小和尚从十三阿哥府淘换来的曹颙看了智然一眼,智然却也望着茶汤,没有既可品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