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已经指派新的漕运总督人选,施世纶虽清廉无二,到底上了年岁。等到他伤瘙愈后,要是不出意外,这老爷子就该调进京做堂官,或者入内阁了。
能与这样一位流芳后世的名宦同朝为官,曹颙也带了几许期待。
日子过得正好,就出了一件大事。
陕西四川总督年羹尧,又开始打口水官司。
要说这位爷,“骄横”二字,在他身上一览无余。明明是“过江龙”却丝毫没有自觉,上一次。他状告陕西巡抚衙门与布政使司衙门前任主官与属员,将陕西上上下下大小官员都牵扯进去,闹得沸沸扬扬的,最后朝廷也不过是处置了几条小鱼小虾米。
这一回,年大爷又挥刀指向进藏官兵。
一句“公策旺诺尔布软弱。副都统常龄、侍读学士满都、员外郎巴特麻等任意生事”就将进藏的文武官员一网打尽。
要知道,这个时候,正是吏部议功的时候。
进藏这些官兵,虽没有同准格尔兵真对上,但是一个收土之功是跑不了的。这几位带兵的主官,不能说连升三级,也算立了军功,前程一片大好。
年羹尧一个疏折,就将这些“有功之臣”尽数变成“待罪之人”
这般胆大,直令曹颇也要钦佩几分。
曹颙都有些怀疑,日后四阿哥容不下年羹尧,是不是因为这家伙太爱得罪人。
这被弹劾的又是国公、又是都统的,也都有些权势背景,如何肯束手待毙。
在年羹尧弹劾旁人的折子送到御前时,弹劾他的折子也到了。什么年羹尧听信喇嘛与知府微员捏造之言,阻挠毁谤将军官员,擅奏撤兵,云云。
这官司打到御前,总要有个结果。
除了驻西藏主将策旺诺尔布不动外,其他年羹尧所弹劾的那些官员与被弹劾折子中提及的喇嘛与知府。全部离职回京待审。
如此一来,看着是正反双方一视同仁。实际上,却是便宜了年羹尧。因为这几人空的缺,除了康熙指派几个,其他几个,康熙命总督年羹尧举荐。
想来,后世小说话本中鼎鼎大名的“年选”就是此时开的先河。
要知道,康熙近年来,因年老体衰的缘故,对于督抚大员多有防备。有几个督抚,最后落马问罪时,因“举荐补缺”的缘故,还加重了罪责。
现下,康熙却是在明发天下的旨意下,给予年羹尧“荐人”权力,堪称隆恩。
这场御前官司,还没有开打。年羹尧已经赢了。
曹颙想起八面玲珑的年老爷子。只能叹息几声。
到了七月底,由钦天监敲定了行围的日子。
恒生欢喜不已,如今就盼着去见识这大场面。这些日子,他每天骑马去热河行宫伴读,偶尔还随着几位小阿哥在行宫外的草场上跑马,马术精湛许多。骑射功夫,也比过去精准。
这之前,曹颙还担心今年行围之事泡汤。
户部轮班时,曹颙见过康熙两遭。一时之间,倒是看不出气色好坏来。六十九岁的老者,垂暮之年即便再精神篓标也难掩老态。
康熙的屋子中,甚至有了腐朽之气,那是生命即将逝去的味道。
若是不出意外,这是康熙有生之年最后一次行围了”
第十二卷 奉天运 第九百五十八章 熊
到底是塞外,进入八月,就已经能感觉到秋意浓浓。所谓的行围,更像是一场练兵。十来万八旗兵丁,簇拥着圣驾,从热河起行,一路往北,前往木兰围场。因所在地是木兰,多在七、八月份举行,所以又称“木兰秋弥”。这种十来万大军齐动的壮观场面,曹颙已经见过数次,并不觉得稀奇,心里反而很市侩地算着这一次“秋弥”的费用是多少。
不说旁的,但说皇帝赏赐参加行围的八旗兵丁与来朝的蒙古王公银钱,一次行围下来,没有百十来万是打不住的。不过,这行围也必不可少。对内,练兵是否真有成效不好说,可以让八旗上下认定皇帝为共主,近距离感受皇恩浩荡。对于旗丁来说,参加一次或者数次木兰行围,是可以对儿孙吹嘘一辈子的资本。
对外,通过这种形式。加强与蒙古王公的联系不说,还变相地加恩蒙古兵丁。
蒙古人,就在这一年一年的“恩赏”中,褪去了狼性,成为满清的看门大。
这一次行围下来,要二十几天。
除了大规模的几次围猎外,其他时间,就是各种宴饮比赛,加上正赶上中秋佳节,营地上很是热闹。
十六阿哥的日子却是不好过,本来就忙,又赶上肠胃不舒坦,腹泻不已。
曹颙得到消息,过来探看时,十六阿哥已经熬得小脸蜡黄,双眼都注陷进去。
曹颙见状,唬了一跳,道:“不会是痢疾吧”
痢疾的话,可是传染的,虽不会飞沫传染那样严重,但是通过粪便污染土地与水源,人畜交叉感染。
如今可是在围场,十几万兵马驻扎,要是真的诱发痢疾,也是件很麻烦的事儿。
十六阿哥白了他一眼,不满道:“你就不能盼着我好些不过是前儿见弘历他们几个烤鹿肉。跟着吃了几块,许是没什么熟。”
曹颙听了,倒是想到自己儿子身上。小孩子肠胃更娇嫩,不过恒生在安置在他的帐子中,这两日活蹦乱跳,并不见什么异常。
想到这里,曹颙看了十六阿哥一眼,倒是带了几分鄙视。
这家伙,自打离了上书房,就开始养尊处优,身子虚胖。如今,连几块烤鹿肉都受不了了,早年可是一顿能吃两只烤鹿腿的主儿。
“行了,有这样探病的么是来看爷笑话吧”十六阿哥见曹颙憋着笑,没好气地说着,视线却落到曹颙提着的小包裹上:“还好,没有空手来。带了什么好东西过来,爷难得病一次,你可不能糊弄爷。”
曹颙不理他,径自在榻前寻了把椅子坐下。
十六阿哥满心好奇。哪里按捺得住,探起半个身子,抢过曹颙手中的布包。
“什么东西,这么轻”他一边嘟囔着,一边打开这个小布包。说它真的不过比成人拳头大一些;分量也轻,顶多不过半斤。
里面装的,竟是几十株白色蘑菇。
这种蘑菇,十六阿哥见过,叫做“口蘑”,口外每年会进贡一部分,多是干品。鲜品是菌中上品,在热河时曾吃过几遭。
“今早带着恒生溜马时采的,给十六爷熬汤吧。我同恒生早上就喝的这汤,很是鲜美。许是前些日子下雨的缘故,如今这草原上的蘑菇真多。旁的不认识。这个是吃过的,应当没问题。”曹颙说道。
十六阿哥低头看着这蘑菇,想着曹颙低头采蘑菇的情景,很是不厚道的笑了。
曹颙挑了挑嘴角,看来就不该可怜他。
今日可是有场大行围,曹颙惦记十六阿哥,没有跟着去凑热闹。
“这蘑菇熬汤好。烤着更好吃。孚若忘了,这蘑菇烤着烤着就出蘑菇汁了,就在伞帽中,还不流出来,端的是鲜美无比。”喝了两日白粥,提起吃的,十六阿哥眼睛发亮,举着一株口蘑,咽着口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