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摆在兰院。
李氏心疼儿子,晓得他不能见冷气凉风,便让初瑜安排在梧桐苑。
梧桐苑上房早烧得暖暖的。曹顒带着男丁在东屋说话,女眷则都在西屋外间。
妞妞孕期已经有四个月,穿着宽松衣裳,脸形也圆润许多。
不管搁在谁家添丁都是喜事。李氏乐呵呵地看着钮钮,只说她是有福气的。
初瑜借口让妞妞更衣,拉着妞妞进了里屋低声询问她这些日子的起居坐卧,婢子丫头是否有淘气的云云。
虽说妞妞家中还有个桂姨娘在,可桂姨娘到底没生产过。身边即便还有其他有经验的个妇下人,初瑜到底不放心,难免隐隐切切地叮嘱。
又顾忌天慧在旁,初瑜有些话不是闺阁女儿能听的,才将妞妞带到里间。
曹项与春华嫡子敏姐儿虚岁三岁将将两生日不到,正是学说话的年纪。同寻常爱闹的孩子不一样,敏姐儿极乘巧老实。
只听话地坐在春华身边,争着一双大眼睛,看着大家。
李氏早稀罕得不行,身后将她抱在怀里。
敏姐儿虽说话还不利索,可已经记得人。任由李氏抱着,也不挣扎,老老实实地任由李氏抱着。
李氏摸索着敏姐后背,只觉得心都要化了,笑着对春华道:“咱们敏姐儿真可人疼,再没有见过这么乘巧的孩子。”
李氏是真心称赞,可天慧在旁,春华不好大剌剌地应下,笑着说道:“她也是有皮的时候。不过是在伯娘跟前才老实许多。昨儿四爷逗他,将她的布老虎藏起来她就记了仇,再不肯同四爷说话。直到四爷受不了拿出布老虎,她才肯开口。”
敏姐儿像是听出春华在说自己,有些不好意思,转过身去,将小脑袋瓜子埋在李氏怀里。
李氏生长女时,她是管家太太,既要打理内务,还要背负承嗣之责,加上女儿由老太太抱过去养育,母女两个相处的时间有限。
即便是骨肉至亲,可母女两个之间的相处也是客气多过亲近。
而后,虽又生下曹顒,多年后又添了长生,可儿子与女儿不同。
儿子小时还算乘巧,稍大些就不在粘着母亲。
像初瑜与妞妞那样,名为姑嫂,情分同母女般,彼此说个悄悄话,让李氏看了羡慕。
孙女里,天慧因幼时眼疾之事,被曹顒夫妇两个视为心肝宝贝,李氏这做祖母的,也挤不到近前。
对于妞妞,李氏早年的观点有些复杂,十几年相处下来,才慢慢融洽。
至于曾在曹府住过的另外一个女孩儿李香玉,因不愿让孙子、孙女认为自己偏疼娘家人,李氏就没有太亲近。
若是媳妇再给自己添个孙女就好了,李氏心中一动,决定明儿吩咐人多住寺庙里捐香油钱,在佛祖面前好好求一求。此时的曹顒,正在书房坐着,手中端着一杯热茶,惬意地听曹项考校几个孩子功课。
天宝与天豫年岁在这里摆着,不过才启蒙,考的就是三、百、千。
长生与天阳两个的功课,则要多几道问题。
除了这几个小的,天佑、恒生他们四个也没落下。除了四书五经里的问题,曹项还引经据典,问了好几个杂书上的例题。
天佑从容应对,左成沉思的时间久,左住与恒生则是吭哧吭哧,没一会工夫,就急得满脑子大汗。
对于这个考验结果曹项并不满意,只皱眉望了曹顒。
曹顒明白他的意思,即便左住他们放弃科举,可左住他们几个还小,正是年少冲动的时候,读书即知礼,还能磨平他们的性子
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佳音
小年过后三日,就是香玉出阁之期
虽说只是妾室名分,可因是十三福晋抬举,即便没有三媒六礼,可亦有冰人与礼单
密太妃知晓这般安排,对十三福晋甚为满意
她晓得十三福晋如此,多半是看在自己面上
名不正则言不顺,福僧阿还年轻,让后少不得添妾室通房
香玉若是没名没分地抬进府,谁晓得以后会不会有人仗着宠爱骑在她头上
李家李煦这一支,本就是王家的外削,在李家小辈中,香玉又与堂兄们不同,她亲祖母又是王氏之女
除了王氏之外,就只有香玉从血脉上同密太妃最亲近
加上这几年,香玉在密太妃身边shi奉,乖巧懂事,密太妃对其亦是真心疼爱自己养的身边的侄别女,若是被人不看重,老人家心里也犯堵二因此,不管李家那边预备得如何,密太妃给预备下一份丰厚的嫁妆
除了衣料首饰外,还有前门外的两间铺面
香玉打小养在高太君身边,而后又在曹家待了几年,与伯父伯娘堂兄弟们本就不算亲近
加上李家家道中落,现下那点薄产还是李氏母子的帮衬,哪里还顾得上香玉这个出嫁女
除了密太妃,挂念着香玉出阁之事的,还有李氏
不为旁的,只为香玉曾陪在高太君身边十来年
李氏年岁渐长,终于晓得人越老越怕寂寞高太君年轻的时候xg子冷清,可到老到老因抚养香玉的缘故,使得老人家多了不少人情味儿
就为这个,也为顾念堂兄,省的堂兄为别女嫁妆之事犯愁,李氏早早地就使人预备丰厚的添妆之物
这一点,她倒是同密太妃的想法不谋而合”那就是预备是简单的金银首饰,还有可以每年收租的铺面,就是怕香玉妆裹太寒薄,学士府又是高门,日子过的辛苦。
以李氏与初瑜的辈分,委实没必要为了晚辈成为妾室去吃酒的”
尤其是在家里的顶粱柱卧床养病的时候
况且,香玉做妾不是做妻”说起来到底不好听
最适宜的情况,就是天估代长辈们出面
可现下天估既是休假,“侍疾”参加白事倒无人会说什么,参加喜事、喝酒吃席,就不妥当
若是被人盯上,说不定就要被罩上一顶,“不孝”的大帽子
可曹家人要是不露面,不管是李家也好,还是旁人也好,多会觉得曹家势利眼,疏远外家
李氏思前想后,便同初瑜说了,麻烦曹项代曹颙往李家走一遭
看到长房这一支无人过来做客,李孱面sè尴尬,李煦面皮也跟着抖了抖
曹项不愿意李家人误会堂兄与伯母,忙使从袖子里摸出礼单道:,“舅太爷也晓得,我大哥正病着”嫂子、侄儿也不好出来应酬”便央了侄儿过来代贺”
李鼻向来厚道,听了这话,难免自责道:,“是我的不是,孚若正病着”姑母她们那里有心情出来吃酒”
这话说完,李煦亦带了关切”望向曹项,道:,“你大哥将养了好些日子,身体到底如何”
他已经是古稀高龄,且家道败落,可到底走过惯富贵日子,眼下这般清寒委实有些受不住
他对李家列祖列宗充满愧疚,无时无刻不盼着别子们在仕途上有所进益,恢复家门荣光
非若如此,他又怎么舍得自己最器重的嫡别随着户部商船溧洋
可因他这个祖父的拖累,李诺、李语几兄弟的前程注定曲折若是没有曹颙照拂,止步内务府小吏也未尝没可能,重震李家是想也不用想
不管曹颙是否乐意与李家亲近,只要李氏在世,曹颙就不会看着李家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