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39(1 / 2)

“不管是什么,左相大人这样丢下自己的亲生女儿,独自逃生的行为是不是太不负责任了”皇上把话题转到了筝儿的身上,这也正是筝儿所希望的。

“皇上此言差矣,筝儿虽然是吴家女,可现在住在安王府,是安王爷未来的王妃,而安王爷则是吴家未来的女婿,女儿交给女婿照顾应该是天经地义的吧”筝儿把话扯到了安王爷身上,可是不用说后面的,皇上也知道筝儿的言下之意,筝儿是安王爷未来的王妃也就是他未来的儿媳妇,如果吴玉刚带着走了,不就是有拐带皇亲的罪行了吗

“既然是朕的未来的儿媳,你就应该多为未来的夫家着想”皇上的意思很模糊,为皇室着想,想什么

顾全大局,还是自我牺牲

“筝儿愚昧,不明白皇上的意思”筝儿不会试图揣测皇上的意思,反正不管说什么,她是死定了,这是什么也改变不了的,至于皇上为什么要和她多来少去的言论,那她就不得而知了。

“现在的大启国怎么样”皇上突然问到,他到想听听这个女子对此的看法和见解。

“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国富民强”筝儿客观的答到,不可否认,他确实是一个成功的皇帝。

“如若皇权旁落,宫廷纷争,那将如何”皇上凝重的语气的中已经有了严厉,他最怕的就是见到那一步,他不想祖宗用鲜血和心血建立巩固的国家毁在他的手里。

“烽烟四起,民不聊生,生灵涂炭,国破家亡”筝儿也不回避,直言不讳。

“你好深远的思量啊”皇上这句话不知道是褒还是贬

“为何还要让我大启国走到那一步”皇上腾的起身,走到跪着的筝儿面前,居高临下的质问。

“大启国有多少年的历史了”筝儿毫不畏惧他的龙颜大怒,悠悠的问到。

“从建国至今已有两百年的功绩了”皇上对此颇为自豪和骄傲,正所谓建国容易守国难啊,开疆辟土不是难事,难的是你拿下以后,要守住它,若守不住,之前所做的一切就都全功尽弃了。

“两百年的历史,难道每一个皇帝都是通过这种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国家安定吗必须得牺牲自己无辜的儿女来换取整个大启国的平稳过渡吗”筝儿对此不置可否,怎么会如此的愚蠢,若是方法不当,不但保全不了国家的安定,反而会引发很多的内祸。

没有一个人会甘心成为别人利用的工具,也没有人喜欢自己成为被摆布的棋子,这一切,将会导致恩怨的产生累积,到了一定的时候,终究是要爆发的。

问题得不到解决,只是压制,那是永远也解决不了的,那只会让问题越来越严重,矛盾越来越多。

一个人心不齐的国家,那会有什么将来可言。

“这两百年不是过来了吗”皇上说历史就是最好的见证,还是坚信他的方法是对的。

皇上等着筝儿回答却不想,筝儿再也没有开口说话,因为他们之间的对话犹如鸡同鸭讲,不知所云,所以筝儿也不想说什么了。

皇上不能理解她所想的,同样她也不理解皇上的所思所想,她们的立场不同,所以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也不同,所以她觉得无话可说,他们现在只有一个矛盾,那就是她的出现破坏他的计划,让一切有偏离的危险,而皇上所做的却是排除障碍,保证计划的顺利进行,让一切回到正轨上来。

“无话可说了”皇上对她的突然沉默真是不适应,沉声问到,难道她就这么认输了

“民女不知该说什么”筝儿忍者膝盖的疼痛回答到。

“你不是挺能言善辩的吗”皇上对她的沉默只感觉是种无视,她并没有把她心中真正所想的话说出来。

“民女口拙,让皇上取笑了”筝儿低下了头,多说多错,所以还是少说点的好,虽然自己是没有求生的,但是不能不为吴家上下考虑一下啊。

最好不要惹怒皇上,所有的后果,她一人承担就好。

“只要你说出一个让朕信服的理由,朕就饶你吴家,此事不再追究,按照你说的吴玉刚请辞归隐,若是说不出,朕马上派人通缉吴玉刚一家,株连九族”皇上可是认真的,他用吴玉刚的性命来威胁筝儿。

“皇上此言诧异,不过君无戏言,口说无凭,请皇上下旨”筝儿总算逮住机会了,也算是皇上开恩,让她有了保全他们的机会,即使去地域的时候见到真正的筝儿,她也好对她有个交代。

“大胆吴女,竟敢怀疑朕”皇上没有想到筝儿竟然要求下旨,她就能保证她说的一定能让他信服吗

“民女不敢,皇上金口玉言,怎么会失信于民女,只是民女一妇道人家,没有见识,还请皇上不要与民女计较”筝儿说来说去还是要凭证。

“好,好,好你个吴筝儿,敢这么对朕说话的,你是第一个”也会是最后一个,最后这句留在了肚子里,回到桌前,提笔一挥而就,盖上玉玺,扔到了筝儿的面前。

正文 第54章

“皇上,一国之君乃一国之首,却也是一家之长,小家定则国定,小家乱则国乱”筝儿尽量用他能听懂的语气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