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生存,关系到并州能否稳定的关键所在。屯田如果失败,招抚根本无从谈起。
黄巾军要求朝廷免征太原郡五年赋税,五年后其所收赋税也不上缴国库而由黄巾军自由支配。李弘不同意,只同意免征太原郡三年赋税,三年后其所收赋税一部分留给黄巾军支配,一部分要上缴国库。他费尽心血招抚屯田,目的不是养肥黄巾军,而是要强边御敌,要北上击胡收复失地。
双方的要求差距太远。连续争几天后,除了黄巾军愿意把郡国兵数量降到八万之外,什么结果也没有。
李弘随即提议休息一天,他问张燕道:“大帅,你看我们是到龙山看看风景还是到晋阳看看民风啦”
张燕略加迟疑,笑道:“大人,这样吧,上午我们到龙山转转,下午去我们到晋阳城。大人到晋阳二十多天了,还没看到晋阳城吧”
当洛阳的诸位大臣们在为并州招抚使的职权争论不休的时候,行镇北将军李弘和黄巾军大帅张燕谈妥的招抚初步方案已经送到尚书台了。
皇甫嵩和卢植等尚书台官员连夜就这个方案进行讨论,第二天一早上奏天子。天子草草看了一下,问道:“两位爱卿认为如何”
皇甫嵩赞道:“李将军为招抚一事做了精心的准备,所奏之议基本上合乎条理。尚书台草议过后,认为陛下完全可以诏令准行。”
卢植随即做了一点说明,言辞间也颇为欣赏,“李将军雷厉风行,行事果断,这么短时间就能和黄巾蚁贼达成招抚之议,实在出人意外。”
天子冷笑,说道:“这小子现在官做大了,连说话口气都不一样了。你们看看奏章后面写的是什么要朝廷尽快作答复,怎么尽快啊朕还没有催他,他到催起朕来了,他这么火烧火燎地想干什么”
皇甫嵩知道天子心里高兴,只不过不好放在脸上,所以说反话。他赶忙顺着天子的话说道:“李将军大概急着要回幽州,所以有点口不择言了,陛下无须放在心上。臣认为,陛下这就可以下旨,督令李将军立即和黄巾蚁贼商谈具体的招抚内容,以便尽快解决并州黄巾,安抚流民,早日开始垦地屯田。
卢植也奏道:“陛下,招抚成功仅仅是个开始,后面的百万流民下山屯田才是最艰苦难办的事。如果屯田失败,李将军所作这一切,均将化作泡影。”
天子闻言,一双短短的眉毛几乎皱到了一起,一脸苦相。
“两位爱卿,屯田的事,朝廷大概要花多少钱”
皇甫嵩和卢植互相对视一眼,满脸忧色。皇甫嵩忧心忡忡地说道:“初步估计,到明年春耕止,大约七十亿钱。”
天子顿时瞠目结舌。
朝议上,诸大臣对李弘的招抚方案多方诘难,指责之声不绝于耳。大臣们认为李弘太过软弱,妥协过多,有多处公然违反了大汉律。
太尉崔烈还是同意招抚的,在如今这种情况下,少一处祸乱就能给奄奄一息的大汉国多留一份元气。他看到有些大臣纯粹没事找事,站在朝堂上胡说一气,崔烈气愤不过,指着一帮高唱歪调的大臣道:“诸位既然认为李将军的招抚之议有辱大汉国威,那我请问诸位,怎样做才能大振国威诸位又做了什么大振国威的事”
“你们愿意捐出自己的家财作为平叛军资吗现在国库空竭,平叛的军资均由少府出,你们为什么不愿意象陛下一样,也竭力捐助你们不愿意捐钱,又不愿意带兵去打仗。这也能大振国威吗”
大臣们不做声了,但均是一脸的不屑。你崔烈又是什么高节之士吗做三公的时候,是陛下的奶妈给你说情买的官,士子的脸都给你丢尽了。现在做太尉了,陛下同情你穷,免了你买官的钱,否则你早就滚蛋了,哪有资格在这朝堂上教训我们。
崔烈还在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
“这招抚即使谈成了,马上就需要上百亿的钱财开始屯田,朝廷有钱吗李将军有钱吗没钱屯什么田。这不就是瞎扯蛋吗”
“李将军的目的无非有三,一是利用招抚蚁贼首领张燕,分裂黄巾军。张燕一旦受抚,在蚁贼当中立即声名扫地,没有哪个蚁贼再相信他了,他在那些蚁贼的眼里,就是一个叛逆,一个卑鄙无耻的小人。将来他即使再作乱,也不过就是一个小毛贼而已,翻不了大浪了。但蚁贼大首领受抚,对其他蚁贼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这样,蚁贼势力渐弱,对朝廷的平叛大有好处。”
“其次,利用招抚,不费一刀一枪就能把并州的几十万蚁贼拖住。只要这些蚁贼不越过太行山到冀州和幽州南下的蚁贼会合,刘虞刘大人就有充分的时间集结军队,击败幽州蚁贼。李将军的大军在并州不用打仗了,那朝廷就可以集中所有的力量支援冀州战场。因此,并州的招抚其实就是朝廷可以迅速平定幽州叛乱的保障。
“最后一点尤其重要,就是可以暂时解决头痛的流民问题。各处的流民听说并州给地屯田,又不用上缴赋税,必定会跋山涉水,蜂拥而去。中原和北疆各郡没有了流民,蚁贼就没有了兵源,他们还能支撑多长时间能撑个一年半载就很了不起了。那一年半载之后呢我大汉国不就没有叛乱了。”
崔烈越说越生气,破口大骂他们都是一帮酒囊饭袋,一帮蠢货。大臣们一听很有道理,这个太尉大人还真说得很透彻,眼光也看得远。虽然被骂了,但他是太尉,也只好认了。
天子一听,哦,原来这么回事,这个豹子火烧火燎地催个不停,把招抚的事做得象真的一样,原来都是为了骗人啦。他心里顿时舒服了。这一上午,他都在绞尽脑汁想着如何对付大臣们的纠缠以保住自己的万金堂。 这时天子心情一松,情绪也兴奋起来,就象自己刚刚赚了几十亿钱一样,很有兴趣地看着太尉大人站在朝堂上大发脾气。
但朝中有些大臣不上崔烈的当。许相就笑眯眯地望着崔烈,心道,你说李弘是骗人就是骗人啦,我看他根本就是来真的。好啊,你既然敢在朝堂上公然欺骗天子和众臣,我就帮你一把,等李弘到了屯田要钱的时候,我看你如何收场。我看你这太尉也是做到头了。
皇甫嵩和卢植一听,头都晕了。这招抚的事本来是目前大汉国的头等大事,给太尉大人这么胡扯一气,成了一件不足道的小事了。虽然通过招抚方案的阻力是小了,但后果很严重。后期的屯田怎么办那可是一笔巨额费用,朝廷不出谁出招抚的事情如果迅速谈妥,接着就是屯田,就是要钱。到时候天子和大臣们说,李将军不是就是在并州做做样子,骗骗蚁贼嘛,要钱干什么真屯田啊
尚书台的一帮官僚站在那里望着愤怒的崔烈,哭笑不得。
崔烈好不容易骂完了,又意犹未尽地点名指责了几个下官,才转身对天子奏道:“陛下,臣认为。只要是李弘上奏的招抚之议,统统诏令准行。臣认为,陛下应该给蚁贼首领张燕一个大官,然后下诏全国各地,将并州招抚之事大肆宣扬,一来可以让天下人皆知陛下的浩荡皇恩,二来也可以打击蚁贼们的士气,三来还可以让流落各地的流民们速速赶往并州。”
“好,好,好”天子闻言大喜,一连说了三个好字,“并州的危难因张燕受抚而平,朕就封张燕为平难中郎将吧,诸卿以为如何”
许相立即高呼道:“陛下圣明,陛下圣明啦”
众臣中本来还有准备挺身而出劝谏反对的,但看到三公大人都带头高呼陛下圣明,那自己还说什么算了吧。反正国库也没钱,不管太尉大人说的是真是假,最后并州屯田都是一场骗局,招抚自然也会失败。自己管那么多闲事干什么,也就跟在众臣后面高呼陛下圣明吧。
赵岐连番上书,极力要求到并州参予招抚和屯田,但天子此时已经不再关注这件事,他天天泡在后宫避暑纳凉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