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916(1 / 2)

曹操前后受敌,转眼便会败亡。曹操为此夜不能寐,日夜思索对策,但除了说服河北,让李弘带着北疆军去打洛阳外,别无他策。

“毛大人,你在说出这句话之前,可曾考虑到这句话会激怒我,我一气之下可能会把你杀了。”李弘等毛玠说累了停下喝水的时候,冷声说道,“我凭什么相信孟德兄诚心归顺朝廷就凭他的女儿等我打下了洛阳,他大概也打下了江东,如果他继续和朝廷对抗,我如何向天子和朝廷交待”

毛玠大喜,以为李弘有松口的意思,急忙劝道:“大将军刚刚打下兖州,如果马上南下攻打徐州,不但会遭到我家大人和江东孙策周瑜的联手抗击,洛阳的袁绍、豫州的刘备甚至荆州的刘表,也会乘机反攻兖州,试问这时大将军还有多大把握攻克徐州稍有不慎,大将军还有可能丢掉兖州,致使中兴大业前功尽弃。”毛玠拱手说道,“大将军,我家大人现在归顺朝廷,和大将军联手平定天下,无论对朝廷还是对我们双方,还是对大汉社稷,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啊。”

李弘闻言大怒,脸上却笑意更浓,“以你这么说,我是打不下徐州,杀不了曹孟德了”

毛玠心里一惊,急忙摇手,“大将军误会了,误会了。大将军现在拿下徐州,对中兴大业没有任何助益。相反,却给了袁绍、刘表、刘备等人恢复实力的时间。现在我家大人愿意归顺朝廷,大将军可以集中全部力量攻击洛阳,不给袁绍等人任何的喘息时间。大将军收复了洛阳,距离大汉中兴之日也就近在咫尺了。两下权衡,大将军该如何选择,已经一目了然。我相信大将军不会置中兴大业于不顾,而做出放弃洛阳去打徐州这种愚不可及的事。”

“至于联姻,纯粹是我家大人个人意思,以大将军昔日和我家大人之间的关系,提出这个要求并不过分。当然了,大将军如果认为这有辱你的身份,你可以拒绝。”

“我当然拒绝。”李弘不想再谈了,他站起来,冲着失望的毛玠挥了挥手,“你回去告诉孟德兄,他如果诚心归顺朝廷,就把徐州让出来,把军队交出来,然后带着家眷到晋阳等待天子的处置。他不是诸侯,也不是功臣,他是叛逆,是叛逆。他要想活下去,要想保住自己和亲族的性命,只有投降。他没有资格和天子、和朝廷谈任何条件。”

“大将军,我们都想早日平定天下,我们都想中兴大汉,曹大人和你一样,也是在为大汉而战。你说我们是叛逆,但你在我们的眼里,又何尝不是叛逆我们将心比心,为何不能互相理解你为什么非要这样咄咄逼人,非要和我们拼个你死我活”毛玠还在做最后的努力。

“大汉的威严不容践踏,天子和朝廷的威仪不容凌辱,这就是我们誓死为敌的原因。”李弘义正严词,大声说道,“我绝不会让大汉受辱,绝不会让天子和朝廷蒙羞。”

毛玠惊骇无语。

李弘没有马上把毛玠送离行辕,为了让他回去劝告曹操投降,李弘让杨奇、荀攸、刘翊、张超、陈宫、臧洪、董访、王楷等大臣陆续和毛玠商谈。

毛玠非常吃惊。大将军的行辕内竟然集中了这么多声名显赫的大臣,可见河北很快就要展开新的行动了。晋阳朝廷重臣荀攸的出现,更让他意识到北疆军的攻击目标极有可能是洛阳。如果李弘要打徐州,根本不会召集这么多大臣到行辕议事,晋阳朝廷也不会派荀攸到兖州来坐镇。

毛玠大喜,随即尽展才学,反过来竭力游说诸位好友,让他们帮助自己说服晋阳朝廷和大将军,同意曹操的议和要求。

杨奇、荀攸、臧洪、陈宫等人都觉得此时和曹操议和并无不妥,对大军攻击洛阳有莫大的好处,而且长公主在去年底的时候也有同样的意思。只不过大将军没有依诏实施而已。

李弘坚决不同意和曹操议和。杨奇很奇怪,就问他,当年你在晋阳的时候招抚张燕和杨凤,朝廷当时不同意,你一封接一封奏章,硬是逼着孝灵皇帝同意了。既然你连黄巾军都愿意招抚,为什么不愿意招抚曹操就因为他当年决堤淹没了冀州或者,你想在攻打洛阳之前,先拿下徐州

“此一时彼一时。”李弘说道,“当年招抚黄巾军,主要是为了解决流民问题,为了社稷的稳定。现在不一样,现在天子和朝廷正在重建威仪,中兴大业正在起步。我们绝不能迫于形势向叛逆低头,接受叛逆们的无理要求,助长叛逆们的嚣张气焰。”

“当年我奉旨招抚黄巾军,带着数十万黄巾军将士戍守边塞。为了扞卫我大汉疆域,这些黄巾军将士付出了无数鲜血和生命,二十多万英烈长眠于边塞的山山水水,今天呢今天我叫曹操让出徐州,把军队交出来,他为什么不愿意他的目的是什么,诸位大人难道不知道这能和当年招抚黄巾军相提并论吗”

杨奇哑口无言。当年张燕、杨凤不但交出了地盘,交出了军队,还为大汉牢牢守住了边疆,征服了大漠,为大汉开疆拓土,建下了盖世功勋。相反现在曹操不但不愿意交出徐州和军队,还把自己当作一个诸侯,和朝廷平起平坐的议和谈判,这对天子,对朝廷的确是一种侮辱。

“大将军,你可有攻打徐州的打算”荀攸问道,“如果大将军没有攻打徐州的打算,我觉得我们可以和曹操谈谈。这是个分裂叛军的好机会,错过了实在有点可惜。”

李弘迟疑了片刻,没有说话。

“大将军,从目前青、兖两州的情况来看,开春攻击徐州显然不现实。”陈宫见李弘没有明确做出表示,马上说道,“当年曹操两次攻打徐州,均告失败,除了我们知道的各种原因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原因。”

李弘和众人齐齐望向陈宫。

“曹操制定攻打徐州战策的时候,我也参加了,当时我们都忽略了一个重要情况,那就是徐州的地形和气候。徐州境内河道密布,无论是行军布阵,还是粮草运输,我们都遇到了很大困难。徐州南部郡县,就是江淮附近的冬天非常寒冷,也非常潮湿,而北方的冬天虽然寒冷但很干燥,这两种寒冷根本就是两回事。北方士卒无法适应,很多人冻死冻伤。由于我们准备不足,再加上兵力不够,另外徐州军在陶谦的指挥下也是据城死守,誓不投降,兖州军的第一次攻击遂告失败。”

“第二年曹操再度攻击徐州,这时我们已经从第一次的攻击中得到了很多教训,准备充分,时间又选择在夏天,所以这次攻击非常顺利。如果不是吕布大人、张邈大人带着我们及时攻打兖州,曹操肯定能击败陶谦拿下徐州。”

“曹操自稳定兖州后,一直和刘备结盟,再也没有找借口出兵攻打徐州,这和他丧失了攻克徐州的信心有很大关系。”

“如今我们要想打徐州,需要满足几个条件。一是要有足够的步卒大军。在徐州战场上,因为地形原因,主要是攻城拔寨,铁骑很难发挥作用,所以需要足够多的步卒大军,以加快攻击速度。二是攻击时间最好选择在夏天。江淮一带除了冬天深入骨髓的寒冷北方士卒无法适应外,还有就是春夏之交的梅雨天气。这种天气雨水密集,空气潮湿,百物霉烂,所以又叫霉雨。士卒们遇到梅雨天气,不但无法打仗,更会因为水土不服大量减员,军心容易涣散,埋下失败的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