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919(1 / 2)

帮不上忙,为了能在徐州生存下去,我只能行此下策。但我对天子和朝廷的忠诚至死不变,只待我稳定了徐州,必将北上攻击兖州,如有违此誓,天诛地灭。

接着曹操做了一件让袁绍和刘表等人非常吃惊的事。曹操主动要求和袁阀联姻,为自己的儿子曹整请娶袁谭的女儿。也就是说,曹操甘愿自降辈份,和袁谭结为亲家。

今天的曹操,在徐州苦苦挣扎,看样子真的是走到了穷途末路。他先是主动和李弘联姻,把女儿嫁给了李弘手下的胡人将领,饱受屈辱。现在他又低声下气,要和袁谭结亲,拜袁绍为长辈,如此委曲求全,可见他现在处境的艰难。

袁绍答应了。袁谭马上就要到沛国去,要在江淮一带站住脚,如果能和曹操联姻,好处当然不言而喻。

二月,晋阳。

几位老大臣的先后病逝,给了长公主很大震撼,让她在悲痛之余非常惶恐,担心中兴大业遭到重大挫折。

参加完丁宫的葬礼后,长公主立即派人把太史令马丰请到了凤凰台,询问天象吉凶。

这位马丰大人出生三辅第一门阀马家,最早在冀州府为官。马日磾、张温等大臣在晋阳重建朝廷时,他随冀州牧韩馥到晋阳,先后在长公主府、丞相府出任掾属,后被拜太史令至今。太史令掌管天时星历,遇上朝廷有丧娶祭祀之事,则掌奏吉日及时节禁忌,另外还负责记录灾异符瑞等事。所以这位马大人经常出入皇宫,和长公主很熟。

马丰跪拜了长公主之后,不待长公主问起,立即把最近观看星象的所得禀奏了一遍,“关中长安,关东洛阳,这两年恐怕都有战火肆虐。不过,河北这几年风调雨顺,应该不会出现灾祸之事。”

“一个月之内,本朝连失四位重臣,星象上可有什么征兆”长公主担忧地问道,“这是凶,还是吉”

马丰犹豫了一下,低声说道:“河北杀伐太重,血气冲天,天象难免出现变数,所以”

长公主脸色稍变,眼里立时闪过一丝怒色。

马丰急忙改口,“不过,这不会影响中兴大业的进程,请殿下不要太过担忧。”

“哼”长公主冷笑了一声,伸手从案几上拿过一卷竹简,“我看你话中有话。”

“前段时间,我请你把本朝近十几年来的大事记录在卷。你写得不错,但是”长公主把手中竹简放到案几上缓缓展开,指着其中一段文字说道,“当年大将军奉旨在西凉肃贪,深为先帝赞许,曾屡获嘉赏,但你却在记录中说,大将军肆意践踏律法,肃贪手段血腥残忍,乃本朝四百年来第一酷吏。”

长公主抬头望着马丰,怒声质问,“你为什么要这么写”

“这是事实,我并没有诬蔑大将军,当年的情况就是这样。”马丰面不改色,躬身说道,“现在大将军动用军队,在青、兖两州大肆抓捕,数千颗人头很快就要落地。我在记录这件事的时候,依旧会说他是大汉四百年来第一酷吏,而且他依旧骄恣枉法,眼里根本没有天子和朝廷,更没有大汉律法。”

“不淮这么写。”长公主把手中竹简狠狠摔到马丰面前,“立即改了。”

“殿下,本朝的大司马大将军地位尊崇,他既然能违背律法,为什么别人不能违背律法他能无所顾忌的杀人,为什么别人不能无所顾忌的圈地炒地他不但是酷吏,更是目无法纪的乱臣贼子。”

长公主气得花容变色,“你改不改”

“不改。”

“拖出去,打。”

第十三节

中书令刘放、中书侍郎刘琬等大臣急忙劝阻。

马丰过去是长公主府的掾属,辅佐长公主很多年,长公主对他的性格还是非常了解的。这个人因为出身高门,一向自视甚高,脾气也很倔强,常常出言顶撞长公主。平时马丰顶撞她,长公主认为他是直言劝谏,一般不以为意,但今天她忍耐不住了,“这次谁劝都不行,我非要惩治他一下,让他知道到底谁说话算数。”

最近悲痛之事太多,长公主心里很压抑,马丰的顶撞就好像在她脆弱的心理上扎了一下,让她郁积很久的哀伤突然找到了宣泄之处,一发不可收拾。

马丰被几个虎贲卫士拖了出去,正要开打的时候,长公主府的长史筱岚、司马黄岳恰好赶到了凤凰台。两人大惊,急忙喝令卫士暂停行刑。一般大臣如果阻止行刑,虎贲卫士们理都不理,因为他们根本没有阻止的资格,但这两位大人不一样。他们的官职虽然不高,却是长公主府的掾属,是长公主的绝对亲信,得罪不起。尤其那位美丽的朱大人,是北疆军里最负威名的魅力人物,曾经和他们一起在北疆出生入死,就算掉脑袋,也要给她面子。

长公主早年就在晋阳开府,长公主府一直是晋阳朝廷的中枢。孝献皇帝到了晋阳后,需要长公主的辅佐,长公主府又一度代替了尚书台的作用。孝献皇帝驾崩后,幼帝继位,长公主主政。长居宫中,长公主府的很多权力随即被移到了内朝的中书监和侍中寺,而留在宫外的长公主府则逐渐成为长公主权势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