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932(1 / 2)

始入侵,大汉也迅速走向了崩溃。

大汉本来是一头骠悍的凛然不可侵犯的雄狮,但光武皇帝夺走了它的心,拔下了它的利齿,砍断了它的利爪,把它变成了一头只能趴在山颠上仰天长吼的垂死之兽。

长公主至此已经明白了赵岐老大人的意思,她难以置信地惊呼道:“定都长安”

“对,定都长安。”赵岐一字一句地说道,“殿下知道十年来,朝廷为何能控制北疆,雄霸大漠吗”

不待长公主说话,赵岐就继续说了下去,“不是因为大将军的武力强悍,不是因为北疆铁骑所向披靡,而是因为朝廷就在晋阳,大汉的都城就在北疆。大汉巨大无比的威力距离大漠近在咫尺,这才是朝廷牢牢控制着北疆,控制着大漠的最根本原因。”

“如果大汉的都城在洛阳,大汉的防御重心后移两千里,铁骑驻防于长城一线,请问殿下,朝廷还能牢牢控制北疆朝廷还能雄霸大漠吗”

“请殿下再想想西疆。朝廷为什么无法平息西疆的叛乱为什么丢失了河西五郡,丢失了西域诸国为什么崔烈大人在朝堂上力主弃守西疆很简单,因为大汉的都城在洛阳,入侵的胡人还在拱卫京畿的防线之外,大汉的天子和大臣们认为敌人距离自己还很遥远。”

“请殿下再深入的想一想,大汉的天子和大臣们为什么在西域诸国丢失了,在河西丢失了,在西疆、北疆岌岌可危的情况下,还依然没有强烈的危机感,还没有大汉即将衰败、倾覆的危机感很简单,因为自光武皇帝以来,本朝把以德治国放在第一位,把开疆拓土放在第二位,把强国兴国的策略本末倒置了。”

“如果大汉不去开疆拓土,不去征伐四方,那它如何保持称霸四海的雄心壮志如何保持强悍的武力如何保护自己的疆域和臣民”

“疆域稳定了,百姓安居乐业了,国家才能强盛。国家强盛了,才能以德治国,才能让大汉威临天下,才能让四海万国臣服于脚下。”

“定都长安的意义就在于,它可以让大汉永远保持称霸天下的雄心,让大汉的军队永远保持强悍无比的武力,让大汉从此繁荣昌盛,让大汉从此屹立于东方而不倒。”

长公主热血沸腾,再度跪倒在地,给赵岐老大人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大礼,再抬头时,已是泪流满面。

“谢谢老大人,谢谢老大人让大汉再次站起来,再次威临四海”

赵岐白须飘动,仰天长啸,“可惜我老了,看不到那一天了,但你能看到,大将军能看到,我们的后代能看到”

“大汉,它绝不会倒下”

定都长安,可以牢牢控制西疆、北疆,可以让大汉军队在全无后顾之忧的情况下,横扫天下。

定都长安,可以解决西凉沉疴已久的问题,可以解决西凉韩遂反复叛乱的问题。

定都长安,可以彻底改变大汉的立国根本,而在这个具有强烈攻击性、强烈进取心的立国根本的影响和推动下,大汉的治国策略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而大汉的军队也将保持持续的更加强悍的武力,大汉将在这个强悍武力和崭新的治国策略的拱卫下,迅速走向中兴,迅速雄起。

当大汉定都长安之后,当大汉的立国根本发生变化之后,大汉的权力架构随即发生变化。而这个时候,朝堂上的权力平衡势必要被打破,但这种打破是在权力架构迅速膨胀基础上的打破,不但北疆系士人的利益得到了保证和发展,关、洛士人也能从中受益,这是一种只有胜利者,没有失败者的权力再分配,皆大欢喜。

长公主彻底听懂了赵岐老大人的中兴构想,她已经知道如何应付眼前的局面了。

长公主召集所有在晋阳的朝中重臣议事,当她在凤凰台提出定都长安的奏议时,所有人都惊呆了。

如果定都长安,朝廷就要马上开始拟定建都的详细方案,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朝廷诸府的扩建。长安是京都,长安是治理大汉万里疆域的权力核心,朝廷诸府的构架要大大膨胀。现在的晋阳朝廷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虽然架构上很齐备,但远远没有达到一个治理万里疆域所需要的朝廷规模。

朝廷扩建,需要官吏,关、洛士人的入朝成了一件非常迫切的事。

在关、洛士人中,影响力最大的是关中扶风的马阀和士孙家,关西的杨阀。如今德高望重的马日磾已经死了,要想重新得到关、洛士人的信任,必须把关西杨阀的杨彪老大人请出来,赦免士孙瑞和其宗族的罪责,恢复士孙家的地位。

但士孙家的事牵涉到大将军,此事必须先征求大将军的意见。长公主把士孙欣送到行辕,就是想让大将军亲自出面解决此事。士孙家的事如能妥善解决,杨彪必能重新入朝,而关、洛士人入仕的事也能顺利解决。

陈好目瞪口呆。他到江东转了一圈,朝中却发生了如此惊天动地的事。

“定都长安一事关系到社稷命运,需要惧重对待,仔细商议,所以目前只有极少数的朝中重臣知道此事。”王昶看看陈好,笑着说道,“我现在告诉你,不算泄漏朝廷机密吧”

陈好心神还沉浸在震骇之中,没有理睬王昶的调侃。

“益谦兄,你看他们两个是不是很般配”王昶指指逐渐走近的赵行和士孙欣,颇有深意地问道。

第二十一节

“内帐里还有一位侍女,也是从宫中出来的”陈好答非所问。

“对,她也是宫中一位女官,是侍奉长公主的。因为雨夫人最近身体不好,长公主就让她在大将军府照顾雨夫人。这次她和士孙欣一起到中原,估计也是雨夫人的主意,因为她是北疆郭阀的人。”王昶看了他一眼,笑道,“是不是很漂亮益嫌兄是不是又动心了”

“郭阀的人”陈好愣了一下,“她叫什么我在晋阳怎么一直没有听说郭阀家里如果有这样的美女,早就嫁出去了,怎么会进宫”

“她叫郭瑞。她父亲是前南郡太守郭永,和郭蕴、郭策都是一家人。郭永夫妇早逝,她和几个兄弟一起生话。黄巾军杀进太原那一年,全家遭劫,只有她一人幸免于难。她当时只有四岁,混在流民中颠沛流离,辗转流落到上党郡,被当时的黄巾军首领杨凤大人收留做了一个婢女。杨凤大人后来被拜铜鞮侯,居住于上党郡的铜鞮县。前年郭蕴大人到铜鞮做客,看到郭瑞和自己逝去的弟妹非常相似,于是问了两句。郭瑞在全家罹难的时候虽然年纪很小,但还记得自己父母兄弟叫什么名字,过去住在什么地方。叔侄因此相遇。郭蕴大人欣喜若狂,马上带着失散了十几年的侄女回家了。”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陈好感慨万分,“世上还有如此巧合的事。那她怎么又进宫了”

“前年年底,长公主下旨在晋阳门阀士族家中挑选未婚女子到官中为侍。郭瑞未婚,当然也在候选之列,结果给选中了。”王昶叹了一口气,“郭蕴大人无计可施,只好找到雨夫人,希望通过雨夫人的关系,把郭瑞早点从宫中弄出来。”

“噢,是这样”陈好恍然大悟,“文舒,你有没有看中你如果不好意思,我去对大将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