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974(1 / 2)

战场将有连番血战。因此,关西战场和河南战场是大军的主攻方向,只要这两个战场中的任何一个率先攻克了虎牢关或函谷关,洛阳的外围防线就被突破,叛军只能放弃“八关”,全线撤守洛阳城。

两个牵制战场在关中和青兖两州。

关中方向有来自西疆和汉中的威胁,青兖两州有来自曹操和袁谭的威胁。当我们把主力全部投到洛阳战场的时候,这两翼战场只要有任何一处受到强有力的攻击,防线被敌突破,那么洛阳大战极有可能失败。

江淮的形势从九月之后发生了很大变化。江东军在攻占江夏后,长江南北两岸的战事迅速平息。但在这之后我们发现荆州军主力陆续北上,因此我们不得不考虑孙权可能和曹操一样,脚踏两条船,和袁绍、曹操、刘表达成了某种约定,否则荆州军主力不会毫无顾忌地北上南阳。如果事实和我们估计的相差无几,那么我们攻打洛阳的时候,曹操、袁谭有可能联手攻击青兖两州,而孙权却有可能对我们的要求置若罔闻,拒绝出兵威胁江北。

西疆的战乱随着冬天的来临逐渐停止,但这和寒冷的天气没有直接关系,而和贾诩大人的“以羌制羌,以夷制夷”策略实施有关。目前这个策略正在逐步展开。马超奉旨安抚白马羌和参狼羌,庞德帮助聂啸平定湟中、枹罕两地的羌人之乱。只待陇西局势稳定后,马超和庞德就要联合白马、参狼、湟中等诸种羌人攻击西海的烧当羌。与此同时,雷子也正在大漠上和弧鼎、弃沉、步度更、泄圭泥、木桃、木李等鲜卑部落王商议攻击河西一事。如果雷子将军能顺利说服各部落王,并组建联军杀进河西,那么明年西疆的形势虽然依旧混乱,但对关中尚不会造成严重威胁。

益州的内讧非常严重,刘璋和巴郡的赵韪、汉中的张鲁正在交战。按道理他们不会对我们造成威胁,但据我们得到的消息,赵韪和刘表有盟约关系,张鲁和袁绍有联姻关系,因此,我们不得不慎重对待。

在当前形势下,袁绍要想扭转乾坤,转败为胜,仅靠刘表、刘备的支援固守洛阳显然不行,他必须另辟徯径,想方设法打破我们对洛阳的包围,让我们攻击洛阳失败,给他赢得喘息的时间。从常理上来推断,袁绍想出来的办法不外乎是在洛阳的东、西方向开辟两翼战场,依靠叛军在两翼战场的突破摧毁我们攻克洛阳的意图。这个办法的确不错。不过现在曹操实力有限,孙权、周瑜又反复无常,东路战场很难对我们造成威胁。而西路战场的开辟太难了,除非出现奇迹,否则叛军不可能抢在我们攻克洛阳前形成威胁关中的力量。

叛军会不会创造奇迹,我们不知道,但我们要未雨绸缪,要尽快占据汉中,要以最快的速度占据平定天下的优势。

占据汉中的好处不言而喻,攻克洛阳后,我们可以从汉中出发迅速南下成都,继而占据整个益州。然后我们从中原、巴蜀两个方向攻击荆州,则荆州旦夕可下。荆州拿到手,中兴大业也就唾手可得了。此时如果曹操、孙权、周瑜负隅顽抗,拒不投降,我们则兵分两路,一路出兵江淮,一路沿长江而下攻打江东,如此天下可定。

张辽的话还没有说完,大堂上的将军们便小声议论起来。遥远而神秘的巴蜀、汉中对于这些常年征战在边疆、河北、中原的将军们来说,感觉非常陌生。

“明年,我们是不是打汉中”何风兴奋地问道。他的军队在关中驻防,不能参加洛阳大战,这让他一直郁郁不乐。

“这个”张辽犹豫了片刻,皱眉说道,“这是朝廷对尽快平定天下所拟定的一个策略,主要是综合考虑了很多因素,但未必马上就打汉中。明年,大军主力全部集中在洛阳,我们要先扫清洛阳的外围打进八关,然后再展开攻坚。洛阳的坚固我们是知道的,朝廷之所以集结了二十八万大军攻打洛阳,就是考虑到了其攻击的难度。这样一来,我们在牵制战场上的兵力就非常少。如今西疆局势混乱,关中的兵力主要还是确保长安的安全,所以打汉中的时间应该是在攻占洛阳之后。”

“打下洛阳后,大军应该顺势而下,打荆州、打江淮。”王当冷声问道,“为什么要突然分兵打汉中难道叛军放弃了荆州和江淮,都逃到巴蜀的深山老林里去了”

大堂上顿时一片哄笑。

鲜于辅站了起来,神情严峻,目光缓缓从众将脸上一一扫过。大堂上霎时安静下来。

“文远,给他们解释一下。”徐荣冲着张辽挥挥手,“打汉中的问题牵涉到朝廷平叛策略,应该解释清楚,让大家对朝廷的整个平叛部署有个全面认识。”

张辽点点头,走到了悬挂在大堂一侧的巨幅地图前。

“几位大人”张辽指了指太尉杨彪、左车骑将军鲜于辅、右车骑将军徐荣、左卫将军麴义、右卫将军张燕等人,大声说道,“在商讨平叛策略的时候,首先考虑到了长安的安全。长安即将成为大汉的都城,天子、长公主和朝廷有可能在明年秋天进入京都。”

“但长安目前并不安全。”张辽手指地图,“西疆的形势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再说了。益州自从益州牧刘焉死后,局势就不再稳定,这给袁绍和刘表夺取益州创造了机会。从袁绍主动和张鲁联姻这件事来看,袁绍在中原大战失败后,显然看到了夺取益州对于抗击我们的重要作用。袁绍败走洛阳后,如果逃进益州,将给中兴大业造成很大的危害。退一步说,就算袁绍败亡于洛阳,但刘表、刘备呢他们依旧可以逃进益州,对中兴大业造成同样的危害。”

“大家都知道,当年光武皇帝中兴社稷的时候,公孙述在益州割据称帝。公孙述只做了十二年皇帝,但光武皇帝却打了他整整十年。很显然,公孙述称霸益州让光武皇帝的中兴大业受到了很大阻碍,其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让光武皇帝平定西疆的时间大大延长,让关中饱受摧残。

“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如果益州叛军屡屡北上,不断地攻击关中和西凉,西疆如何稳定西疆不能稳定,羌人反过来又威胁关中安全,这会让益州叛军更加频繁地北上征伐。如此恶性循环,长安的安全如何保证长安不稳,大军主力就要西征,就要南下打益州,那么朝廷哪里还有财赋支撑荆州和江淮战场”张辽停了一下,看看堂上众将,继续说道,“所以,天子一旦宣布定都长安,我们的平叛策略就要做出巨大调整。打下洛阳后,大军的主要征伐目标将是西疆,是益州。”

北疆诸将凝神细听,一个个陷入沉思。

“定都长安是为了保证西疆、北疆的稳定。西疆、北疆稳定了,我们没有后顾之忧了,才能挥师南下。定都洛阳让我们距离西疆、北疆太远,容易失去对西疆、北疆的控制。西疆、北疆乱了,平叛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如果两疆都乱了,而大军又未能打过长江,平叛之事一拖再拖,朝廷极有可能被拖垮。到时不但中兴大业毁于一旦,大汉更有可能出现南北对峙的局面。”张辽说道,“现在我们马上就要定都长安了,但韩遂的死让西疆形势骤变,稳定西疆确保京都安全随即成了朝廷最迫切的目标。”

“我们打完洛阳就要打西疆,那么袁绍、刘表、刘备、曹操、孙权、周瑜等人就能得到喘息的时间。有了喘息时间,袁绍和刘表自然就会把目光投向益州,利用益州攻击关中和西疆,从而把我们拖在关中和西疆,给他们扭转不利形势反败为胜创造机会。”

张辽举起手,用力拍在了地图上,“这是一件很矛盾的事。我们不能不顾京都的安危,但又不能让叛逆卷土重来,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立即打益州。”

“西疆和益州,先打哪一个对长安安全和中兴大业最有利这是几位大人在商讨平叛策略时考虑的第二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