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88(2 / 2)

“为什么”

“因为保护这座神殿的力量之源强过了你的力量,它的目的就在于保护神殿的主体结构不被破坏和阻止任何形式的窥探,不管是物理力量还是精神力量,对它都没有任何的用处”

“那该怎么办”

“你真是一个懒惰的人”婴歌叹息道,“遇到事情,为什么你就不能经过仔细地考虑再行动呢你总是不愿意去思考那个为什么”

杜邦一怔。婴歌说得很对,过往的生活令他的思维非常的懒惰,他几乎是从来不愿主动去思考着每一件事情背后所隐藏的原因,任其自然的思维模式主导着他的大脑,他从来不主动苛求,只是默默地做着,被动地等待着答案的降临。这是因为,在他过去所受的教育中,主动苛求是破坏自然的和诣的行为,所以,他下意识地摈弃了主动。

在环境压力的逼迫之下,他被动地渴望力量的强大,如果不是婴歌的提点,他又怎么可能这么快就修成自然之心

看到这里,读者朋友们或许会说我对主解性格分析错了,其实不然。

坚持、不放弃、固执是他有生以来养成的品性,这不存在主动与被动之分。人,总有两面的性格,一面是主动培养出来的,是外面的;另一面是潜意识的,是内里的。杜邦这个人,看似复杂,其实简单得令人一目了然。

首先,他10岁就上了青城山,呆了120多年,没有受过任何的社会熏染,心灵简单、纯洁,而他的性格、思维模式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养成的。在没有任何竞争的环境里,人的惰性会被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再加上道家自然无为的思想影响,不养成癞蛤蟆戳一下跳一下性格几乎不可能。

其次,他有理想,有抱负,并一直在努力着。让我们以两面的眼光来分析一下吧,用道家的说法就是,万事万物,总会分出个阴阳的。他一直都在思索、研究着构建他的术法体系,并获得了一定的成就,这种努力是主动的一面,是阳的;而在另一方面,他的潜意识总是忽略掉除此之外的事情,并不愿主动去思考和研究,比如环境、局势、人性等,他下意识地认为自己不擅长这些,而在迫切需要的时候,就会变得茫然,这就是被动的一面,是阴的。

就因为这种简单的个性,造成了他在遇到某些非他擅长领域的时候,总需要关键性的提点才能醒悟和明白,要不然就会走入死胡同。

然而,对于婴歌的评价,杜邦是不接受的。他说:“是吗那你认为我该怎么样做”

“这是你该思考的”婴歌说,“在力量无法解决的情况下,你是不是准备暂时放弃”

杜邦一愣,婴歌说得很对,如果凭借神识无法冲破这种力量,他的确准备放弃,毕竟他认为自己已经尽了全力,再耗下去不过是在自讨苦吃。但婴歌这话分明还有文章,他却体会不出深藏的意思是什么。

“要不然那怎么样”

“我再提醒你一次:人长着一颗脑袋,不是用来制造更强大的力量的,而是用来增长和传承智慧的,只有智慧才是最强大的力量。你为什么总是舍本逐末呢既然力量不能解决,为什么不从道的高度来进行反思”说到这,婴歌竟然冷笑了起来,那怪异的声音刺激和杜邦极不舒服,“你的身体资质的确极为出色,但是,你的智慧天赋却令人感到遗憾”

“你是说我笨”

175章

“笨倒不至于,只不过太死板。”婴歌有些可惜的地,“不过,天道无穷,死板有时候也不一定是坏事,要不然你也就不能在庠生术上有如此巨大的突破好了,自己想想吧”

死板对于这个评价杜邦有些始料不及。经过一番思索之后,他渐渐觉得婴歌说得也有几分道理。

既然力不能解决,那就只有从道的高度来寻求突破。可又从哪里开始着手呢

婴歌说他没有用心思考过这种力量背后藏着的为什么,可是,想明白了有什么用呢岂非还是只有干瞪眼的份

从婴歌说话的口气来看,他必然已经找到了破解之道,既是如此,为何又不直接说明呢

思忖了半晌,杜邦依然不得要领,看来自己的确是太过于死板。接着,他又开始集中神识试探起来。可无论他怎么冲击,那股力道既像水,又像空气,不阻不拦,不迎不避,冲不开又抓不着,令人好不气馁。

一个人,飘游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中,如何才能找到边际呢大海的广阔的超乎想像的,任凭如何努力,最后恐怕都只有落个累死的下场。可对于熟悉海洋洋流的人来就不一样了,他们自知海洋的力量无法抗衡,便顺应洋流,坚持之下,决会飘游到岸的。

想到这里,杜邦脑子里一亮。任何力量岂非如洋流一样,都有着其内部的运转规律

这个规律就如同玄道一般玄妙,在它的领域之内,任凭你如何的强横,都是枉然。那样怎么样才能摸清它的规律呢

这一次,杜邦将手掌轻轻地抵在了墙上,经过凝练的神识如同水滴般不知不觉地融入到了那股力量中去。他不再控制着神识主动去窥探,去找寻,而是任凭它安静地混合在那股力量之内,仔细地体会观察着它的动静。

这一次果然有了收获,随着时间的推移,那股神秘的力量果然如同洋流一般,按某种规律运转着。有了收获之后,杜邦喜不自禁,他开始细心地留意着时间与这种力量运转规律的关系。到天黑的时候,他终于总结出了一点经验,这股力量仿佛对应着天体方位,在时间刻度的制约之下,围绕着某个中心匀速